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老子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左右。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历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号伯阳。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任周王朝的守藏史官。孔子适周,曾问礼于老子老子日:“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己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保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 标签: 老子 中国 生平 归隐地点 历史研究
  • 简介:<正>老子像碑象现藏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碑长1.8、宽0.88、厚0.30米,青石质地.碑石保存完好.碑分上、下、左下三方面内容.上部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唐玄宗李隆基对老子的赞语;下部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老子像;左下方为落款(见拓片).

  • 标签: 玄妙观 书法家 唐玄宗 颜真卿 李隆基 吴道子
  • 简介:我国先秦的思想家,对“人性”的善恶有不同的看法。孔子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篇》)并没有说人之初有性善与不善的问题。告子认为,“人性”没有善与不善之分,“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章句上》)。而孟子则认为“人性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其势则然也。

  • 标签: “人性” 向善 老子 人性善 思想家 告子
  • 简介:老子所著之书名《老子》,亦称《道德经》。老子著书,史籍早有记载,据《史记·老子列传》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此为老子著书的史实根据。《老子》一书,源远流长,开始用帛书,或者把字刻在竹简上。'一条竹简就是一行,集合若干条,用皮条或用青丝穿起来,才成一篇或一部。帛书抄写容易出错;竹简则更会因穿错而出现错简,又因竹简散乱遗失而出现脱简。同时老子书原是用大篆

  • 标签: 子本 老子列传 关令尹喜 书原 河上公 错简
  • 简介:泉州清源山的老子石造像,时人定为宋代所作。本文考证认为是穆斯林蒲寿、蒲寿庚兄弟出资,造于至元二十一年后的若干年内。

  • 标签: 泉州 老子像 至元 蒲氏兄弟 穆斯林
  • 简介:在淮北平原上信马由缰,让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种无所不在的鸿蒙气象,既博大又深厚,既丰富又杂乱。那一种大象之气总让人有难以捕捉的困惑和胆怯,像漫天飞舞的灰尘,又如旷野里无处不在的朔风。

  • 标签: 安徽 老子 淮北平原 印象
  • 简介:上古时夏代的创建者夏禹是大巫师,先蜀期杜宇及其以前的蜀王也是巫师,其文化是具有浓郁的川西北地方色彩的巫俗文化.窃以为,杜宇的国名就是“巫觋国”,它的铜印图语破译为汉字,首称是“巫铎”二字,全称即“巫觋国天子宝玺”.荆人鳖灵能得到杜宇信任有两个关系:一、荆人与先蜀(氐羌)宗祖颛顼;二、读《楚辞》可知巫文化盛行荆楚,鳖灵也是荆楚巫师,同宗同俗故被杜宇重用拜为相国,领导治理洪水,因灾而变,赶走望帝杜宇,夺了领导权,创建了蜀开明王朝.开明氏族执政后,以崇拜神虎取代杜宇的鸟崇拜,故开明氏族属于黄帝氏系的“虎文化”范畴,是带有浓厚巴蜀地方气息的“虎文化”.蜀开明王朝也是巫、政合为一体的政权制度.虎文化的遗存铜器四川省内并不鲜见.而“虎文化”的遗风,至今也在四川人民日常生活中每每脱口而出,即自称“老子”.自称“老子”是四川人的口头语,即我的意思,而“老子们’即“我们”.这实际上并无伤害对方的意思,但外省的朋友听起很刺耳,认为是占便宜的粗话.四川朋友们有的也认为,称“老子”太不文明礼貌了,劝说也无效,川人称“老子”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又不分男性或女性.有人评成都人说话.“开口老子,闭口老子”.为甚么呢?这是“虎文化”典型的遗风,是蜀开明氏时社会习惯用语的潜流渗透.蜀

  • 标签: “老子” 虎文化 开明王朝 《道德经》 五斗米道 江苏丰县
  • 简介:试论卢梭的公意学说郑伟Resume:"Lavolontegenerale":unedesnotionslesplusimportantesdelaphilosophiepolitiquedeRousseau,reste,scionl′auteurde...

  • 标签: 卢梭 共同意志 社会契约论 公共利益 政治哲学 人民主权学说
  • 简介:老子》一书,存在大量批评当时政治、文明以及过分强调“人为”力量、违反“自然”本性的话,乍看起来似乎偏于悲观、消极,缺少积极精神。然而就其批评的主要对象而论,还是有积极作用的。它告诫人们(主要是告诫统治者和强势群体),要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制约不良行为。诸如:

  • 标签: 《老子》 历史经验教训 “自然” 强势群体 不良行为 统治者
  • 简介:本文认为通过《吕氏春秋》可证实老子的性学思想已成为先秦精英阶层的共识,《老子》对性文化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老子想尔注》是道教创使人对《老子》性文化的整理、继承与发展,《老子》和《老子想尔注》构成了华夏性文化史上的两块里程碑。

  • 标签: 《吕氏春秋》 《老子》 《老子想尔注》 性文化
  • 简介:人从出生到独立生活的时间,在动物界中是最长的,很多动物出生后几天到几十天,就可以独立生活,寻找食物,自由来去,自生自灭,这是因为动物很快能适宜大自然环境,适应自身群体在一定空间单纯的血缘关系生存条件。人类出生从婴儿少年阶段,长达十多年,主要在

