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黄南州作为青海省文化资源的“富集区”,“十二五”时期,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才能把文化的张力变成地区的活力;把文化的影响力变成地区的竞争力;把文化的软实力变成地区经济的生产力。本文通过对黄南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提出了以文化产业支撑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对黄南州文化产业发展有所帮助。

  • 标签: 文化产业 支撑 经济社会 发展
  • 简介: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前提条件,没有稳定发展的经济社会稳定就缺失了其应需的经济基础,稳定与发展也只会是一句空话。但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并不只是简单的正比关系,因此,必须从甘肃藏区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具体研究。

  • 标签: 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甘肃藏区 经济基础 正比关系 实际出发
  • 简介:从秦汉里制和基层社会结构入手,古今学者对闾左含义的种种分歧可以涣然冰释。闾本是基层居民组织,后指里门,闾左即里门左侧。里的设置和居民分布有严格规定,街巷墙垣、道路林木、里门数量依制而定;里民则根据身份等级,各有相应居住区,五家为伍,比邻而居,相互监督。闾左是浮浪人群居住区,其来源复杂,既非贱民,亦非破产流亡人员,使之居于闾左,是秦统一之后基层社会秩序化的体现。"发闾左"则体现了秦朝徭役制度的严肃性,不能简单地看做秦政残暴的证据。

  • 标签: 闾左 浮浪人群 社会控制 社会结构
  • 简介:<正>不久前,中央电视台十频道"讲述"专栏播放了近代著名学者陶希圣之子陶晋生忆述其父当年叛离汪伪集团、揭穿日伪密约的全过程,观后使人感触良多。多年来,因陶希圣一度误入汪伪集团,又因他与蒋介石的特殊关系(长

  • 标签: 陶希圣 社会经济史 陶晋 食货志 使人 国民党中央
  • 简介:我国目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了认真全面的贯彻落实,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初见成效,独立自主自办教务原则能够被绝大多数宗教组织和信徒所认同并自觉坚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已经成为宗教工作的主旋律,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宗教更大程度地探索与社会的和谐己经成为各主要宗教的自觉行动和发展方向。甘肃是一个多宗教多教派的省份。

  • 标签: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社会转型期 社会和谐 甘肃 调查 宗教事务管理
  • 简介: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都是社会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社会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指示器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社会运行中最重要的基本环节之一,学术界对此的研究也可谓是硕果累累,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有待进一步挖掘的学术空间也甚大。处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交汇点上的中国近代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的深入势必会将乡村史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研究层次。

  • 标签: 中国近代乡村 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 研究述评
  • 简介:清末明初.在西北地区滋生出一股回族军阀势力,史称“西北五马”。这股回族武人集团大体上分为三个支系,即马安良、马廷黝、马廷贤家族一支,他们的势力范围主要在河西走廊和河州(今甘肃临夏)地区;还有马海晏、马麒、马麟以及后来的马步芳、马步青家族一支.他们的势力范围主要在青海:另一个就是马福祥、马鸿宾、马鸿逵家族一支.他们的势力范围在宁夏。

  • 标签: 经济建设 宁夏 民国 势力范围 回族军阀 西北地区
  • 简介:一、清代福州科举事业的兴盛从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中《清代福建进士分区统计表》可见:福州府中进士735名,兴化府共61名,泉州府238名,漳州府113名.延平府28名,建宁府39名,邵武府25名,汀州府87名.福宁府24名,台湾府33名,永春州20名,龙岩州22名,镇海卫3名。

  • 标签: 清代 社会适应 福州 科举 家学 州府
  • 简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确保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法治化进程以及保障公民权利的一项重要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只有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制体系、法治程序和规范为支撑,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社会效益。其实现的路径应包括建立法治的有限政府、健全社会组织的法律制度、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推进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创新、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 标签: 社会管理 创新 法治化
  • 简介: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党代会的报告中说,"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是建设和享有幸福的主体。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权利;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我们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此话一经报道,立即引起舆论界的一片热议。汪洋同志的讲话之所以引人注意,并不在于话的本身,因为《国际歌》早就指出,"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只是长期

  • 标签: 中共中央政治局 错误认识 幸福 人民群众 创造历史 省委书记
  • 简介:一、苏联时期的社会史概念时至今日,“社会史”这一术语并非公共概念,而只有透过社会生活才能体现其内涵。在大多数史学家的意识中,仍充斥着以马列主义阶级和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史的旧观念。在此背景下,社会史一直是对固定的一系列公式化题目和内容进行研究,其中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是: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工人阶级的研究、对农民(包括苏联的集体农庄农民)的研究、对社会中坚阶层——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在更广泛意义上对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研究。透过苏联工人阶级史的内容很容易理解上述研究方法。苏联时期出版了一类著作,涉及苏联工人阶级在俄罗斯的形成、苏联工人阶级为夺取政权而进行的斗争、参与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的运动、苏联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中的领导作用、生产潜能的增长、职业技术人员技能的提高、改善物质和文化技术水准、提高组织性和社会政治积极性等内容。

