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封闭异氰酸酯由于亲水性较差难以分散于水中,通过亲水改性可以使其具有优异的水分散性,但是较高的解封温度及成本使其难以投入实际应用。对水分散封闭异氰酸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进行了说明,从实际出发对水分散封闭异氰酸酯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 标签: 应用化学 水分散封闭异氰酸酯 分散 封闭
  • 简介:文章分析了目前长庆油田站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对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生活污水以得到优质的中水,从而回收利用。通过对实际工程进行水质监测,COD、氨氮、浊度的去除效果好于GB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中冲厕、绿化等用水要求。通过中水回用,形成“给水→利用→处理→循环利用”的中水回用模式,既节约了新鲜水,又减少了污水排放,保护了油区生态环境。

  • 标签: 中水回用 膜生物反应器 油田环保
  • 简介:以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为参考,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课程内容繁杂、识记困难等问题,从课程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特征出发,提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就业驱动、多媒体手段、现场展示、案例分析、校外实践、网络化教学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 标签: 《导游基础》 课程特点 教学目标 学生特点 教学方法
  • 简介:文章分析了长庆油田井场废水特点。研制了三种适合于长庆油田井场废水处理的絮凝剂。将研发的絮凝剂与普通PAM分析进行对比,新型絮凝剂对色度及石油类的去除比常规PAM去除率提高了50%左右,悬浮物及COD的去除率亦分别提高了20%和30%。现场应用表明,研发的絮凝剂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井场废水 絮凝剂 应用效果
  • 简介:创新和绿色已经成为今后驱动经济转型的两个最重要的因子。从绿色创新发展的资源环境维度、经济社会文化维度出发,以区域绿色创新与发展为主线,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旨在系统梳理区域绿色创新的微观影响因素与过程,分析绿色发展问题的内涵与演变。绿色创新发展来自于多重因素与制度在生产、扩散和使用新知识与新技术等方面的相互作用,而绿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有限资源条件下的可持续现代化与城市转型。在国内外的绿色实践中,总结了能源可持续利用、节能服务业与低碳城市建设等研究的前沿问题。

  • 标签: 绿色创新 新内涵 微观影响因素 能源可持续利用 节能服务 低碳城市建设
  • 简介:吉拉克凝析气田是塔里木油田最复杂的大型凝析气田之一,其采用两套不同的凝析气处理方法,工艺较复杂,制约装置平稳生产的因素较多。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应用HYSYS流程模拟技术,完成各单体设备处理流程模拟和天然气处理全流程模拟,提出了降低能耗和增大液化气收率的工艺生产全流程优化方案。

  • 标签: 油气处理 HYSYS 流程模拟 节能降耗
  • 简介:针对改性活性炭脱除硫化氢过程,研究了空速、温度、原料气浓度、颗粒分布孔径4个主要工艺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速在1500-4200h^-1时穿透硫容随着空速的降低而增加,当空速继续降低为1200h叫时穿透硫容基本不变;当0~4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穿透时间增加,脱硫效率提高,当温度超过40℃时,随着温度继续升高脱硫效率降低;相同空速下原料气硫化氢浓度变化只改变穿透时间;改性活性炭脱硫剂发挥脱硫作用的微孔结构范围是1~5nm。

  • 标签: 硫化氢 改性活性炭 脱硫
  • 简介:以北方某油田湿地芦苇与油田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对象,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及静态热解炉研究油田含油污泥及含油污泥-芦苇混合物的热解特性,将静态热解过程数据与同步热分析TG(热重分析)、DTG(微分热重分析)、DSC(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曲线结合,计算了终止温度、产物量等。结果表明:不同含油污泥样品其产物生成率差别不大,热解TG、DTG和DSC曲线有较大差别,添加一定比例的芦苇可以使含油污泥热解过程变得匀速缓和,5%(质量比)的芦苇添加量可以使热解残渣恒重温度降低约25℃。混掺芦苇的样品残渣呈分散颗粒状,无聚结现象,对热解结焦将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 标签: 含油污泥 芦苇 共热解
  • 简介:以甲醇为溶剂,采用发散合成法,以脱氢枞胺、丙烯酸甲酯和乙二胺为原料,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和酰胺化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低代超支化分子骨架。以这种低代超支化骨架为起始剂,与氯乙酸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松香基超支化水煤浆分散剂。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分析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同时用这种新型的分散剂对陕西神府煤制浆,考察了制得的水煤浆的表观黏度、Zeta电位和稳定性等性能。结果表明:松香基超支化水煤浆分散剂可以制备具有较高质量分数的水煤浆,在浆体质量分数为67%,分散剂用量为0.4%(分散剂占浆体的质量分数)时,水煤浆黏度仅为980mPa·s。这种新型分散剂明显改善了水煤浆的成浆性能,增强了浆体的静态稳定性,并具有很好的降黏效果。

  • 标签: 煤化学工程 脱氢枞胺 水煤浆 超支化分子 新型分散剂
  • 简介:发改委近日印发“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与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到40%和45%;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到70%,再生铜、铝、铅占当年总产量的比例分别达到40%、30%,4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超过80%。

  • 标签: 工业固体废物 环境税 综合利用率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 共伴生矿产
  • 简介:针对应用于实际工业化的树脂固定床吸附研究较少,而与之相关的固定床吸附穿透曲线可以用来确定固定床吸附操作参数,为固定床的设计和实际操作提供指导。通过对恒定波振荡理论和吸附等温方程的联合,来预测固定床吸附穿透曲线;并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对大孔弱碱树脂吸附对硝基酚穿透曲线预测模型的影响。以期望为树脂固定床的设计和实际工业应用产生指导意义。

