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单一进样口六通阀进样,PorapakQ柱和空柱两根填充柱及一个FI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法测定无组织大气中甲醇、甲烷甲烷,测定结果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标准要求。方法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甲烷0.04mg/m^3,0.04mg/m^3,甲烷0.06mg/m^3,甲醇2mg/m^3,且能保持良好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满足检测的要求。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且分离度好,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可靠的准确度。

  • 标签: 六通阀 气相色谱 甲醇 非甲烷总烃 无组织监测
  • 简介:比较了手动进样与自动进样分析甲烷(NMHCs)的结果,确立了采用玻璃注射器采样-气体自动进样系统双柱单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对NMHC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自动进样保证了进样的一致性,一次可连续自动分析多个样品,自带反吹清洗技术有效地避免了样品间的交叉污染,提高了气体中NMHCs的分析效率、准确度和精密度;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准确测量气体中的甲烷,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0.99991,甲烷和NMHCs的方法检出限为0.02mg/m3、0.04mg/m3和0.03mg/m3。

  • 标签: 非甲烷总烃 自动进样 气相色谱 玻璃注射器
  • 简介:针对炼油区域可能产生甲烷烃排放的问题,大庆炼化公司在新项目建设初期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降低了甲烷烃的损失.对甲烷烃排放进行的环境影响分析表明,在甲烷烃排放的损失中,汽油装车损失占42%,设备散发损失占23%,原油储罐,小、呼吸损失21%,原油储罐大呼吸损失10%,汽油储罐小呼吸损失4%.该公司使用内浮顶汽油储罐及对汽油装车采取密闭回收油气的办法,有效地降低了甲烷烃的散失,对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减少了炼油企业油气的损失.

  • 标签: 大庆炼化公司 炼油区域 非甲烷烃排放 油气回收 环境保护 环境影响分析
  • 简介:微生物降解和修复是处理土壤中石油(TPH)污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论文阐述了土壤TPH污染的产生、危害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修复方法的各自特点,其中重点介绍了微生物修复方法,论述了土壤中TPH在微生物表面的吸附、转运,在微生物体内的降解以及相关降解酶及基因;详细介绍了电子受体、温度、pH、营养元素等外界因素对微生物修复TPH污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土壤TPH污染的微生物修复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土壤污染 总石油烃(TPH) 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修复
  • 简介:输气管道发生事故后将导致甲烷大量泄漏,存在发生窒息的危险。文章依据甲烷的体积占比,对标准状态下甲烷的窒息浓度进行了计算,并且对不同温度下的甲烷窒息浓度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确定甲烷的窒息浓度值,利于事故现场用仪器监测甲烷浓度,判断是否有窒息危险;环评事故后果预测时,判断事故发生之后是否会出现窒息浓度,并且确定窒息浓度范围;在环境空气压强不变的情况下,甲烷的窒息浓度值随着环境空气的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二者的关系并不属于线性关系。

  • 标签: 输气管道 甲烷 窒息浓度
  • 简介: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机油、沥青等是我们常见的易燃物品,它们其实都属于同一种有机物类型——。想对各种燃气、燃油的本质有更深的认识,就必须先了解一下关于的知识。

  • 标签: 燃烧 液化石油气 易燃物品 天然气 有机物
  • 简介:石油含量是含油污泥处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控制指标。文章分析了含油污泥中石油组成及主要污染控制要求,介绍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置对石油含量的控制现状;依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相关规定,以及对原油中芳香族化合物及其多环芳烃含量的研究成果,对采用石油指标进行危险废物鉴别做了推论计算。结果认为:含油污泥等固体废物及其处理残余物的石油含量≤0.25%,不属于危险废物;石油含量介于0.25%~1.7%时,其是否属于危险废物,最终需要进行危险废物鉴别而确定;石油含量〉1.7%,则属于危险废物。

