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新加坡护理事业发展很快,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护理模式与理念,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护理管理模式[1-2]。笔者一行于2013年6月在新加坡中央医院进修学习,亲身参与了医院的护理实践,了解了新加坡医院护理架构,深入学习了新加坡先进管理理念、医护团队建设与沟通等具体内容。通过本次学习,笔者认识到新加坡在护理领导角色认知、护理管理体系及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现就新加坡护理基本情况,以及医院的护理管理体系与护理管理理念、护理人员管理机制、护理人性化管理等方面介绍如下。

  • 标签: 新加坡 护理管理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住院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1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央动脉阻塞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综合改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而出台的一项重要政策。从2009年起,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始逐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自2012年起,这项政策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

  • 标签: 中央财政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改 补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处理方法以及高危因素和预防工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孕产妇6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我院的治疗,以产程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母婴病死率为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结果产程出血量在500ml以下的有41例,占60.3%,切除子宫的有20例,占29.4%,没有1例母婴死亡的。结论我院采用宫颈环扎术有效的起到止血作用,同时降低了子宫切除率,并且也降低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母婴的健康和安全,由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央性胎盘 胎盘植入 高危因素 保守治疗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急性中央型脊髓损伤治疗方法。方法32例急性中央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上肢型17例,四肢型15例。入院后行颅骨牵引、制动、脱水。20例行手术治疗,12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29例患者伤后3月-18月获随访,未见手术并发症发生,神经功能(ASIA法分类)均获1~2级的恢复。23例患者工作,生活可自理,颈椎MRI复查,1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空洞影像学表现。结论对无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椎管内无梗阻的急性中央型脊髓损伤(水肿型)宜采用非手术治疗。对脊髓的持续存在致压物或颈椎失稳的中央型脊髓损伤患者应及时行手术减压,重建颈椎稳定性。对脊髓前方致压物患者采用经颈前路手术治疗,对颈椎管广泛狭窄宜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对颈胸交界处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宜采用内固定。

  • 标签: 脊髓损伤 颈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凶险型中央性前置胎盘手术治疗20例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凶险型中央性前置胎盘病人20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实施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后的临床结局。结果所有病人中,有17例成功保留子宫,其中,13例病人未植入胎盘,4例为非穿透性的胎盘植入。以胎盘边缘切口式剖宫产术作为主要手术方式,并对病人子宫动脉实施支结扎术,联合宫缩剂、病灶切除以及B-LYNCH缝合术等措施进行止血后,使病人子宫得以保留。剩下3例病人的子宫被切除,全部都是穿透性的胎盘植入病人。其中,1例实施全子宫切除术,2例病人实施次全子宫切除术。所有病人的新生儿全部存活。结论针对凶险型中央性前置胎盘病人,实施子宫动脉实施支结扎术,联合宫缩剂、病灶切除以及B-LYNCH缝合术等措施进行止血,能有效降低整体出血量,具有显著意义,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凶险型中央性前置胎盘 手术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患者,男性,55岁。因"头晕2年,加重2周"于2013年7月15日入院。患者5年前因鼻咽癌行颈部放射治疗,约2年前开始逐渐出现头晕不适,体力劳动后加重,入院2周前晨起头晕症状加重,并出现口齿不清,至我院神经内科就诊。行头颈部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

  • 标签: 磁共振血管造影 口齿不清 颈内动脉 放射治疗 软斑块 颈总动脉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央性前置胎盘行胎盘边缘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妇38例,行胎盘上界边缘开横行切口行剖宫产手术。结果采取胎盘边缘横行切口,无子宫切除及产妇死亡的病例。结论行胎盘边缘剖宫产手术和选择积极有效的止血措施,能够成功抢救母儿生命,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学习。

  • 标签: 中央性前置胎盘 剖宫产手术 止血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X线胸片及CT检查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中央型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诊的中央型肺癌患者,对比分析同期X线胸片及CT检查报告结果,比较X线胸片检查和CT检查的检出率以及对患者肺门区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影像表现。结果X线胸片诊断出肺癌准确率为59.2%,CT诊断出肺癌准确率为90.8%,CT诊断中央型肺癌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胸片(P<0.05)。此外,CT扫描对肺门区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显示程度明显高于X线片检查。结论CT检查较X线胸片对中央型肺癌临床确诊率高,且分辨度高,是临床应用辅助诊断中央型肺癌的重要方法。

