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1950年代台湾经济政策改革以土地改革、发展私营经济、改革外汇制度和十九点财经改革计划为主要内容。陈诚、尹仲容、严家淦、杨继增等技术官员是这几项经济政策改革的主要推手。台湾经济政策改革的起因在于应对美国经济援助的停止。其中,美国的角色主要是作为外在推动力而存在的,而非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当时的政治局势有利于国民党当局推行经济政策改革,而以陈诚为首的技术派官员务实的态度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因素,自由市场经济学说的传播,则为台湾当局的经济政策改革提供了一个方向。

  • 标签: 经济政策改革 美援 技术官员 市场经济学
  • 简介:鱼形饰是中国古代玉器的一个重要门类,但史前鱼形饰出土很少。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遗址发现了一件红山文化鱼形饰,然而其材质的观点多样且缺乏科学数据的佐证。借助拉曼光谱和X-荧光光谱等便携式仪器对该件鱼形饰进行了无损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该件器物系萤石材质。由于这是北方地区唯一一件经科学检测的史前萤石质玉器,进一步结合南方地区出土的史前萤石质玉器,对材质、造型、加工工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红山文化 那(日)斯台遗址 鱼形饰 萤石
  • 简介:为配合西安航天工业园区的建设,200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凤栖原考古队对园区的汉墓群进行清理时,在K4陪葬坑发现了一件铜漏壶。通过对漏壶的保护修复及表面附着物的显微观察,不但有效地控制了粉状锈,而且还发现了铜漏壶上携带的大量实物信息,这些遗留物到底为何物,与漏壶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漏壶本身是如何计时的?本研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为研究西汉当时的生活习俗、社会礼制、丧葬制度及计时水平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 标签: 西汉铜漏壶 保护修复 附着物显微观察 计时机理
  • 简介:蒙古族长调民歌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千百年来,蒙古族长调艺人们不断学习、探索和传承,终于将这一崇高艺术表现形式发展成为具有完备体系和成熟表现手法的学科门类。从而不断地将长调民歌艺术深入民族骨髓,使其成为民族凝聚力重要载体。时至今日,蒙古族长调音乐仍需有人继续探索,更好的与其他兄弟艺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在保留原有草原音乐性格的同时,继续发挥其文化艺术之外的功能,争取成为草原音乐之根,民族文化之根。倾听一曲蒙古族长调民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这种情景交融、发乎自然、天人合一的独特意境和神韵,是蒙古族人依靠草原般广阔的心胸、大海般深邃的智慧,创造出的举世无双的艺术形式。本文就个人的理解做一点探讨

  • 标签: 长调民歌 节奏特点 草原气息 马蹄律动
  • 简介:魏晋玄学家王弼的《周易略例》一直被学界作二类理解。一类将《周易略例》作为王弼对《周易》的若干体例的理解,可谓就易学而易学(如朱伯崑先生)。另一类将《周易略例》理解为王弼扫除汉易象数学而提出的魏晋新易学,可谓对《周易略例》作哲学的分疏(如余敦康先生)。本文则对王弼的《周易略例》作别样的理解,将《周易略例》置於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考察,用魏晋时期的事例印证其观点,指出理论学说--王弼《周易略例》中的若干观点与时代背景是可以互相批注的。本文对《周易略例》的解释,有别於作过实(就易学而易学)的疏理,也有别於作过虚(哲学上的疏理)的解释。

  • 标签: 王弼 《周易略例》
  • 简介:高句丽为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公元前37年(汉建昭二年)建都至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灭亡,经历七百余年。多年来,考古发掘出土了高句丽时期的青铜容器、兵器、青铜铃等多种类型的器物。对于高句丽铜器、青铜器展开了一系列器物类型学的考证。而高句丽人是否拥有独立的铜冶炼以及加工的能力,一直是考古学家和冶金史学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科技手段揭示冶铸遗物及铜器、青铜器的内涵,对于探讨高句丽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状况及高句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句丽 青铜 金相学 冶金
  • 简介:清朝与哈萨克汗国正式交往,始于乾隆朝中期。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满文录副奏折为核心史料,结合其他相关史料,分析清朝与左部哈萨克首领阿布赉、右部哈萨克众首领间的首次使者往来,确定了哈萨克最早遣使表示归附清朝的时间,考察乾隆帝对哈萨克政策的转变过程。针对学界普遍公认的清哈间首次通使发生于乾隆二十年(1755)传统观点,在清朝与左、右部哈萨克首次通使时间、双方所遣使者各为何人以及阿布赉归附动机及清廷具体考量方面提出管见,以供同好。

