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首次报道了ZnO薄膜发光的激发谱,此薄膜的发射谱主要有绿带和紫外带,峰值波长分别为520和390nm,通过改变生长条件可以获得单一的紫外发射带或绿带。其本征激发带出乎常规的处于真空紫外区,而不在能隙附近的近紫外区,其峰值为197nm左右。作者对此特殊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讨论。

  • 标签: 真空紫外激发谱 氧化锌 发光 薄膜
  • 简介:本文观察到BaF2:Gd,Eu通过下转换过程实现可见光发射的量子剪裁过程。Gd3+吸收一个VUV光子,通过交叉弛豫过程把能量传递给两个Eu3+,从而发射出两个可见光光子,实现量子剪裁过程。通过光谱结果的计算,其量子剪裁效率可达194%。

  • 标签: BaF2:Gd Eu 真空紫外量子剪裁 VUV光子 交叉弛豫 可见光光子 光谱
  • 简介:通过原位担载法将铁系催化剂担载于煤表面,考察了催化剂前驱体的相态、配位环境以及在载体表面的分散状态。采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和X射线衍射法对原位担载型铁系催化剂前驱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前驱体在煤表面以非晶态、高分散的形式存在,其化学组成主要为FeOOH,且催化剂前驱体的分散程度与载体煤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

  • 标签: 表征 硫化铁 原位担载 催化剂 前驱体 煤液化
  • 简介:稀土硼酸盐在真空紫外(VUV)波段的吸收与化合物中硼酸根离子的结构有关,扩展Hueckel计算表明,硼酸根离子中的B-O成键轨道与B-O反键轨道能量差按BO4^5>B2O5^4->BO3^3->B3O9^9-顺序减小,这与VUV激发光谱的实验结果一致,表明VUV激发过程对应于电子从B-O成键轨道向反键轨道的跃迁。

  • 标签: 结构 荧光性质 稀土硼酸盐 真空紫外 激发光谱 荧光材料
  • 简介:原位XAFS方法研究NiB纳米非晶态合金在78K至573K温度范围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在78K时,NiB样品的第一配位峰的位置和强度分别为2.06A、396.4,其强度只有Ni箔第一配位峰强度的25%左右;300K时,第一配位峰的位置和强度分别2.08A、255.9;573K时,第一配位峰的位置和强度分别为1.87A、155.4。温度从78K升至300K,第一配位峰的位置变化不大,但峰强度降低35%左右:温度继续升至573K时,峰的位置较78K的向小的方向移动0.20A,并且强度降低了60%。这表明随着测量温度的升高,NiB纳米非晶态合金中Ni原子周围的热无序度显著增加。

  • 标签: 原位XAFS NiB纳米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结构 强度 温度 热无序度
  • 简介:原位XAFS方法研究NiB纳米非晶态合金在78K至573K温度范围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在78K时,NiB样品的第一配位峰的位置和强度分别为2.06A、396.4,其强度只有Ni箔第一配位峰强度的25%左右;300K时,第一配位峰的位置和强度分别2.08A、255.9;573K时,第一配位峰的位置和强度分别为1.87A、155.4。温度从78K升至300K,第一配位峰的位置变化不大,但峰强度降低35%左右;温度继续升至573K时,冷的位置较78K的向小的方向移动0.20A,并且强度降低了60%。这表明随着测量温度的升高,NiB纳米非晶态合金中Ni原子周围的热无序度显著增加。

  • 标签: 原位XAFS方法 NiB纳米非晶态合金 结构 催化加氢 催化剂
  • 简介:使用部分还原-共沉淀方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11nm的球形Fe3O4纳米颗粒,以16:4:1的甲醇-乙醇-水混合溶液作为传压介质和均分散介质,利用金刚石对顶砧装置(DAC)研究了球形Fe3O4纳米颗粒的原位常温高压(0-31.8GPa)XRD谱和纳米颗粒的压致晶格结构变化。

  • 标签: FE3O4 纳米颗粒制备 原位高压XRD 实验
  • 简介:本文用电泳分离技术与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SRXRF)相结合实现了人肝胞液蛋白质中微量元素的原位测定。结果表明人肝胞液PeakⅢ蛋白组分以含锌为主,与用原子吸收法得到的结果一致。这一初步尝试充分证明了用SRXRF技术实现蛋白质电泳分离原位监测的可行性。

