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床边摄影在婴幼儿胸部摄影的价值。方法实现了普通X线摄影数字化,使传统的X线摄影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突破了传统摄影技术的固有局限性。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患儿胸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1张优质的胸片能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0~2岁的婴幼儿多采用床边胸部摄影。通过对100例有呼吸道病变的0~2岁婴幼儿采用此方法检查,报告如下。

  • 标签: 计算机X线摄影(CR) 婴幼儿 床旁胸部摄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x线摄影检查是医学影像学发展至今仍然不可或缺的实用技术之一,CT等X线检查设备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使原本较为复杂的摄影技术简单化、多样化,从而也导致基础DR摄影技术发展缓慢甚至萎缩1。本文以普通摄影投照技术学为基础,结合长期实践工作经验,将人体各部位普通摄片技术的应用技巧按系统分类叙述,对部分特殊状态下的摄片技巧和方法作了介绍。同时,比较了使用各种技巧拍片与传统规范拍片认为灵活应用投照技术可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大量简化拍片常规操作流程,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向人性化发展;并可改变技术员一成不变的工作方式,让技术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新鲜感的同时更能因人、因条件差异而多动脑筋想办法,创新使用特殊实用的投照新技术。

  • 标签: DR 摄影技术 应用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婴幼儿胸部摄影中,采用超短时间曝光的数字X线摄影(DR)调节控制技术的应用。方法我院在2011-2012年所做DR调节控制和固定控制随机各选80例婴幼儿胸片,对所有胸片的质量由放射科中级以上医师和技师各2名进行分析,对甲、乙、丙、废片分别统计,并通过细微结构的显示率来对所做婴幼儿胸片进行评价。结果数字X线摄影调节控制的胸片甲片为72%,乙片为18%,丙片为10%,未出现废片;数字X线摄影固定控制的胸片甲片仅为40%,乙片为50%,丙片为26%,废片为2%。DR调节控制影像的婴幼儿肺内的细微结构显示率达到了100%,而DR固定控制影像的该项数据为90%。结论在婴幼儿胸片的诊断图像质量方面,DR调节控制要明显优于DR固定控制影像。

  • 标签: 数字X线摄影 调节控制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清晰显示颈椎上、下关节突及椎小关节的摄影方法。方法在颈椎斜位的基础上,使颈椎冠状面与探测器成70°~75°进行摄影。结果经此方法摄影的200例照片中,可显示清晰的颈椎椎小关节影像。此摄影位置称为颈椎椎小关节关节投照位。结论颈椎椎小关节关节位投照法能清晰显示颈椎上、下关节突及椎小关节。

  • 标签: 颈椎 椎小关节 x线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调节控制超短时间曝光在婴幼儿胸部摄影中的价值。方法抽取来我院进行胸部数字X线摄影的婴幼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调节控制超短时间曝光摄影和固定控制曝光摄影,对其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采用调节控制超短时间曝光摄影技术所得的50张胸部X线片中甲片34张,乙片12张,丙片4张;采用固定控制曝光摄影技术所得的50张胸部X线片中甲片24张,乙片19张,丙片6张,废片1张。结论采取数字X线摄影调节控制超短时间曝光进行婴幼儿患者胸部摄影,伪影少、图像质量佳,还可明显减少婴幼儿所受的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数字X线摄影 调节控制超短时间曝光 婴幼儿胸部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数字化摄影的临床应用,研究数字化X光机在临床诊断工作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通过分析26个月来,用数字化摄影的患者资料,与另一组患者传统X光片进行对照。结果数字化摄影对婴幼儿患者及重症、外伤患者的检查效果,无论图像质量或诊断价值及诊断符合率,都比传统X光机有明显提高。结论数字化摄影具有组织具有组织显示对比好,投照剂量低,信息量大,返工率低,能缩短检查时间,图像高存取,节省胶片,有利教学等优点,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化摄影 临床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显微数码互动系统集影像、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以及灵活的互动系统为一体,是一种新的高效教学模式,它具有良好的示教效果,师生互动、资源共享,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将在医学形态学教学领域展现出无限的发展空间。

  • 标签: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 医学形态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本文介绍了Motie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结果显示,Motic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应用能克服传统实验教学互动少、缺指导、效率低的特点。经过两个学期的实验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水平得到明显地提升。

