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调度自动系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运行监控和问题分析其中重要的作用。随着智能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调度自动系统的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电力调度自动安全防护原则出发,对电力二安全防护重点、电力调度自动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电力调度自动系统安全防护策略。

  • 标签: 电力调度 二次安全防护 自动化
  • 简介:摘要:云图监视数据是空管自动系统处理的重要数据之一,通过对一云图数据引起空管系统整体失效的原因与机理进行分析,包含分析步骤、分析方法,得出最终结论为气象云图数据量过大造成内存溢出,从而引发了一系统性故障。通过原因的分析与研究,为今后空管自动系统处理气象云图数据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处理方法。

  • 标签: 气象数据 空管自动化 SDD进程 系统失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经济和金融全球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根源于美国住房市场泡沫破裂的次级危机使全球金融机构出现了剧烈的动荡,我国也未能幸免于贷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在探讨贷危机的成因、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对贷危机的一些措施。

  • 标签: 次贷危机 成因 影响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3年12月3日07时至11时,凤庆县凤山镇出现大雾天气,最小能见度为100米,11时30分后大雾逐渐消散,天空晴朗少云。我台于8时10分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11时30分解除大雾橙色预警信号。本次雾的形成机制是近地面空气由于降温,水汽含量增加而达到饱和,水汽凝结或凝华而形成辐射雾。目前,要准确预报雾的出现时间地点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进一步认识雾的形成原因,本文以2013年12月3日大雾天气为例,阐述了产生大雾天气的形势背景,分析了出现大雾天气前后大气层结状况、风速变化状况以及水汽条件对形成大雾天气的影响,目的是对这次天气过程总结分析后,对该类天气有一定的认识,并对以后出现类似天气进行预报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 标签: 凤庆 大雾 过程 分析
  • 简介:资源的回收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与环境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兴科技领域,二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国际间有关这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催生并带动了该领域科技用语的广泛传播与翻译活动的开展。适时对这一领域的学术用语及其翻译进行必要的探讨,将为从事同类科技文献研究及翻译工作的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并促进二资源科技术语的统一,提升这一领域的专业翻译水平。

  • 标签: 二次资源 术语 翻译
  •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18年8月的14号TC“摩羯”和18号TC“温比亚”进行了对比分析,侧重于路径转向从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动热力特征、地形等方面以及卫星云图、雷达回波指示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大尺度环流系统的博弈和相互作用,是造成两台风转向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乌拉尔山附近的东移低槽和强冷空气的作用向下游传递,使得河套低槽的东移阻挡加强,即中高纬度系统东移,配合副热带高压的减弱东退是台风转向的主要因素。同时,50°N以北的阻塞高压形成高压坝的阻塞形式对北上台风的受阻停滞也有明显的作用。(2)河套区域北风的加强、副高边缘低值系统的位置以及台风倒槽相对于副高脊线的偏北程度等都对台风的转向方向及角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相近的另一个台风的存在及作用也会对台风的转向有一定的影响。(3)台风中心是朝着偏暖的方向发展移动,而且暖区的位置以及温差的大小也能指示出台风转向方向和台风移动速度的快慢。受自身旋转的影响,台风位置的偏北程度影响台风路径的偏离程度。地形的阻挡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台风路径。(4)在台风定位和追踪台风移动路径方面,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都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 标签: 台风路径 转向 卫星云图 雷达回波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浙江省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发生在2018年2月19日的一大雾过程进行机理分析。分析表明,此次大雾过程实际上是由平流雾和锋面雾共同影响而成,锋前倒槽的暖湿气流增强为大雾提供了环流条件,而近地面层的稳定层结和水汽通量散度的辐合是锋前平流雾形成的主要因素。弱冷锋从海上扩散,与内陆沿岸构成南北向的冷暖交汇带,形成了锋前雨雾。两次大雾的共同影响,使得大雾持续时间较长,对飞行带来一定影响

