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肿瘤患者血液稀释后凝血指标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7例恶性肿瘤患者以及60例同期接受检查的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围绕血液稀释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D-D)”等指标进行检测,并作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PT、aPTT、Fbg等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血液稀释后的凝血指标是诊断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PT aPTT Fbg TT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5年内将每周的体育课从1.5 h增加到4.5h对5~11岁儿童体质指数(BMI)和腰围的影响。方法2008年至2013年,丹麦斯文德堡6所学校作为干预组,每周为750名儿童提供4.5 h的体育课。同时,四所匹配的学校作为对照组,每周给549名儿童上1.5 h的体育课。在基线和5年内每年进行一次测量。1 299名儿童中有81名是2008年后进入这些学校的。结果基线水平的干预组和对照组超重儿童比例分别为12%和13%,腹部肥胖儿童的比例分别为15%和19%。5年后,干预组的腹部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分别为43%和51%,对照组比例为78%和84%。对照组5年内BMI比干预组平均增加了0.450 kg/m2。此项干预措施不能降低平均腰围。结论每周3次体育课,连续5年能有效降低儿童BMI和超重/肥胖的比例。

  • 标签:
  • 简介:增加秋水仙素浓度和延长处理时间都可以提高诱变率,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浓度和时间对诱变率的影响研究每处理20株苗,秋水仙素处理萌动种子诱变率见表3

  • 标签: 同源四倍体 四倍体诱导 青蒿同源
  • 简介:摘要:宫颈癌也称子宫颈癌,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的第二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妇女死于这种疾病。 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后期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目前治疗方案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亦可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但中晚期患者治愈率很低。

  • 标签: DNA倍体分析 细胞周期 宫颈癌细胞检查
  • 简介:摘要:宫颈癌也称子宫颈癌,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的第二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妇女死于这种疾病。 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后期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目前治疗方案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亦可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但中晚期患者治愈率很低。

  • 标签: DNA倍体分析 细胞周期 宫颈癌细胞检查
  • 简介:摘要:宫颈癌也称子宫颈癌,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的第二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妇女死于这种疾病。 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后期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目前治疗方案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亦可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但中晚期患者治愈率很低。

  • 标签: DNA倍体分析 细胞周期 宫颈癌细胞检查
  • 简介:的诱导将伊犁贝母不定芽切成单芽浸泡在2%二甲基亚砜、100~800mg/L秋水仙素的液体MS培养基中,通过秋水仙素处理不定芽诱导四伊犁贝母有效克服了自然出芽时,利用处理后不定芽表型变化及染色计数筛选鉴定四伊犁贝母

  • 标签: 伊犁母 体培养 四倍体诱导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据统计,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人数及发病率均较高,每年宫颈癌旳新发病例约5万,占全球发病总数的1/4。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高,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故阻止宫颈癌发生发展则成为现代妇科学的重要内容。本问主要研究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进行宫颈癌筛查的研究,试图寻找一种集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可对常规细胞学检测结果为ASCUS的患者进行分流,并对宫颈腺癌诊断敏感性高的宫颈癌诊断方法。