  • 标签: 含油污泥 石油烃指标 多环芳烃 危险废物
  • 简介:在对甲烷爆炸极限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温度压力耦合条件下的气体爆炸极限测试系统,并对甲烷在50~200℃和0.2~1.0MPa环境条件下的爆炸极限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环境温度升高和环境压力增大,甲烷爆炸上限升高,爆炸下限下降,爆炸范围变大;在200℃和1.0MPa条件下,试验测得的甲烷爆炸下限为4.05%,爆炸上限为25.6%,相对于常温常压条件爆炸下限下降了0.95%,而爆炸上限上升了9.6%,这表明初始温度和压力对甲烷爆炸上限的影响较大,而对爆炸下限的影响较小。

  • 标签: 安全工程 甲烷爆炸 爆炸极限 环境温度 环境压力
  • 简介:摘要:在国家逐渐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人们对自然资源合理使用、环境治理都有了更高的需求。在氯气的深度加工中,管道排放以及清洗装置中泄露出来的包含甲烷氯化物废水,其组成十分复杂,有炭黑、泥渣、酸碱等。对这种废水需要采用一些处理方式和措施。在处置同时,还需要采用高效的回收方式进行回收和再使用。本文就主要分析甲烷氯化物废水治理工艺的技术应用,确保其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具有可行性,以达到高效的环境治理目标。

  • 标签: 甲烷氯化物 废水治理 技术应用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三氟甲烷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和工作原理、适用范围、组成、动作程序、设计过程及设计要点.并介绍国电永福发电有限公司2×300MW机组扩建工程组合分配式三氟甲烷气体灭火系统工程实例.

  • 标签: 三氟甲烷 气体消防 设计计算
  • 简介:介绍了天然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对海产品的污染以及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的危害;综述了我国海产品中γ能谱分析法,低本底α、β测量法,厚样法,直接铺样法等放射性的检测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放射性检测方法存在前处理过程繁琐、准确度不够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快速、准确的放射性检测方法;最后提出我国开展海产品放射性监测以及制定放射性活度标准的必要性。

  • 标签: 海产品 总α放射性 总Β放射性 放射性污染 检测方法
  • 简介:文章综合论述了微生物在高温、低温、高盐等极端条件下对石油的生物降解过程,研究了生物降解在生物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同时,还介绍了对于强酸、强碱及高压条件下石油生物降解的研究状况,论述了研究石油生物降解对开发和丰富微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 标签: 石油烃 生物降解 温度 盐度 生物修复 生物降解过程
  • 简介:为研究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对水库水质中磷、氮的影响,以铁岭市入柴河水库的柴河流域集雨面积内的降雨径流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雨季汛期的三个时期(雨前、雨时及雨后)对柴河流域下游入库前的柴河堡断面采集水样进行分析,以期为铁岭市柴河水库的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降雨径流 柴河水库 总磷 总氮 面源污染
  • 简介:针对研制出的新型茧覆惰化材料,选择在甲烷爆炸下限以下2%、3%和4%三个体积分数梯度,使用纯水、多体积分数水平的新型复配试剂和参比试剂(国际先进水基灭火溶液F-500)对含有不同体积分数甲烷的混合气体进行喷洒,对比研究新型试剂在不同体积分数甲烷泄漏环境中的吸收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甲烷体积分数环境下,两试剂均表现出良好的吸收包覆甲烷的能力,配方试剂对应曲线较参比试剂的波动小,甲烷体积分数下降速度更快,茧覆吸收效果突出、稳定;随添加量增加,两试剂受到分布不均及包覆饱和的影响,作用后期出现小范围反吸收效应,但不影响甲烷体积分数的整体下降趋势。配方试剂吸收包覆可燃烷烃的能力随试剂添加量及作用时间增长而增强,当添加量超过3%时,作用效果明显,试验初期甲烷体积分数下降迅速,后期逐步趋于稳定。总体而言,新型茧覆惰化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收包覆甲烷气体的能力。