  • 标签: 机理分析 平流雾 锋面雾 水汽通量散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雷达航迹与飞行计划是空管自动系统核心功能之一。本文介绍了自动系统中雷达航迹与飞行计划相关与去相关的基本原理,通过 AirNet系统上一航迹与计划异常去相关的案例,对自动系统的去相关设计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 标签: 空管自动化 航迹与计划 异常去相关
  • 简介:摘要二雷达用来实现对民航客机的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随着航班流量的不断增长,常规A/C模式二雷达无法满足空中交通管理的要求。近年来,华东地区投产了多部西班牙Indra公司生产的S模式二雷达,本文首先介绍了S模式二雷达性能上的优点,之后针对南昌生米雷达站Indra雷达的故障实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二次雷达 S模式 故障
  • 简介:摘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电气系统扮演着十分关键性的角色,其主要为人们提供相应的电气服务,而电气二回路则是整个电气系统的附属性设施,其主要保护、调节、监测与控制一设备,确保一设备可以正常而高效的运行。在电气二设备体系中,二回路系统是重要组成部件,其对整个电气系统运行情况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此,在本文中,针对电气二回路故障及处理措施展开了相应的分析与研究。

  • 标签: 电气系统 二次回路 故障 处理
  • 简介:摘要2018年11月3日大同地区雾霾天气和2019年2月27日雾天气,用GRIMM180颗粒物监测仪和能见度仪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气中颗粒物数浓度和质量浓度越多或越大污染程度越严重,能见度越低大气污染越严重,它们都给雾霾天气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且霾天气污染比雾天气更严重,寻找控制大气颗粒物排放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雾霾 颗粒物 能见度 控制方法
  • 简介:摘要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及物理量资料,对2013年9月12日和10月7日发生在云南省迪庆州维西的两单点性大雨天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大雨天气影响系统不同,“9.12”大雨主要影响系统为700hPa切变线,“10.7”大雨主要原因是两高辐合引起的。两次大雨共同点是高空冷平流入侵触发长时间晴热天气积蓄的充足能量;卫星云图上强降水云团在夜间发展白天消散,与云贵高原多夜雨特征一致;强降水发生区域上空对流活动旺盛、大气层结极不稳定;上干下湿水汽配置加剧强对流发展。

  • 标签: 单点性大雨对比分析 环流形势 大气物理量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一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引发的思考。气象服务的一个重点作用是为“三农”服务,其中预防气象灾害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汾阳核桃产业每隔几年就会有一冻害过程,为此我们抓住这次气象灾害天气过程,利用近几年形成的气象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为地方气象防灾减灾发挥更大的作用。虽然最后灾害还是不可避免的形成,但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气象服务 多部门联合
  • 简介:摘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TRMM降水资料和地面常规观测资料,诊断分析了2017年8月14-15日丽江强降水过程,结果表明丽江市北部出现降水中心,达到大雨量级,降水时段出现2个降水峰值;降水发生时,四川至滇北一线处于高空槽槽尾,槽后偏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导致丽江气温骤降;对流中层风场出现辐合,副高减弱,配合一股弱冷空气南下;强降水处于水汽辐合中心,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北部,位势高度场上切变线南压进入云南,低涡切变线是造成此次云南及丽江暴雨的重要天气系统。

  • 标签: 高原 降水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再分析资料FNL(格点分辨率为1°×1°,时间分辨率为6小时)、阿坝州所有区域自动站常规降水资料及micaps实况数据资料,通过天气分析和物理量诊断的方法,对阿坝州2016年7月4日夜间至7月6日的区域性暴雨过程从大尺度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主要是由西南气流造成的,由于高低空切变影响,西北气流与西南气流共同控制了整个阿坝州,从孟加拉湾和南海带来大量的水汽。降水发生时,阿坝州西南部处于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水汽辐合带内,这使得暴雨区外围的水汽迅速向暴雨区集中,保证了持续降水所必须的充足水汽供应,且强降水区与水汽辐合区基本一致;在降水区对应低层为强辐合、正涡度,存在气旋性环流;高层为辐散、负涡度,存在反气旋性环流,这种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上下层配置,有利于形成强烈的抽吸作用,加强了上升运动,有利于强对流的发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