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教学成效极为显著。其中,情境教学方法最为突出,该方法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水平。为了增强小学语文水平,本文重点分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

  • 标签: 情境教学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运用
  • 作者: 王中平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8-12-22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8年第12期
  • 机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运用科学的思维,掌握科学的方法,具备多种能力,以求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把它贯彻落实到本学科的教学之中。那么,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论,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朝中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5期
  • 机构:洪镇涛先生指出:“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误在何处呢?“简单地说,就是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了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以对语言材料内容和形式的详尽分析,取代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积累”。洪先生还指出:“戊戌变法前后,我国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语文学科开始注意运用分析;而解放以后,引进了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语文教育就以分析教材为主了”。这种以分析教材为主的作法,实质上是以指导学生研究语言取代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洪先生的这一理论对我们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失误,无疑是全局性的指控。语文教学是不是客观存在着这个误区呢?我们只要认真分析一下自己的教学就会了解,语文教学中一般存在以下几种倾向。一、以对语文材料的详尽分析,取代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领悟,这种倾向表现在教师大讲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大讲汉语知识,文化知识等上,该让学生感受的不给学生感受的机会,该让学生领悟的老师包办代替,就以小语三册最简单的课文。“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天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排成个人字,一会排成个一字。啊!秋天到了。“为例教此课文只要能让学生感受领悟秋天的特征:“秋天到树叶黄,叶子落下,大雁南飞,天高蓝等”而教学往往详细分析“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文章分几段来写,甚至分析树叶为什么要落下”,这不就是教师的分析取代了学生的感悟吗?二、过分注重思想内容的理解,冲淡了对语言材料的学习。许多教师认为课文的思想内容分析理解清楚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所以他们把力都使在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上,因而牵强附会地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这种致力发掘的结果,正好冲淡了学生对语言的学习,起了喧宾夺主的不好效果。教材中思想性强的文章多,但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单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倘若一味注重思想内容的分析,也就丢掉了学习这项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象十二册《三人行》等类似的文章思想性强学生只要稍加阅读就会领悟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一致的品质,如果教师大讲特讲红军战士的这些品质,深怕学生不能理解这“一长串大雁正排成人字形的队伍,轻快地向南飞”,从而尽力去为之铺垫,不就忽视了对课文内容及写法的学习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育思想激烈碰撞,教育形式和内容精彩纷呈。真实的语文应秉承语文平实、朴实、扎实、丰实的内涵,充满关爱,尊重生命,关注发展,传承文化,回归本色。语文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成长奠基,坚守语文的真实,实现语文的内容与形式的真实统一,使语文走向丰富和厚重,真正获得教育的成功和快乐。

  • 标签: 学生发展 文本内涵 生命感悟 文化传承 本色回归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周村区萌水中学胡业庆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8-11-21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8年第11期
  • 机构: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正是这三中心,使语文教学走进了一个愈来愈狭小的空间,极大的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其结果必定是“效率低下”,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语文教育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质问,我们认为,语文教学是该好好审视一下自我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谢春香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3期
  • 机构:长期以来,人们看重的只是语文课在文化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对语文课中的美育问题却不怎么关心。人们往往把美育看做是实施德育、智育的一种手段,而很少注意美育的独立价值。即使在教学中美育贯彻得比较好的教师,也往往缺乏理沦的自觉。许多教师讲课时生动有趣,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字、词、句、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并未更多地考虑到文章的美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一提起美育,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科目。其实,相比之下,在关育方面,语文教学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由语文教学与美育的特殊关系所决定的。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玉华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3期
  • 机构:语文教学以其丰富的情感为载体,内蕴了丰厚的人文性。中华民族的汉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首悠远的诗,一幅优美的画,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见,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便是语言实践与情感的完美统一。因而,情感渗透应贯穿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体会情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姜清云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5期
  • 机构:人们总是追求美,但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讲台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审美出现偏差,甚至良莠不分,把怪诞当时髦,把粗野当豪放,将玩世不恭和放荡不羁视为潇洒和有风度,我们认为这是教育中偏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陈旧,给学生的审美教育不足造成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职学院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进,还应该内外兼修,要优雅举止、拥有协调的外在形象,而形体课则适应这一需要。形体舞蹈课是高校艺术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形体课和舞蹈课于一身的综合性训练课程,在帮助学生塑造优美体形的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舞蹈技能,这对高校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以高校形体舞蹈课的概念特点为主要出发点,重点探讨高校形体舞蹈课的意义、存在问题、教学方法及教学改革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旨在为高校形体舞蹈课相关研究人员及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切实有效提高高校形体舞蹈课的教学水平,为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创设更为广阔的天地。

  • 标签: 高职院校 形体舞蹈课程 教学方式 研究
  • 作者: 秦文平陕西省大荔县技工学校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9期
  • 机构: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阅读是阅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对被阅读对象分析、理解并进而把握其要点或主旨的复杂的思维过程;说白了,阅读是把要点、主旨从作品中分离出来。因此,阅读教学重在指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感知、辨析、领悟、筛选以获取文章主旨。并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与文学素养。
  • 作者: 董开周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4-14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4期
  • 机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语文,对浯文课不是“心驰神住”,而是“恹恹欲睡”,关键是他们对语文没有兴趣。因些,教师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填鸭式的向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的字词,说教式的讲解课文的教学方法。所以从各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浯文的兴趣是浯文教学的核心问题。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初浅认识和做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怎样合理使用多媒体,让信息技术更好的为语文服务?当然可以从识字、阅读教学和作文教等方面来优化我们的语文

  • 标签: 多媒体 语文教学 整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用楷体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汉字结构,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既便于交流,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于己有利于他人有利。

  • 标签: 语文 楷体教学
  • 简介:摘要选准课眼和设置好主问题,能突出教学内容的整合,使教学重点更加突出;落实关键性细节,能使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课眼、主问题、关键性教学细节,丝丝相扣,和谐交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 标签: 课眼 语文教学 创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者针对社会上“重理轻文”、“重英语轻母语“的普遍现象,有感而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师,除了对母语的敬畏,永远热爱之外,更应该提高语文课堂艺术,让语文课堂情趣横生,充满精彩,使学生动情激趣,在愉悦中积极、主动学好语文,必然“江山代有才人出”。本文侧重论述如何在“情趣”二字上下工夫,真正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 标签: 语文课 情趣
  • 作者: 郝亚平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中专语文教材中,激励性教育的内容很多。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励性教育能从各个方面进行。教学中的激励性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紧扣教材,又不受教材束缚,根据学生的个别情况,从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诸方面实施健康向上的富有激情、富有奋斗意义的鼓励性教育。诸如可以从行为规范、同学交往、尊师守纪、关心班级等日常学习生活方面进行,也可以学习目的、奋斗目标、社会公德,如何做人等起点较高的方面进行。语文教师如能用好教材中的激励性素材,适度对学生进行激性教育,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