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核素随地下水在裂隙中的迁移与在孔隙中的迁移比较,不论从地下水与岩石的接触过程还是介质对核素的吸附作用来说都有很大不同。本文以国内某基岩裂隙场址低中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为例,运用Ecolego软件对核素在裂隙中的迁移过程进行模拟,深入探讨了计算过程中的模型建立、参数选取等关键问题,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裂隙对核素迁移影响的结论。

  • 标签: 裂隙 核素迁移 处置场
  • 简介:文章介绍了新建液闪绝对测量装置。该装置应用TDCR原理,对纯β放射性核素活度进行绝对测量。对装置电子学线路进行详细说明,描述了多路符合插件的原理,简要介绍了探测器结构。应用该装置对3H活度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达到0.6%(k=1),三种统计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放射源标称值均在0.9%以内符合,实现了系统在绝对测量中的应用。

  • 标签: 液闪 TDCR 活度 不确定度
  • 简介:用NPL防护水平次级标准NE2550剂量率仪对国防计量系统和有关厂矿的防护水平60Co和187Csγ辐射进行了照射量率的测量和反平方律的检验,并作了照射量率的比对。137Csγ辐射照射量率最大相差+3.6%(2.58×10-6-2.58×10-4Ckg-1h-1),而60Coγ辐射最大相差分别为+1.4%(2.58×10-4-2.58×10-3Ckg-1h-1)、+9.9%(2.58×10-6-2.58×10-4Ckg-1h-1)和+24.5%(2.58×10-7-2.58×10-6Ckg-1h-1)。60Co和137Csγ辐射的照射量率,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反平方律在±5%以内符合。

  • 标签: 照射量率 CO CS 防护水平 Γ辐射 辐射场
  • 简介:在放射性测量中,在某个时间内对样品进行测量得到的计数值可以看成是一个随机变数。即使所有的测量条件都是稳定的,若多次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所测到的计数并不完全相同,而总是围绕着其平均值上下涨落。从理论上说,我们希望知道各个测量值所围绕着涨落的那个平均值,这个值应是无限次测量取值的平均值,即称为数学期望(真平均值)。而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只能进行有限次测量。一次测量值或有限次的平均值都不是真平均值。它们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作真平均值的近似值,这样就给结果带来了误差,这是由放射性核衰变的统计性引起的,所以称为统计误差。

  • 标签: 放射性测量 标准偏差 变异系数 统计误差 置信区间 真平均值
  • 简介:探测系统的死时间,就是能够将两个事件(或脉冲)区分开的最小时间间隔。系统的死时间主要由探测器及与其配套的电子测量系统决定。本文介绍了利用双源法和振荡仪法分别测定FP-180标准装置的系统死时间,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简单介绍了其他测定死时间的方法。

  • 标签: 死时间 双源法 振荡仪法
  • 简介:为弄清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流动和传热特性机理,以确保蒸汽发生器的稳定性,文章采用数值软件根据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特点和运行模式进行简化建模,利用相似原理,使用相变模块模拟了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汽液两相流的流分布情况。研究了相同结构下不同给水比例对二次侧流分布的影响,尤其是对空泡份额分布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给水工况对直管段的空泡份额分布和流体流速分布都有明显的影响,但对传热管上部区域的空泡份额和速度分布的影响不大。

  • 标签: 蒸汽发生器 汽液两相流 空泡份额 给水
  • 简介:压力容器外部冷却系统是发生堆芯熔化严重事故之后为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熔穿压力容器下封头而设置的重要安全系统。文章采用CFD软件针对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的压力容器下封头外部冷却系统的结构特点和运行模式进行建模,研究严重事故工况下不同入口流量和流道间隙对压力容器外部冷却系统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入口流量越大,流体的平均温度越低,但流的分布趋势是一致的;在流道的中下部区域,流体温度变化不明显,在流道的中上部区域,温度变化明显,径向温度梯度很大;流道间隙越大,流体的平均温度越低;流道间隙越窄,局部换热会强化,但流道的阻力会增加,流道结构设计的优化有利于提高压力容器下封头的安全裕度。

  • 标签: 严重事故 压力容器 外部冷却系统 数值模拟
  • 简介:在北京同步辐射实验室XAFS实验站上建立了利用全电子产额方法探测XAFS的实验方法。通过测量单色X-射线在样品表面激发出的电子产额随X-射线能量的变化,提取在吸收边附近的XAFS震荡。对不同厚度Cu薄膜的测量表明,在Cu的K吸收边附近可观察到信噪比很好的XAFS震荡。该探测器设计简单,可以直接在大气下工作。全电子产额XAFS方法的建立,有助于导电薄膜和材料的近表面结构研究。

  • 标签: 测量 XAFS谱 全电子产额技术 同步辐射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磁控溅射
  • 简介:详细介绍了软X射线绝对光强测量系统的设计和结构及其标定的情况和结果。测量系统包括电离室、监测(或待标定)探测器及其传动系统两部分,可作为50-2000eV软X射线绝对强度测量的一级标准探测器,并给出了系统的偏差。

  • 标签: 测量系统 软X射线 绝对光强 测量 电离室 标定
  • 简介:针对核仪器标准“未进行误差合成而不能给出最大工作误差”和“单项误差的测量、计算方法不同”两个问题带来的困难,建议制定“核仪器测量的误差”标准。通过研究误差理论和分析现行核仪器标准中关于误差合成计算公式,本文提出了误差合成的计算方法以及统一固有误差、重复性、不稳定性和非线性等误差的测量和计算方法的具体建议。

  • 标签: 核仪器 标准 测量 误差 标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