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城市发展与扩张导致生物栖息地与农林用地减少,同时大量不透水材料应用,打破了雨水良性循环,导致城市洪涝干旱年年发生.于是,雨水花园更为广泛应用模式成为了城市建设者们探索焦点.以武汉市百步亭景兰苑小区为例,该设计尝试将雨水花园与住区景观设计相结合,营造一个安全、生态、经济、美观城市绿色住区环境.图1,参5.

  • 标签: 绿色住区 雨水花园 住区景观
  • 简介:制定完善工业卫生职业道德规范是有章可循。目前,有3个组织可以提供编制方法:美国工业卫生理事会(http://bit.ly/ithcodeofethics)、工业卫生伦理教育联合会(http://bit.ly/thicseducation)和职业健康国际委员会(http://bit.ly/icohethisc)。笔者长期从事工业卫生咨询方面的工作,这篇文章将讲述我所遭遇3个职业道德困境,其目的并不是制定道德准则,或是解决道德困境。无论我选择正确与否,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思考如何处理职业道德困境。

  • 标签: 工业卫生 国际委员会 道德困境 咨询方面 伦理教育 HTTP
  • 简介:资源环境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利用公权力对资源本身以及由资源环境产生利益进行分配过程,是对环境公共利益分配与选择,它具有全民性、复杂性和不可复制性特征,是社会公众关注热点。从公众参与政策选择角度出发,研究了公众参与政策选择必要性,归纳概括了公众参与政策选择时出现非理性因素绑架民意、政府屈从民意、降低政策选择效率等问题,并从加强沟通、争取信任,建立健全政策参与制度,改进政府管理,提升公众参与意识四个方面探索解决问题对策。

  • 标签: 资源环境 政策选择 公众参与
  • 简介:在挥发酚环境应急监测,使用萃取法相对于直接法操作繁琐,毒性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毒性伤害,经实验验证,找到了萃取法与直接法一定对应关系。对于只要求了解水样挥发酚含量范围或只要求了解是否达标等测定目的下,通过直接法测定,即可满足要求,而无需再进行萃取法测定。用直接法部分替代萃取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工作量及毒性污染,降低了工作强度。

  • 标签: 挥发酚 环境应急监测 萃取法 直接法
  • 简介:在对长沙20多家不同星级酒店应用植物材料进行调查,对植物种类和频度进行了归纳和总结:20个酒店室内所用植物有90种左右,其中占总用量48.54%室内植物依次集中在天南星科(14.73%)、龙舌兰科(9.11%)、棕榈科(8.98%)、百合科(6.74%)、大戬科(4.49%)和桑科(4.49%)等6个科42个属.调查中发现长沙各个星级酒店应用植物种类差异较大,应用20种以上酒店都是四星级、五星级酒店,三星级酒店植物应用种类在10种左右.对长沙酒店室内植物材料应用特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得出长沙酒店室内植物以观叶植物为主、注重室内植物体量问题、注重室内植物文化特征等结论,提出了长沙酒店室内植物应用需增加室内植物品种,增加观花、观果植物种类并应增强植物养护管理等建议.图12,参10.

  • 标签: 植物材料 植物景观 应用特色 室内 长沙酒店
  • 简介:建筑及其相关产业是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主角”,发展绿色建筑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也是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直接实践.讨论了建筑产业发展对环境影响,提出了建设工作实践生态文明理念建议.图2,参5.

  • 标签: 建筑产业 生态文明 资源 环境
  • 简介:介绍污泥循环混凝沉淀工艺流程和原理,其核心设备涡流反应沉降罐集加药、混凝反应、沉降、污泥回流、污泥排放于一体,混凝沉降效果好,出水稳定,确保后续工艺设备安全运行。以长庆油田采气一厂为例,分析污泥循环混凝沉淀工艺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污泥循环混凝沉淀工艺,沉降污泥含水率降至90%,污泥减量效果明显。

