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家有了第一台电视,黑白的,长城牌。虽然只有9寸,却是家里的一件宝贝。那天,屋顶立起一根又细又高的天线,再请来帮忙的邻居们吃饭,人来人往,就像过节,屋内屋外,一片欢声笑语。我很奇怪这个不大的“盒子”怎么装着这么多的人和物,一直在动,没完没了。

  • 标签: 电视 记忆 改革开放初期 长城牌 天线
  • 简介:我出生在文革后期的1973年,那时,全家9口人住在古城平遥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靠着父母微薄的工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 标签: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看电视》
  • 简介:“盛世旺收藏”印证了我们时下所处的时代,各类收藏家纷纷登场,不仅古玩字画炙手可热,被称为草根艺术的民间艺术品也身价倍增。当然不是所有的民间艺术品都能成为盛世宠儿,只有那些出自民间工艺大师手中的极品才能享有此待遇。正如《紫玉金砂》第一编剧康尔畅谈剧中紫砂文化时谈到。

  • 标签: 民间艺术品 标准 民间工艺 紫砂文化 收藏家 盛世
  • 简介:杨伟光(1935—2014)是广东省梅州市人。1961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同年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曾任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女娲亚太基金会资深顾问、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组长、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1995年,主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理论”课题研究,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项目,出版研究成果《中国电视论纲》。2002年9月,出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著有《电视论集》、《电视新闻论集》、《电视改革论集》等书;还有许多单篇论文,如《关于电视理论创新的几个问题》、《改革创新是电视艺术繁荣发展的推动力》、《建立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之路》、《未来的主流媒体——新媒体》等。

  • 标签: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杨伟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人生
  • 简介:2014年12月30日,中国网络电视台少数民族语新媒体传播平台上线仪式及新媒体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当天推出了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手机客户端,以及藏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视频网。其中中国网络电视台与青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藏语视频网”,成为全球唯一提供安多藏语、康巴藏语和卫藏语三种藏语方言电视节目的集成输出平台,将成为丰富繁荣藏区文化,助推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新媒体宣传舆论平台。

  • 标签: 网络电视台 安多藏语 广播电视 视频网 中国 台联
  • 简介:两年前,八集电视纪录片《血脉》,在天山脚下乌鲁木齐一个铁路职工家开拍。这位铁路职工是音乐爱好者,与台湾台南的一位词作者鸿雁传书10多年,探讨中国古典文学,一个谱词,一个作曲,隔海唱和。6个月后,《血脉》摄制组赶到台南,用镜头将两位远隔千山万水从未谋面的中国人连在了。一起。

  • 标签: 血脉 铁路职工 中国人 乌鲁木齐 故事 唱和
  • 简介: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新县广播电视事业过去发展较为缓慢,直至90年代初,新县境内仅有一座功率为300瓦,始建于1979年的西寨电视差转台,开始省电视台节目的转播,没有自办节目。全县17个乡镇,197个行政村,就有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收看不到电视节目,收视率不及35%;全县32万人口,有12万人收看不到电视。为改变这种落后面貌,新县广播电视局采取了“向上级要一点,财政拨一点,自己筹一点”的三点发展措施,发扬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老区精神,强攻硬上,使广播电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振兴发展之路。新县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牵动了各级领导的心。1995年,当老区新县广播电视

  • 标签: 广播电视局 广播电视事业 电视节目 自办节目 有线电视网 电视差转台
  • 简介:引子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历经曲折,衰而复兴,巍然屹立,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 标签: 延安魂 理论延安 电视理论
  • 简介:由朱苏进创作编剧,马骁导演的长篇大型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系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特别拍摄。该剧以当代人的眼光诠释了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念,再现了明朝前期中华雄浑恢宏的气象、浩大的海军实力和发达领先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七次浩大的远航,跨越九万里广袤大洋,成功拓展海上丝绸之路。2009年3月25日起,电视剧《郑和七下西洋》黄金时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8套播出,据称受到强烈关注,名列收视率前茅。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电视剧 中国中央电视台 梗概 海上丝绸之路 电视连续剧
  • 简介:电视剧的题材十分丰富,包括了谍战题材、历史题材、都市题材以及穿越题材等,每类题材的电视剧都有着自身较为鲜明的价值取向与广泛的受众群体。其中,都市题材电视剧则是以情感、婚姻等为主线来影射出现代人的恋爱观、婚姻观、价值观等,从而引起受众情感的共鸣。本文首先分析了都市题材电视剧下受众的诉求,其次研究了都市题材电视剧对受众的影响,最后在分析当前都市题材电视剧所呈现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都市题材 电视剧 受众 问题 分析
  • 简介:近日,电视剧《郑和下西洋》正在中央电视电视剧频道热播,各界反应强烈。因为,“郑和下西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终于能让中国人民,让全世界人民知悉了解。问题在于,电视剧《郑和下西洋》既以郑和真人真事为题材,就得尊重郑和后裔繁衍至今的历史真实。然而,《郑和下西洋》的编剧朱苏进居住在南京市区,明知南京有郑和后裔,明知南京有“郑和研究会”,却不愿合作,反而“闭关写作”,谎编、胡扯郑和收养“宋莲芯”遗腹子故事,从而造成“路人皆知”郑和后裔原来如此的“历史假象”。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电视剧频道 重大历史事件 “郑和下西洋” 缺陷 中国人民
  • 简介:博物馆是收藏、陈列人类史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遗存的场所,具有实物性、直观性和可信性的特点,能给参观者以丰富的感知和诸多的思考,而这些都是通过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来实现和表达的。展览是在一定的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的辅助展品,按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成的,进行直观教育和传播信息的展品群体。它是一个博物馆最基本的职能之一。也是博物馆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还是博物馆为观众服务的最主要内容之一。

  • 标签: 陈列展览 文字标准 撰写 博物馆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 简介:博物馆藏品定名规范的症结是庋藏文物的藏品名问题。它包括品名的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本文从命名法与品名语法特点入手,提出了以形制为中心词的品名拼接公式。特别是具体分析了庋藏文物中时间、作者、质地等字段内容中存在的多重堆积、同层并列,词义不清等难点.论证了“文物现在价值的生成时间”、“生平影响最大”的姓名和“框架主体的基本物质名称”等填写原则。最后在文末列出了一个用于电脑信息管理系统的庋藏文物定名规则实例。

  • 标签: 庋藏 生成时间 博物馆藏品 末列 信息管理系统 语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