  • 标签: 宫劲癌 常规细胞学 DNA细胞定量 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四/四核型(near-tetraploidy/tetraploidy karyotype, NT/T)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患者的遗传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576例初诊MDS患者进行染色核型分析,筛选出细胞核型为NT/T的MDS患者,后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四体细胞比例,分析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和治疗情况。结果NT/T在MDS患者中较罕见,在1576例初诊MDS病例中筛出9例NT/T-MDS,检出率为0.57%。9例NT/T-MDS患者中,8例NT/T-MDS不携带染色结构异常,1例NT/T-MDS为复杂核型。NT/T-MDS患者骨髓细胞除典型MDS细胞学形态外,还呈现出原始细胞胞较大、胞浆丰富、部分细胞呈双细胞核、细胞核轮廓不规则等多倍体细胞特点。1例NT/T-MDS患者放弃治疗,另8例NT/T-MDS患者经过治疗,1例患者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3例患者未缓解,3例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结论NT/T-MDS较罕见,具有独特的细胞形态学特征;一般情况下,NT/T-MDS患者预后较差,但不能将NT/T简单的划为高危组,要视其是否携带有特殊染色结构异常而定。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近四倍体/四倍体 形态学 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DNA分析技术与宫颈活检的联合应用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宫颈活检分析技术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采用细胞DNA分析技术与宫颈活检的联合技术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在阳性检测率方面观察组为1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以CINI作为宫颈癌前的病变标准,观察组患者筛查为阳性的病例癌前病变符合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细胞DNA分析技术与宫颈活检的联合应用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宫颈活检分析技术,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细胞DNA倍体分析技术 宫颈活检 宫颈癌前病变 联合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经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分型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证实的四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对其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进行了描述,并对此类病变的诊断思路、发生机制以及风险分层进行了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穿刺细胞DNA分析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疑似癌细胞骨髓转移的肺癌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采集两份骨髓穿刺标本,一份开展常规HE染色,另一份开展细胞DNA染色,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DNA分析的检测阳性率、灵敏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常规HE染色涂片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穿刺细胞DNA分析可有效诊断肺癌骨髓转移,相较于常规细胞学检查更为简单省事,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肺癌 骨髓穿刺细胞 DNA倍体分析 意义
  • 简介:目的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的胸腔积液脱落细胞进行DNA分析,并同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检测方法相比较,以评估二种方法及其联合检测在诊断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过临床上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共38例,良性胸腔积液共40例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对胸腔积液脱落细胞进行DNA分析,并同时检测胸腔积液的癌胚抗原(CEA)。结果DNA分析的灵敏度为84.21%,特异度为80%,诊断指数(Youden指数)为0.64,准确度为82.05%。CEA灵敏度为60、53%,特异度为97、5%,Youden指数为0.58,准确度为79.49%。两个诊断试验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有显著差异,但Youden指数和准确度无显著差异。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3.77%,特异度为78%,Youden指数为0.72。结论使用流式细胞仪DNA分析检测胸腔积液具有简单、快速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如果联合CEA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DNA倍体分析 癌胚抗原 胸腔积液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细胞学检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一种方法,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它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DNA分析技术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癌细胞在癌变过程中DNA含量改变在前,形态改变在后,超早期检查,可以提前3-5年发现早期宫颈癌。我们在妇女防癌检查中部分地使用DNA分析技术,效果良好,现将我们的应用研究介绍如下。

  • 标签: DNA倍体分析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1综合征、18综合征、13综合征胎儿的超声表现。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1例行羊水穿刺确诊的胎儿染色数目异常的早中期孕妇,年龄(29.4±3.4)岁,年龄范围为26~40岁,其中21综合征34例,18综合征12例,13综合征5例,对其早中孕期超声检查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综合征主要以单纯软指标异常为主,其中NT增厚为典型特征。18综合征以心脏结构畸形为典型特征,可合并其他系统畸形。13综合征全部表现为多系统畸形。结论产前超声筛查胎儿软指标及结构畸形有助于提高胎儿染色异常的检出率,减少染色异常患儿出生率,实现优生优育。

  • 标签: 21三体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 13三体综合征 超声软指标 结构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数目为近二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通过常规G显带技术检测骨髓染色为近二NB患儿的一般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危险度分组、原发瘤灶部位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和近期预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共纳入43例符合诊断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16例;亚二组14例,超二组29例;中位年龄35.5个月。43例患儿均为国际神经母细瘤分期系统(INSS)Ⅳ期高危组,原发瘤灶多位于腹膜后肾上腺区域(83.7%,36/43例),瘤灶最大直径多>10 cm(53.5%,23/43例),且就诊时常伴2个及以上部位转移。染色核型方面,14例亚二组患儿染色核型为41~45条,以45条染色核型最多见,共9例(64.3%);29例超二组患儿中,以47条染色核型多见,共11例(37.9%)。肿瘤标志物:41例(95.3%)患儿初诊时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升高,25例(58.1%)>370 μg/L;42例(97.7%)患儿乳酸脱氢酶(LDH)升高,亚二组患儿LDH均>500 U/L,其中1例>10 000 U/L。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MYCN基因9例(20.9%)扩增。治疗及预后情况:43例患儿化疗总疗程为1~12个疗程;19(44.2%)例患儿进行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1例(46.5%)患儿进行术后或自体移植后放疗或间位碘代苄胍治疗;28例患儿出现疾病的进展或复发,中位进展时间为13.8个月,15例(34.9%)死亡。亚二组14例患儿中位随访时间14.9个月(2~38个月),12例出现进展或复发,7例死亡。超二组29例患儿中位随访20.0个月(8.1~51.6个月),其中16例进展或复发,8例死亡。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显示,43例患儿3年预计无事件生存(EFS)率为18.4%,其中亚二组17.1%,超二组29.8%。结论近二NB患儿多为年龄18个月以上的Ⅳ期高危组患儿,就诊时均有2个及以上部位转移,3年预计EFS率为18.4%,其中亚二组预后更差。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近二倍体 超二倍体 亚二倍体 临床特征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