  • 标签: 甲醇污水处理 污泥循环 混凝沉淀
  • 简介:水生生物基准已成为生态风险评价和水环境管理主要参考依据,在水污染治理、控制和管理以及水生生物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和生物学参数对基于水体或沉积物等外暴露浓度毒性阈值和环境基准存在影响,使其具有变异性和不确定性.而基于组织残留毒性剂量指标可以减少毒性值变异性以及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于生物累积性物质而言,在毒性效应及环境基准研究存在显著优势.针对组织残留法在水生生物基准研究应用,对组织残留法概念、优势、应用,以及组织残留基准推导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组织残留法在应用存在关键问题及建议,旨在推动环境基准、生态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及为水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水生生物 环境基准 生态风险评估 组织残留法
  • 简介:菊酯类农药已广泛用于农用、卫生、渔业等领域,因高疏水性累积于沉积物此类污染物生物有效性评价对环境风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高聚物作为固相微萃取材料,基于热力学平衡微损耗性方法测定了沉积物孔隙水中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氯菊酯和甲氰菊酯自由溶解态浓度(Cfree);同时将PDMS上菊酯类农药浓度与菲律宾蛤仔体内生物累积浓度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菊酯类农药在沉积物孔隙水中Cfree(23.3~255ng·L-1)并用于评价此类物质(菊酯类农药)生物有效性;菲律宾蛤仔对四种菊酯类农药富集系数(BCF)为27.8~301,相对较小;菊酯类农药在PDMS上浓度和菲律宾蛤仔体内浓度满足lgCb,lip=11.64lgCPDMS-51.29(R2=0.980)定量关系,相关性极显著(P=0.009)。但生物—沉积物富集系数(BSAF)和PDMS-沉积物富集系数(PSAF)分析比较发现,基于PDMS和生物体内菊酯浓度极显著相关仿生应用还有待污染物在菲律宾蛤仔体内生物转化数据进一步补充和校正。

  • 标签: 菊酯类农药 沉积物 生物有效性 聚二甲基硅氧烷 菲律宾蛤仔
  • 简介:水质基准研究主要是基于物种实验室测试毒性数据开展.对于一些毒性数据相对缺乏化学品,水质基准研究就会受到一定影响.本文从水质基准研究方法角度,阐述了种间关系预测(ICE)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系统介绍了ICE模型毒性预测方法在水质基准研究应用,并通过锌ICE案例研究证明了模型在中国可利用性.同时,对ICE模型不确定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ICE模型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和展望.

  • 标签: 水生生物 种间关系预测(ICE) 水质基准 物种敏感度分布 毒性预测
  • 简介:介绍了溶剂吸收法、膜分离法和变压吸附法3种常见气体分离方法,并分析现有CO2回收工艺存在问题。以某炼油厂制氢驰放气碳捕集为例,从工艺流程、操作条件、运行费用等方面对3种分离方法进行了筛选。溶剂吸收法因投资、运行、维护成本均较高,膜分离法产品浓度不能稳定达到要求而不适用,变压吸附法由于投资较高,但操作简单,维护费用低,且产品气浓度满足要求。所以变压吸附法是适合制氢驰放气碳捕集最优方法。

  • 标签: 制氢驰放气 碳捕集 变压吸附
  • 简介:为揭示氮在土壤包气带迁移转化规律并确定其数学模型,通过室内土柱淋滤试验研究了碳酸氢铵及尿素2种氮肥在土壤迁移转化过程,并测定了不同时间土壤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变化,总结了"3氮"在包气带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施氮周期内褐土土柱淋滤液,氨氮最高质量浓度为13.33mg/L,硝酸盐氮为15.25mg/L(H-N-1土柱),土壤氨氮吸附作用大于硝酸盐氮。建立了氮在土壤迁移转化模型并确定了模型参数,可以用所建模型对氮在河北平原包气带迁移过程进行定量预测。

  • 标签: 环境学 氨氮 硝酸盐氮 包气带 迁移转化 河北平原
  • 简介:五氯酚(PCP)属内分泌污染物,也是可对生物产生复合毒性有机污染物。五氯酚及其钠盐曾被用作杀螺剂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疫区大范围长时间使用。为了解PCP在中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在阐述中国PCP生产使用状况基础上,重点论述中国水环境介质PCP污染分布及影响因素。中国多地河流水环境均存在PCP,其中沿长江流域长江、洞庭湖、鄱阳湖PCP残留量较高,虽均在限值范围内,但PCP污染范围有从主要江河、湖泊等向沿海海域蔓延趋势。PCP使用历史、用药区域类型、区域PCP消耗量等均会影响PCP残留量,血吸虫病疫区PCP残留量明显高于对照区,在PCP及其钠盐显著减少使用后(2003年以后),施药历史仍然影响着水体介质PCP残留情况,PCP虽已停用,但其对环境所造成不良影响还在持续。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水环境介质PCP污染偏高且有上升趋势,这可能与部分区域近年来重现血吸虫病后施药控制有关。未来一段时期内有关PCP及其环境副产物在环境介质迁移转化规律、人群暴露评估、污染介质修复技术以及其替代品研制都将是研究重点领域。