  • 标签: 树脂固定床 吸附 含酚废水 模型
  • 简介:利用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2株石油降解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凝结芽孢杆菌)修复油污土壤,采用紫外光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对油污土壤修复过程中的水溶性有机物(DOM)变化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紫外光谱分析中接种外源微生物前后油污土壤DOM的SUVA25。值和ABS285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说明DOM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含有的芳香族和不饱和共轭双键结构减少,其芳构化程度降低;2)随着油污土壤生物修复的进行,与未接种石油降解菌的土壤相比,投加降解菌的油污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物芳香族类蛋白质含量呈降低趋势,紫外区类富里酸呈增加趋势。荧光光谱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外源微生物可明显减小石油污染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物的芳构化程度。

  • 标签: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石油污染土壤 微生物降解 水溶性有机物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 简介:为克服传统安全评价方法的粗糙性和主观性,提高煤矿企业职业危害安全评价方法的计算效率,运用集对分析原理系统地展开分析和评价。通过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诸多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以作业人员、粉尘、有毒物质、物理因素、设备设施和管理为1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引入集对分析法中同异反联系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煤矿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综合评价的同异反评价模型。将12项2级指标作为输入节点进行联系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分析,从而实现了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状况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选取评价对象的职业危害状况处于"达标",与该企业实际状况相符合,应重点加强通风除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 标签: 职业卫生工程 职业危害 综合评价 同异反模型 煤矿
  • 简介:"十一五"以来,昌黎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生态和经济发展规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环境综合整治、污染减排、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住"保障"、"减排"、"治理"、"执法"4个关口,使主要污染物得以控制,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得以遏制,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昌黎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逐年增加,2011年达到351d,城市大气质量达标率100%;地表水出境断面水质一直好于入境断面,境内河流水质逐年好转。

  • 标签: 昌黎县环境质量 环境监管 环境执法 减排 治理 执法
  • 简介:文章基于对某滨海油区环境和生态进行调研分析的结果,选择一般参数法、综合估值法和数值模拟法三种方法对土壤石油污染的环境容量进行评估和模拟研究研究分析了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时空分布,预测分析污染物迁移趋势和范围,综合探讨了研究区土壤石油污染的环境容量,可为制订有关环境标准和加强土壤石油烃排放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

  • 标签: 土壤 石油污染 环境容量 评估与模拟
  • 简介: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通过借鉴CDIO教学理念,建立三系统、四模块教学体系,制定基于项目的"做中学"的教学内容,采用行为导向的六步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多元化方式进行评价,加强机制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

  • 标签: CDIO 市场营销专业 教学体系 做中学 六步法 校企合作
  • 简介:参照SY/T5405-1996《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采用静态失重法评价咪唑啉硫酸酯盐缓蚀剂1-羟乙基-2-油酸基咪唑啉硫酸酯盐(ISES)与丙炔醇(BC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组成的二元和三元复配缓蚀剂体系对N80钢的缓蚀性能,考察二元和三元复配缓蚀剂体系的协同增效作用。通过动电位极化扫描和电化学阻抗分析对ISES及其复配体系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

  • 标签: 咪唑啉 缓蚀性能 协同增效
  • 简介:文章探讨了通常用于水中H2S去除的方法,对比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以NaClO为主要脱硫剂的处理方法。通过对采出水的脱硫氧化剂优选试验、NaClO连续脱硫试验,并将试验研究结果应用于普光高含硫气田水脱硫处理。试验证明:采用NaClO可以安全、高效地去除采出水中的H2S,处理后的气田水中硫化物的含量小于1mg/L。

  • 标签: 高含硫气田水 脱硫 氧化法 药剂
  • 简介:通风系统风流发生变化,从整个网络角度考虑都可以归结为分支的风阻发生了变化。从这一角度分析了大明矿分支风阻变化与各分支风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风阻-风流变化影响关系矩阵法,确定可能使风速异常的巷道集合——故障巷道集合,建立通风网络"故障巷道范围库"。为了故障源诊断能够包含所有分支,研究风速传感器布置的最小数量及位置问题,提出了最少全覆盖布点法,给出了大明矿风速传感器的布置方案。大明矿故障源诊断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一致,验证了矿井通风系统故障源诊断技术及方法的可行性。

  • 标签: 矿山安全 矿井通风系统 风速 传感器 故障源诊断
  • 简介:三氯杀螨醇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缩合、碱解、氯化和水解等步骤。对工作场所中空气样品、生产过程排放的废酸及废水样品进行采集和分析。工作场所空气中DDT总质量浓度均值为6.69×10-3mg/m3。其中,碱解反应工序中质量浓度水平较低,为1.10×10-3mg/m3;包装车间质量浓度水平较高,为16.72×10-3mg/m3。所有空气样品中p,p’-DDE均是主要贡献物质,占DDT杂质总量的80.2%;p,p’-DDT的质量浓度范围为0.053×10-3-1.66×10-3mg/m3,平均为0.49×10-3mg/m3,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缩合废酸与水解废酸中DDT杂质总质量比分别为4.84μg/kg和334.83μg/kg;碱解废水与水解废水中的DDT杂质总质量比分别为456.48μg/kg和75.65μg/kg。废水及废酸样品中各种DDT杂质的质量比水平存在差异;生产工艺阶段不同,杂质组成也各具特点。水解废酸的p,p’-DDT的质量比最高,为146.82μg/kg;缩合废酸与水解废水处质量比水平较低,分别为0.33μg/kg和1.41μg/kg。该企业随废水及废酸排放的DDT杂质总量为1234.08g/a,其中随碱解废水的排放量高达912.95g/a。p,p’-DDT的年排放总量为163.37g/a,随碱解废水和水解废酸的排放量分别为86.98g/a和73.41g/a。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三氯杀螨醇 滴滴涕 工作场所空气 废酸 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