  • 标签: 数码显微互动系统 医学形态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粘连性肩关节囊炎86例患者应用光波数码多功能治疗仪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中,女28例,男15例,年龄为38~76y。对照组中,女30例,男13例,年龄为40~72y。治疗组用光波数码多功能治疗仪光波治疗仪选择部位为肩胛骨处与肩关节内侧处,每日一次,每次时间为30分钟,三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当归注射液2ml+夏天无2ml注射液+5%利多卡因注射液0.5ml,痛点局部注射,每次注射2~3处,口服野木瓜片和非甾体药物双氯酸钠片,隔日注射一次,一周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均为100%。具有显著疗效,治疗组为97.6%,对照组为65%。治愈无复发,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23%。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XFH-2000型光波数码多功能治疗仪具有“低损伤和微创治疗”,不开刀无创伤,有效的避免了对身体造成创伤,且治疗精确、灭菌全面、疗程更短、杜绝复发。是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光波数码多功能治疗仪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少见的婴儿床边胸部图像,掌握其伪影形成的原因及排除方法,以防止因此图像伪影的产生而造成诊断的错误。方法:随机抽取6~7张有形状固定且位置不固定的伪影的婴儿床边胸片。检查摄影时数字平板和X射线管窗口及束光器有无固定异物,对数字平板进行校正,拆开束光器清洁束光器内部四周灰尘及尘渣。结果:故障排除,图像伪影消失。结论:由于婴儿胸部摄影曝光条件弱,加之DR图像低对比分辨率高,故在婴儿胸片上容易产生图像伪影。

  • 标签: 婴儿 胸片 图像 伪影 排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智能数码多功能导入仪联合肺炎贴辅治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婴幼儿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同时,增加智能数码多功能导入仪联合专用肺炎贴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数码多功能导入仪联合专用肺炎贴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安全,有效,经济,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智能数码多功能导入仪 肺炎贴 婴幼儿肺炎 总有效率
  • 简介:被朋友取名“土豆”。然而就是这个相貌平平又很少为圈外人所知的的汉子,却神奇地打动了“微博女王”的芳心。离婚仅几个月,姚展不仅很阳光地公开了他们的恋情,2012年10月正拍摄新片《控城计》的她,还在百忙中抽空“狂扫”首饰店,为年底大喜之日“穿金戴银”做准备。这段被戏称为“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恋情,一下引起无数人关注。他是如何征服这位事业如日中天、个性自由率性的影坛奇女的?

  • 标签: 征服 摄影师 恋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R在急诊X线摄影拍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2012年6月应用DR成像技术急诊拍片患者1000例的临床资料,并观察DR在X线拍片的效果。结果急诊患者采用DR摄影拍片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影像质量,而且具有强大的处理功能和远程传输功能。结论DR在急诊X线摄影拍片中应用,影像质量能够进一步提高,并且对简化工作程序,降低劳动负荷,同时还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争取救治时间。

  • 标签: DR 急诊 X线拍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146例经乳腺X线诊断且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146例乳腺癌中单纯肿块型57例,肿块伴钙化28例,单纯钙化14例,结构扭曲19例,结构扭曲伴钙化28例。结论乳腺X摄影对乳腺肿块伴钙化的病人的乳腺癌具有敏感性高,定性较准确的特点,临床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

  • 标签: 乳腺X线摄影 乳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优越性、重要性,及临床价值。方法300例来我院做乳腺检查者分为两组,50人作普通钼靶摄影,250人作CR钼靶摄影X线检查,并对其X线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本组300例患者中,乳腺总患病率90%,其中乳腺增生症占80%,纤维腺瘤5%,乳腺癌5%。40岁以下乳腺增生症发病率高,40岁以上乳腺癌发病率高。普通钼靶摄影患者正确率71%,甲片率60%,废片率27%,CR乳腺钼靶X线诊断正确率为93%,甲片率为81%,废片率为0。CR乳腺钼靶摄片明显优于普通钼靶X线摄片。结论采用CR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能提供高质量的影像图像,满意率、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钼靶摄影,并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正确率及阳性率,对乳腺癌尤其早期乳腺癌的发现及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摄影 数字化 优势 应用
  • 简介:对比增强双能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CEDM)是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的新进展,本文综述其物理原理、方法及对放射剂量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的现状。

  • 标签: 乳腺X线摄影 对比增强 双能 放射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