  • 标签: 安全工程 茧覆惰化 甲烷体积分数 吸收性能
  • 简介:摘要: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但是当磷含量过高时会引起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的生长,当土壤中的磷通过雨水冲刷或其他形式进入水体时,会导致水草过量繁殖,鱼虾死亡,恶化水体水质,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影响了整个无锡地区的居民用水,给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对污水处理厂来说,磷的去除对自然生态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总磷 除磷剂 铝盐 铁盐 石灰。
  • 简介:采用真空采血管顶空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结果表明,三氯甲烷在10.0~50.0μg/L,四氯化碳在0.5~4.0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r值分别为0.9994和0.9998;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RSD分别在1.64%~2.27%和1.45%~2.40%之间;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7.0%~103.5%和94.0%~103.2%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适用于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检测。

  • 标签: 真空采血管 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 顶空气相色谱 填充柱
  • 简介:通过对1996~2005年渤海湾近岸海域海水镉、汞、铅和石油浓度变化的分析,发现海水中镉浓度呈明显上升趋势,汞、铅和石油则无明显变化趋势.加速生命试验法模型(AcceleratedLifeTestingmodel)的研究显示,1996~2005年渤海湾近岸海域海水镉、汞和铅平均浓度均已超过其对渤海湾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的安全浓度.镉、汞、铅和石油对生物的长期致死率鱼类分别为4.5%、16.3%、0.0%和12.0%,甲壳类为0.4%、7.9%、0.3%和6.6%,双壳类为10.5%、0.2%、0.2%和2.3%.效应加和模型(IndependenceActionmodel)的估算表明,在镉、汞、铅和石油组成的复合污染条件下,渤海湾常见鱼类、甲壳类和双壳类的长期死亡率分别为29.7%、14.6%和12.9%,其种群增长率分别降低约6.4%、14.6%和12.9%.与镉、汞、铅和石油单种污染物暴露相比,其复合污染导致的渤海湾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种群(鱼类、甲壳类和双壳类)增长率的降低更明显.因此,复合污染是导致渤海湾渔业资源衰退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重金属 石油烃 加速生命试验法 效应加和模型 长期死亡率 种群增长率
  • 简介:溢油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以及分散剂使用对原油毒性的影响一直是溢油应急响应及危害评估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收集筛选了基于标准测试方法的90组急性毒性数据(LC50/EC50),其中37组毒性数据来自15种油品的水容纳组分(waterac-commodatedfraction,WAF),53组来自11种化学分散剂与15种油品的分散液(chemicallydispersedwateraccommodatedfrac-tion,CEWAF),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sensitivitydistribution,SSD)方法推导了基于水生生物保护的石油总量(totalpe-troleumhydrocarbon,TPH)的急性毒性基准值,同时还分析了分散剂和不同暴露方式对原油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名义浓度(nominalconcentrations)所表示的毒性结果可能高估分散剂对原油毒性的影响,基于CEWAF和WAF的LC50/EC50所推导的有害浓度(HC5s)差异较小,计算出的保护水生生物TPH急性毒性基准值为0.38mg·L^-1(TPH);鱼类对原油污染的响应明显敏感于甲壳类;同时证明了SSD方法在溢油毒性评估及风险阈值推导中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

  • 标签: 石油烃 海洋溢油 分散剂 海水水生生物 急性毒性 环境基准
  • 简介:氮测定过程中,空白测试是必不可少的分析试验.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空白值经常存在偏高的情况,加大了系统误差.如何降低分析空白实验值,保证分析样品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成为测定过程的关键之一.本文从试剂影响、器皿影响、操作过程影响及环境影响等方面全面分析,并以实验数据予以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空白值的手段和措施,以指导实验室操作实践.

  • 标签: 环境工程 总氮 过硫酸钾 空白实验 水质分析
  • 简介:权力影响力”作为一个新的理论概念提出,论述其人格力量和在政治工作中效果。在新的形势下,重视权力影响力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着现实意义。

  • 标签: 非权力影响力 人格力量 政治工作 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