  • 标签: 人际关系学 儒学 社会关系 贺麟 费孝通 社会学
  • 简介:老子》为道家之至要经典,其影响纵贯古今,遍及中外,二干多年来研究者不可胜数,然其玄义妙理,至今尚有不解误解处,甚而至於有以老注我者,窃为老聃抱恨焉。故不揣愚陋,将其文往复观照,反覆绌绎,务得其义,要在以老解老,发微纠谬。今公之於世,以就正有道焉。

  • 标签: 《老子》 中国 哲学思想 思想研究
  • 简介:由于同一定时代背景相联系,20世纪的国内老子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前期研究有两大特点,一是以西学解老,二是注重校诂与考证;中期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大陆学者自觉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注重分析老学的阶级属性及哲学性质,1973年马王堆帛书的出土为这一时期的老子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后期的老子研究是在大陆与港澳台四地研究趋于一体化、国内外老学界交流合作频繁的背景下进行的,80年代初注重反思,80年代中期以后的研究在视域上不断拓展,在层次上不断深入,1993年郭店楚简的出土使得学术界在诸如版本及作者、老子的道德价值取向以及先秦儒道关系等问题上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并基本达成共识.

  • 标签: 老子 中国哲学 自然
  • 简介:老子哲学、美学是一种立象观道的人生态度。相对于可读(解)的名,老子眷注于一种可静观的象。本文立足于象的本体自觉,揭示古典意象理论尚象特征的价值根源。老子哲学、美学与中国古典意象说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价值关联而不是理性对应。意象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根源于老子哲学、美学价值祈求的影响。在此种影响下,古典意象终于走出认知理性框架,祗向于对境界的瞩目。

  • 标签: 老子 哲学
  • 简介:"观生为人,自是寡过,但宽大中要规矩,和缓中要果决。"这是宋朝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初见前来求学的闽北光泽县李方子时说的一番话。李方

  • 标签: 朱熹 光泽县 真德秀 学说 朱子学 闽北
  • 简介: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中"湍群""敚(纟穆)"两词学界有多种释义,但没有适当的文献例证,笔者结合传世文献,指出"湍群"即"抟囷",其含义是以捆扎卷束的方式藏物。"敚(纟穆)"即"悦穆",其含义为"和"。传抄者因为音声相近以及对文意把握不准把"悦穆"讹写作"寂寥"。

  • 标签: 郭店楚简 老子 湍群 抟囷 敚(纟穆) 悦穆
  • 简介:本文在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中比定出了二十二片《老子道德经》相关的写本,加上之前所知的十九片,吐鲁番出土的《老子道德经》相关写本总共四十一片,分属十四个不同的唐代抄本。这些抄本多是官方写经,很可能同出一地,从中可以推知此类道经在唐代西州曾经十分流行,这丰富了我们对於西州道教的认识。

  • 标签: 吐鲁番 《老子道德经》 唐代
  • 简介:<正>众所周知,《老子》虽极富哲学思辩之“吊诡”,却又极重其“道”之能有所用,道德经五千言,强半在说治天下的方略大计。可知,道家学派在初兴之际,是和儒家学派一样积极入世的。当然,入世者亦将有如何入世的区别,而在学界不少人的心目中,《老子》所表述的政治思想,只是冰冷理性的体现,绝无温情仁爱的道德情感可言。于是,一种颇觉简单的结论便自然出现:道家初祖的治世术,是以客观的法则规律为依据的,不像儒家之创始者那样执着于亲情仁义的社会规范。这种结论宜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因为《老子》之中确乎有着“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之类的论说,而且又明确说过“治国如用兵”的话,用兵打仗,你死我活,当时似乎还没有不许虐待俘虏的约法,既然如此,政治不就和战争一样是残酷无情的吗?初看去,这一切都来得振振有词,不容置疑。不过,倘若本着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原则

  • 标签: 《老子》 道德政治 圣人 儒学 道德情感 道德理想
  • 简介:对敦煌本《老子说法食禁诫经》叙说部分进行分析,发现此部分内容与道教服饵行气方术颇多关涉,且与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和唐孙思邈《枕中记》、苏游《三品颐神保命神丹》等书之相关内容相出入,可以看作这一发展序列中的一个环节,具体可定位于介乎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和唐孙思邈《枕中记》之间。再从其所述卅五条禁诫条文来看,此经可能与天师道正一派有很大关联,或许即是由该派道徒所造作;不过,它也带有浓厚的上清经法色彩,反映出其成书于南北朝末至隋唐之际的时代特点。

  • 标签: 敦煌遗书 《老子说法食禁诫经》 道教
  • 简介:老子》第六章中一二两句“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在整个《老子》注释中可能是争论比较集中的要点之一,各家对于句子意思的不同解释,虽然有不少值得思考之处,但从总体上说在过去的《老子》注释中对于这句话的解释还是不能够令人满意。

  • 标签: 意思 句子 释义 注释 解释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