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教师应具备实验教学研究、设计与改进的能力。教材中有的实验由于受到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时间等因素影响,不易操作,有的实验操作起来现象不明显,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有的实验虽然现象明显,但会造成环境污染。

  • 标签: 化学实验教学 教学改进 初中 实验教学研究 实验操作 化学教师
  • 简介: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文着重对科研活动的选题、教师对学生指导方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科研活动中的教书育人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科研活动 教育 综合能力 培养
  • 简介: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在2010年实施了以规范企业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管理信息化措施为目标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系统运行至今,提升了公司安全标准建设,尤其以风险作业管控、隐患排查与治理、'一人一档'培训档案、QHSE证书到期提醒、知识库等模块使用较好。

  • 标签: 手持机系统 作业许可证 作业票 现场作业 风险识别
  • 简介: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在多年环境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原有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实验课程的全新教学模式。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不适用于新的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的培养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环境实验课程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教学效果良好。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体系确定的原则和程序,并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实验课程为例,介绍了本课程的多模式教学方法体系及其应用。

  • 标签: 基于工作过程 环境实验 教学方法 高职 实验教学
  • 简介:当前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特别是纳米金属,因其独特的物化性质,在各行各业中的使用量呈指数增长,致使其在大气、水域、土壤环境中的安全性问题引起公众关注.尤其是在受到人类活动密切影响的近岸海洋环境中,纳米金属的潜在生态效应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重点综述了由于海洋环境的理化因子以及纳米金属独特的物化性质导致的纳米金属的环境行为,海洋生物对纳米金属的吸收,以及纳米金属的生物效应和可能的致毒机制,旨在为评估海洋环境中纳米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完善纳米材料的监管机制及保障纳米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 标签: 纳米金属 海洋生物 环境行为 标志物 生物毒性 致毒机制
  • 简介:彗星实验是瑞典科学家Ostling和Johanson于1984年发明的检测毒物DNA损伤效应的方法。它经历了从最初的微电泳技术、中性彗星实验、碱性彗星实验、酶切彗星实验和双向垂直彗尾彗星实验等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在毒理学、遗传学和环境生态科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洲食品安全局等国际组织推荐的测定遗传毒性的方法之一。彗星实验的关键点包括单细胞悬液的制备、细胞裂解液的成分与比例,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的浓度,电泳条件等。在典型应用领域,如蚯蚓、鱼、两栖动物、鼠和人的彗星实验很难找到标准实验方案。成功的彗星实验还需关注,实验设计时必须包括阳性对照,结果表述时必须有图为证,实验方案可能因物种或细胞而异。

  • 标签: 彗星实验 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遗传毒性
  • 简介:通过梳理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等先期建设院校的经验,认为测评实施的策略选择是组建专门领导机构;先培训后测评;分批进行,稳步推进;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依托;与教师下厂实践相结合;注重测评成果的应用等。

  • 标签: 职业教育 教学能力 测评 调查 策略选择
  • 简介:针对某油气田钻井固体废物的性质和目前固化处理工艺存在的不足,利用微生物具备较强的代谢多样性,具有分解污染物快、降解彻底等优势特征,进行了生物处理钻井固体废物的试验应用。结果表明,处理钻井废物时只用生物降解菌种,不需再使用其它化学添加剂;将钻井固体物中的有机物转变成土壤腐殖质组分,此土壤能达到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旱地)及以上标准,可用作绿化用土。

  • 标签: 钻井 固体废物 生物处理 资源化
  • 简介:文章就海面浮的产生、危害、发展趋势以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论述,在海面浮油处理的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中,生物技术具有高效、低费用,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特别是处理较薄油膜或化学药品使用受限制,更有其无可替代的优点,同时还指出了生物技术的局限性。

  • 标签: 海面浮油 生物处理 海洋污染
  • 简介:以西安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臭氧-生物陶粒与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的对比研究,分析比较了两种生物过滤系统的生物活性及有机物去除特性,建立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有机物降解过程中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的量化计算方法,探讨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有机物降解过程及去除机理。研究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是活性炭吸附和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其中生物降解占主导作用,约占有机物总去除量的65%,生物降解作用去除的有机物几乎全部是易于降解的溶解性有机物;而吸附作用去除的有机物约占有机物总去除量的35%,去除的有机物中难降解和易于降解的有机物的量基本相当。

  • 标签: 环境工程 生物活性炭 生物降解 吸附 降解机理
  • 简介:文章综合论述了微生物在高温、低温、高盐等极端条件下对石油烃的生物降解过程,研究了生物降解在生物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同时,还介绍了对于强酸、强碱及高压条件下石油烃生物降解的研究状况,论述了研究石油烃生物降解对开发和丰富微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 标签: 石油烃 生物降解 温度 盐度 生物修复 生物降解过程
  • 简介:培训机构:南京大学EHS中心机构简介:近年来,企业及部分高校实验室火灾爆炸事故频发,给企业及高校带来极大的经济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亡。如何有效的管控来自实验室的风险?本课程旨在根据实验室的风险特征,指导学员如何建立有效的实验室EHS管理体系以及标杆企业实验室的良好实践分享。

  • 标签: 高校实验室 管理体系 EHS 培训机构 风险特征 南京大学
  • 简介:在科研人员的积极探索下,国内在海洋微藻制取生物柴油方面已取得可喜成果,更宏大的项目正在酝酿之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恩泽日前在华中科技大学演讲时透露,明年我国将有部分城市销售含5%微藻生

  • 标签: 生物柴油 海洋微藻 绿色石油 烟道气 前景 积极探索
  • 简介: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利用生物膜处理废水的新方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其中心处理构筑物是接触氧化池,池内装有多种填料。从监测结果分析,虽然处理后水质都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但BOD5的去除率比较低,只有69%,由于监测是在试运行刚结束进行的,如果一切运行正常,BOD5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生物接触氧化法是目前比较成熟的生化处理方法,对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的生活污水处理效果较好,且处理后的污水还可进行灌溉、建筑、冲洗等重复利用。

  • 标签: 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 水处理厂 工艺流程
  • 简介:硝化细菌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生态特性,容易受环境因素和共存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使硝化过程不稳定,脱氮效率降低.采用批式试验,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硝化有抑制作用,该抑制属非竞争性抑制,是可逆的.苯酚与2,4-二氯酚共存时产生叠加抑制效应.且抑制剂存在时,温度对硝化速率影响更大.因此含酚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时需引起注意.

  • 标签: 吓境工程 生物硝化 抑制效应 苯酚
  • 简介:通过高温焙烧和交联改性两种方法制备出改性膨润土,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对油田废水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改性膨润土对油田废水CODCr的去除效率有显著提高,最高可达65.32%。为膨润土的改性及其在油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油田废水 膨润土改性 实验研究
  • 简介:学校的主校始于1903年10月8日创办修业学堂,历经湖南省私立修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1951年3月与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组建湖南农学院,1975年10月创设衡阳分院,1987年4月改湖南林业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6月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4月更现名,2004年6月原衡阳市卫生学校整体并入,办学历史悠久,实行湖南省林业厅、教育厅双重管理。

  • 标签: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 环境生物 农业职业学校 农林专科学校 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