  • 标签: 社会史 俄罗斯 理论与实践 苏联时期 工人阶级 当代
  • 简介:一、海原地震概述1920年12月16日20时05分53秒.即中华民国九年。农历庚申年十一月初七日晚戍刻时分。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海原县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震级8.5级,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6.7度、东经105.7度。宏观震中位于海原县西安州(乡),大沟门至干盐池之间的石卡关沟、

  • 标签: 大地震 社会影响 中国西北地区 中华民国 海原县 庚申年
  • 简介:60年前,中国私营银行业全行业实现公私合营,这在共和国历史上,当是一件值得记录的事件。笔者曾亲历那一过程,唯当年只是20岁左右的银行低级小职员,对党的政策和银行内情几乎一无所知。本人“五反”后入党,不久便奉调离开银行去做专职的青年团干部,几经变动,1990年从天津师大教师岗位上退休,如今已年逾八旬。出于“怀旧”和对文史的爱好,近期搜集、阅读了一些史料,得知了许多过去闻所未闻的史实,遂整理了这份文字,算作为对银行业公私合营60年的纪念。

  • 标签: 银行业 社会主义改造 私营 公私合营 党的政策 “五反”
  • 简介:藏传佛教寺院作为一种特殊的基层组织,在多民族聚居地区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对寺院的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青海的社会稳定和发展,甚至关系到整个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本文在总结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社会管理创新主要成就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寺院社会管理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寺院社会管理创新的建议。

  • 标签: 青海 藏传佛教 寺院 社会管理
  • 简介:国人有关何心隐生平的研究,至今仍不得不推容肇祖早年所着《何心隐及其思想》一文为最详尽。1936年他在《大公报》史地周刊发表《何心隐冤死事考》,次年1937年他又写了《何心隐及其思想》。1959年容肇祖整理的《何心隐集》由中华书局出版,容肇祖在该集序中说,“1936年我从论明先生处借钞(爨桐集)”,

  • 标签: 何心隐 思想特质 社会活动 《大公报》 1937年 1959年
  • 简介:肖文评的新著《白堠乡的故事:地域史脉络下的乡村社会建构》一书①,对位于清远河流域的粤东潮州府大埔县白堠村进行了长达400年时间跨度的研究,内容几乎涉及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赋役制度、宗族、士绅、市场、民间信仰以及文化网络等,从而将白堠村从历史上的一个未开化的“盗乡”到清人笔下的“仁乡”的转变过程以及“国家、地方精英与乡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互动关系”作了细致的梳理,是迄今为止村落史研究中时间跨度最长、探讨最为细致深人的成果之一。

  • 标签: 乡村社会 社会建构 人类学方法 成功范例 脉络 地域
  • 简介:改革开放初,深圳经济特区甫一创办,便融人邓小平倡导的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中国统一这两大历史任务中。在香港回归谈判前后,深圳特区政治、经济内涵有明显发展。中国政府在与英国政府谈判中圆满实现了目标,在对深圳特区这个棋子的运用上也颇具匠心。深圳特区在国家全局战略中的位置由此奠定。深圳与香港回归问题渊源1949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南下解放大军陈兵深圳以北樟木头一线,避免与香港的英国驻军发生接触。英国无意放弃香港。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针对香港问题明确“长期打算、充分利用”方针。广东省领导人在看待深圳香港关系问题上并非一以贯之。政治气氛缓和时期,比如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一些人间或提出,香港和深圳属于城乡关系。

  • 标签: 深圳经济特区 香港回归 谈判 深圳特区 英国政府 中共中央
  • 简介:太平天国时期,安徽士绅阶层面对复杂的政治生态与社会环境,在地域政治方面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从而出现了严重分化。本文考察了战争期间安徽士绅的诸种面相,分析了影响士绅行为抉择的因素及其对地域政局走向、地方社会的影响。

  • 标签: 太平天国战争 安徽 士绅 地方社会 宗族 团练
  • 简介:彝族年节文化和其他任何一种文化一样,是一种适应的体系,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心理等三种关系。在这三种关系的适应历程中,彝族年从表现自然崇拜到祖先崇拜,到娱乐成份的增加,使彝族年节文化成为了一个复杂的“文化复合体”,并表现出相应的功能。当时针指向21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彝区和其他地区一样,处于社会转型期,不仅使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化、社会文化变迁,而且文化信息处理电子化,出现了新型传播媒体;

  • 标签: 年节文化 社会转型期 彝族 社会结构变化 社会文化变迁 人与自然
  • 简介:社会教育,是民俗博物馆的终极功能,它承担着联系历史与发展、科学文化与公众素质、博物馆与社会这三个层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所有的文物收藏和研究工作都是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教育服务的。社会教育是民俗文物和历史文物的终极价值指向。民俗博物馆正是通过对民俗文物收集、整理、陈列、展览、保护、研究,发掘民俗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

  • 标签: 社会教育功能 民俗博物馆 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文物 民俗文物 公众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