  • 标签: 中央型肺癌 X线胸片 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的临床特征和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病患者60例(61眼)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119例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结果60例(61眼)患者的临床表现呈现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特征,该特征代替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临床特征,临床表现主要是视网膜出血,视网膜的形状主要是火焰状,视网膜眼底的分布范围主要是各个血管,视网膜出血数量是比较大的,在119例(121眼)患者当中,有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9例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的发病率为2.52%。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是比较常见的,会发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各个阶段,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的特征,而不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合并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眼 临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经氩离子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患者分组治疗,试验组行532nm氩离子激光治疗;对照组中医药物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视力明显改善,且黄斑区的水肿情况消失或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氩离子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加快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治疗效果,应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氩离子激光 视网膜中央静脉堵塞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比较上臂植入式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置港及维护时间与舒适度。结果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节省置港及维护时间,患者舒适度提高。结论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能提高工作效率,患者更易于接受,进一步提升专科护士技术价值。

  • 标签: 上臂 中央静脉 植入式输液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效果。方法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水平、OCT检查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视力改善有效率为92.9%,患者治疗后均无脑血管、高眼压、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以及眼内炎发生。治疗前后患者的黄斑CRT差异显著,P<0.05。结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有利于患者视力水平的提高,应用安全可靠。

  • 标签: 玻璃体腔 雷珠单抗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双额叶脑挫裂伤合并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11例重度双额叶脑挫裂伤合并中央型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本组11例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采用GOS评分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恢复良好4例(36.4%),轻残3例(27.3%),重残2例(18.2%),植物生存1例(9.1%),死亡1例(9.1%)。结论临床医师应加强对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患者病情的观察,一旦出现中央型脑疝应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双额叶脑挫裂伤 中央型脑疝 外科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X线胸片与CT扫描应用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被我院明确诊断为中央型肺癌的6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CT扫描与X线胸片检查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60例患者中,CT扫描检查确诊55例,准确率为91.7%;X线胸片检查确诊38例,准确率为63.3%,两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C扫描应用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检出率高、操作便捷,应作为中央型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

  • 标签: CT X线胸片 中央型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冲性双额叶脑损伤致中央型脑疝的诊断及手术救治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抢救的19例对冲性双额叶脑损伤致中央型脑疝患者19例患者均采用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双侧去骨瓣减压13例,单侧去骨瓣减压6例,术后分析对冲性双额叶脑损伤致中央型脑疝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救治方法。结果术后19例患者中,并发癫痫的患者3例,伴有人格改变及质量障碍的患者2例,脑积水1例,重残1例,死亡1例,11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及早发现和重视患者间脑期或中央脑疝前期的临床症状,通过结合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及早对患者进行开颅去骨瓣减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对冲性双额叶脑损伤 中央型脑疝 诊断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LIDH)的相关性,以探究CPPS可能的病因,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按照入选标准对门诊CPPS患者行腰椎间盘(腰3~骶1)CT检查,CLIDH阳性患者行腰椎牵引联合中药治疗。治疗前后4周,分别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包括疼痛症状、尿路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170例不明原因CPPS患者中141例(82.94%)存在CLIDH。治疗后NIH-CPSI总分由(25.49±5.27)分下降到(14.16±4.61)分(P<0.05),其中疼痛评分由(12.85±2.92)分下降到(7.82±2.65)分(P<0.05),排尿症状评分由(4.45±2.74)分下降到(2.19±2.21)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由(8.20±1.78)分下降到(4.16±2.18)分(P<0.05)。结论:CLIDH可能是造成大多数“不明原因CPPS”的重要病因之一,对此类CPPS患者行腰椎牵引和中药口服治疗,疗效明显,简便无创。这为临床诊断和治疗CPPS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 标签: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牵引 独活寄生汤
  • 简介: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在cNo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7月收治的89例cNo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病例,按是否行中央区淋巴结清除分为2组,未行中央区淋巴结清除共40例(A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除共49例(B组).对89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对比分析2组cN0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术后并发症、5年随访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A、B2组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年后,2组均无死亡,无对侧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但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方面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是必要、安全的.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中央区 颈淋巴结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中央沟皮质与经侧裂手术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我科2013.1-2014.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6例,分别予皮质入路、侧裂入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手术后3天再出血率、术后1月内死亡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术后1月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侧裂手术入路的血肿清除率、GOS预后评分、ADL有效率明显高于皮质入路。结论侧裂手术入路对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高血压脑病 基底节出血 手术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阳性与侧区淋巴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的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资料.女36例,男14例.结果根据患者中央区淋巴结阳性数目分为3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1(A组,n=21),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2(B组,n=11),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3(C组,n=18),各组相应侧区淋巴结受累的风险分别为47.5%、81.8%、88.9%(P=0.012).单因素分析提示T3~4及中央区淋巴结阳性数≥2枚是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中央区淋巴结阳性数≥2枚是独立的危险因素(OR4.67,95%CI1~22),阳性预测值为86.2%.结论T3~4或中央区淋巴结阳性数量≥2枚是PTC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可考虑行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侧区淋巴结 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