  • 标签: 微量元素 同步辐射 X射线荧光分析 原位测定 金属蛋白 电泳分离
  • 简介:分别测定了纯煤样和浸渍煤样的小角X射线散射,基于GBC理论假设,采用相关函数法计算了原位担载于两种烟煤上FeSO4的粒径分布,考察了助剂Na2S和尿素的添加对其粒径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与XRD表征结果相似,FeSO4在两种煤样上的最可几粒径为4nm左右,分布范围为0.5-8nm,助剂对FeSO4粒径分布的影响较小,它们的添加主要是改变了催化剂前驱体的活性组成。

  • 标签: 煤液化 催化剂 粒径分布 相关函数算法
  • 简介:本文通过增加一个干胶步骤对本实验室提出的基于SDS-凝胶电泳技术和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SRXRF)的蛋白质中微量元素的原位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对从人体肝脏组织中提取的细胞质蛋白中的金属蛋白分布进行了原位测定。结果表明:在15-95kD范围内有六个含锌蛋白,相对分子量分别为20、25、35、55、63、93kD,其中63kD蛋白为主要的合锌蛋白;至少有四种含铁蛋白分布于这个分子量范围内,分于量分别为27、30、42、83kD。证明SRXRF技术可很好地用于蛋白电泳分离后金属离子的原位检测。

  • 标签: 同步辐射X荧光分析法 原位测定 人肝细胞胞质 溶胶蛋白 微量元素 电泳分离
  • 简介:研究了运用电泳分离技术与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SRXRF)相结合实现蛋白分离过程中微量元素原位测定的分析方法。对从人体肝脏组织提取的胞液蛋白经过SDS-PAGE分离后凝胶板中蛋白条带上金属离子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肝胞液PeakⅢ蛋白组分以含Zn为主,与非核分析方法原子吸收法得到的结果一致。证明采用SRXRF技术可实现蛋白电泳分离的原位监测。

  • 标签: 人肝 同步辐射 X射线荧光分析 原位测定 金属蛋白 电泳
  • 简介:采用同步辐射X荧光分析法,直接测定了兔金属硫蛋白中的金属离子含量,以及经过SDS-PAGE分离后凝胶板中蛋白条带上金属离子的分布,结果表明:兔MT-1以含锌为主,占总金属含量的97.9%;兔MT-2以含锌、镉为主。采用SRXRF技术可实现蛋白电泳分离的原位测定。

  • 标签: 微量元素 金属硫蛋白 同步辐射 X荧光分析 金属离子 分布
  • 简介:本文介绍用BEPC的同步做激发源,对所研制的平面晶体位置灵敏谱仪性能进行研究的结果。用LiF(200)晶体,测得TiKα的能量分辨率达14.2eV,好于质子激发的结果(15eV),能清楚地分开不锈钢中CrKβ与MnKα两峰,和可探测一气溶胶样品中Ti的绝对量达10^-9-10^-10g水平。这些数据将为位置灵敏谱仪用同步开展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同步光 激发源 PSS 平面晶体位置灵敏谱仪
  • 简介:在采用铍材作为慢化剂或反射层的热中子反应堆中,由于^235U裂变产物放出的高能Y光子会与^9Be发生(γ,n)反应,产生光激发缓发中子,即铍中子,会对反应堆的动态特性产生影响.本文选取经典的铍中子分组参数,采用系统程序relap5,研究了铍中子对研究堆瞬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铍中子的存在导致反应堆剩余裂变功率增多和持续时间增加,从而提高了余热水平;铍中子的存在使得瞬态中核功率变化滞后,对反应堆安全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研究堆 铍反射层 光中子 瞬态
  • 简介:本文扼要阐述了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标准在中放废液大体积浇注水泥固化工程中的应用,针对GB14569.1—93《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体性能要求水泥固化体》和GB7023-86《放射性废物固化体长期浸出试验》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标准在中放废液大体积浇注水泥固化工程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 标签: 中放废液 处理与处置 标准 大体积浇注水泥固化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