  • 标签: 清朝 乾隆帝 哈萨克 阿布赉 使者 满文档案
  • 简介:眼下"互联网+"已经将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将许多理想变成了现实。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的冲击下,各行各业也面临巨大的变革。而博物馆行业目前也正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博物馆行业要如何发展,也许可以从"互联网+"新技术中找到破茧重生的办法。

  • 标签: 互联网+ 新技术 博物馆 融合
  • 简介:民族地区高校通过开设特色专业,加快图书馆特色化文献资源建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是当前民族地区图书馆在特色化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还有着很多问题,如馆藏文献资料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特色化文献资源库建设滞后等,因此必须要提高重视。本文试阐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化文献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

  • 标签: 民族地区 高校图书馆 文献资源建设
  • 简介:博物馆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博物馆自身功能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使得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也随之变得更具综合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对博物馆教育人员的职责和职业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学历和学科背景、工作经历,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践技能等。探讨当前博物馆教育的内涵和形式以及博物馆教育人员的职业资格对提升博物馆教育人员的整体水平,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社会环境变革 博物馆教育 人员职责 职业资格
  • 简介:新课程背景下,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大量以导学案为基础的课堂拓展材料应运而生。这种重视思维训练、鼓励质疑、提倡反思的导学案模式为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提供必要的、有价值的、全面的、系统的思辨材料,有利于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理解和领悟。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自助式活动单导学模式顺应这一要求,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思想与情感的统一。该模式可以从合理定位、智慧引领、共享课堂三方面把握。

  • 标签: 导学模式 《兰亭集序》 自助式 新课程背景 课堂效率 形式与内容
  • 简介:上一篇“关于汉怯二体钱与历史人物的探讨系列之二”中,着重阐述了西汉末、东汉初,莎车国国王延、康父子亲汉、拒匈奴,“慕乐中国,思慕汉家”的浓浓中国情结,以及铸马钱,代行管辖西域的的历史片段。那么,莎车国与大汉又有哪些渊源呢?

  • 标签: 渊源 和田 中国情结 历史人物 历史片 汉初
  • 简介:笔者在上一篇拙文中探讨了汉佉二体钱与莎车的渊源,将西汉末、东汉初汉佉二体钱创始铸造地利于莎车的史料呈现给大家。下面,我来谈谈汉佉二体钱在于阗的发展及其状况,以及相应的历史事件,为进一步开放性地认识和研究汉佉二体钱,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公元62年,已是强弩之末的莎车贤,被其国相且运出卖,出城与于阗王广德会盟时,遭广德捆锁。

  • 标签: 于阗 和田 历史事件 地利
  • 简介:第三届浙黔文化论坛分别召开了崭新农村文化建设”和“阳明学的理论和实践”专题研讨会。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农村文化和阳明学研究主题进行交流发言,展开学术研讨,为当前新农村文化发展,为弘扬“知行合一”人文精神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

  • 标签: 农村文化建设 阳明学研究 理论与实践 专题研讨会 知行合一 文化论坛
  • 简介:以往藏学界通常认为康区白利土司顿月杰是一个崇奉苯教、排斥一切佛教的宗教极端者,尤其仇视格鲁派,遂于1640年被与格鲁派联盟的青海蒙古势力固始汗所灭。文章通过对藏文史料的梳理发现,此看法有相当的片面性,导致对当时复杂政局的概念化、简单化理解。文章指出,顿月杰在其执政的大部分时期,宗教上均兼容和尊崇佛教各教派,并与噶玛、萨迦、宁玛甚至包括格鲁派等各教派高僧均保持着良好关系。顿月杰与格鲁派交恶也并非出于宗教异见与教派歧视,而是有复杂的政治背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乃是格鲁派"没有能保证蒙古人不进攻康区"。

  • 标签: 白利土司 顿月杰 格鲁派 固始汗
  • 简介: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博物馆行业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文物进展柜等传统的文物展览在体制观念、展示模式、展览手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困境。展览数字化和相关教育推广手段的转型是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当然,数字化的展览有赖于传统展览业各种要素的介入,统筹策划以提升展览质量、推广研究成果、锻炼员工队伍,形成成熟的数字展览业态。博物馆展览业唯有顺流而上,才能在网络时代开创出一条智慧博物馆之路。

  • 标签: 博物馆展览业 城市化 智慧型博物馆 互联网+
  • 简介:汉怯二体钱自发现以来,就是以“六铢钱”和“重廿四铢铜钱”面目出现的,人们也就习惯地叫“小马钱”和“大马钱”。据说,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曾出过三枚半“重五铢”(笔者近期寻得一枚“重五铢”,约有四分之三的信息量),因为没见过,一直以为马钱就是“六铢”和“二十四铢”。

  • 标签: 五铢钱 差异性 阿克苏地区 新和县 信息量 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