  • 标签: 五氯酚 内分泌污染物 水环境 污染现状 残留 血吸虫病
  • 简介:突发极端自然灾害带来巨大应急需求,超出政府应急供给能力。如何有效地将市场资源、社会资源纳入灾害治理网络是应急管理体系构建重中之重。虽然信息流动性会促使社会组织以自组织形式主动参与应急管理网络,但该类组织为网络带来资源同时也会增加网络协调难度,因此,研究社会组织参与形态,明确该类组织网络定位,有助于推动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良好互动,从而改善复杂适应系统应急体系适应能力。本文以2013年芦山地震为研究对象,揭示社会组织在应急响应过程功能特征,分析该类组织在应急管理网络角色定位,从而探讨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现状。

  • 标签: 社会组织 应急响应 复杂适应系统 社会网络分析
  • 简介:Irgarol1051是一种常用于船舶防污漆杀生活性物质.为了评价船舶防污漆杀生活性物质Irgarol1051海洋环境风险,根据ISO13073-1评价原则和程序,对其进行环境危害评价、环境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通过对公共数据库文献检索获取数据,从理化性质、环境行为、生态毒性3个方面评价Irgarol1051环境危害.采用评估因子法计算Irgarol1051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采用质量守恒法计算Irgarol1051在海水中释放率,通过MAMPECv3.0模型推导上海洋山深水港集装箱船区、码头、航道等暴露场景预测环境浓度(PEC).经过比较上述暴露场景风险商值(PEC/PNEC)发现,港口海水相风险商值大于1,Irgarol1051环境风险需要关注.

  • 标签: 防污漆 Irgar01 1051 风险评价 海洋环境 上海港区
  • 简介:介绍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研究与发展现状,对一种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进行技术可行性探讨.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用于建筑空调既有节能和环保方面的优势,也存在技术实施制约因素.通过典型建筑冷量平衡计算表明,在部分寒冷及夏热冬冷地区,季节性天然冰蓄冷技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图2,表1,参18.

  • 标签: 季节性 天然冰蓄冷 时域性 蓄冷方案 适用性
  • 简介:彗星试验是一种检测真核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技术,快速、低成本、适用于几乎所有真核细胞,因此常应用于遗传毒理学、辐射生物学、肿瘤细胞学、毒性检测等方面。尤其以灵敏度高、检测联合毒性特点大量运用于环境研究。主要介绍彗星试验方法学发展历程,彗星试验原理及其在环境领域中应用,并指出应用受限因素以及未来发展前景,为今后进一步推广该试验技术提供理论上指导与参考。

  • 标签: 彗星试验 遗传毒性 DNA损伤 污染评价 生物检测
  • 简介:为了促进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进程,势必要全面系统地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研究工作.理论上,水、土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互相依赖和关系密切系统;同时,水生态毒理及其质量基准研究起步早,研究方法相对成熟.因此,从水质基准来推导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具有一定科学依据与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从土-水系统污染物分布影响因素及其环境行为两方面简要阐述污染物在土-水系统分布规律;然后,扼要介绍了平衡分配(EqP)理论及其在环境质量基准研究应用;之后,从EqP方法不确定性、毒理数据选用争议性、K.c局限性和分配系数的确定方法选择性等方面,探讨了平衡分配法在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研究应用瓶颈问题;最后,对此项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 标签: 土壤环境质量基准 水质基准 环境标准 平衡分配法 分配系数 生态毒理效应
  • 简介:采用组合式生物除臭技术对污水处理工程恶臭气体进行处理,生物除臭装置运行平稳高效。处理后NH3、H2S、CH3SH(甲硫醇)等气体浓度,都能达到GB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有组织排放排放标准值。

  • 标签: 污水 恶臭气体 生物除臭 滴滤 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