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清议报》所载《国家论》,以往学者多认为是梁启超抄袭吾妻兵治《国家学》。笔者通过比对《清议报》本《国家论》、吾妻兵治《国家学》以及平田东助与平塚定二郎所译日文本《国家论》,发现《清议报》本《国家论》并非如以往学者所称的抄袭自吾妻本,而是以平田本为底本,参考吾妻本翻译而成。就《清议报》本《国家论》的译者来说,笔者认为除梁启超外,罗普可能也扮演了一个指导者的角色。

  • 标签: 《国家论》 梁启超 伯伦知理 国家观
  • 简介:民国时期宛西地方自治政府全面改造当地乡村社会的实践就是一场“地方”国家建设。换言之,宛西地方精英主动作为,完成国家无法在基层社会开展的各项建设事业。其结果,既惠泽地方,又裨益于国家建设。宛西的实践涉及社会控制、土地、经济、公益、教育和社会风气等方面。

  • 标签: 宛西 地方自治 国家建设 乡村建设
  • 简介:别看斯里兰卡只是印度洋上的小小"泪珠",但是这个岛国的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资源相当丰富,包括以花豹数量多而闻名于世的雅拉国家公园,亚洲象的乐园乌达瓦拉威国家公园,可以媲美南美亚马逊流域的辛哈拉加热带雨林保护区,还有就是众多鸟类栖息的湿地乐园:本达拉国家公园。本达拉国家公园位于斯里兰卡南方省内,靠近西南海岸边,距离首都科伦坡东南约250公里,

  • 标签: 国家公园 鸟的天堂 野生动物资源 西南海 亚洲象 大火烈鸟
  • 简介:2015年3月23日凌晨,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与世长辞。噩耗传来,万分悲痛。我想起当年采写《李光耀传》时的思想感受,连夜挥笔追记他的历史功勋。李光耀的卓著贡献,最令人感动的是,以东方智慧儒学核心价值观为治国理念,推进新加坡经济腾飞,在天然资源十分缺乏的情况下。

  • 标签: 新加坡经济 东方智慧 李光耀 总理 国家 治理
  • 简介:中国中古时期经历了工商业为代表的财富力量兴起、式微和再兴,以及士族势力的起落。社会力量这一替嬗是社会经济的自然力量和国家的制度设计交互影响的结果。汉武帝新政通过打击和疏导双管齐下,消除了春秋战国以来日益膨胀的工商业力量,但其作为疏导财富力量的不限民名田政策成为士族阶层兴起的滥觞。唐朝在此前历代消解士族努力的基础上,通过科举制等制度将士族吸纳到统治秩序之中,转化为国家统治力量,完成了消解士族的过程。宋代建立了与财富力量共利分利的机制,与财富力量确立了相互依存而非对立争利的关系。历史经验表明国家处理与社会力量关系的良策就是因势利导。

  • 标签: 中国中古 财富力量 士族势力 国家应对
  • 简介:鉴于当前国际形势的日新月异以及各种安全威胁的与日俱增,完善应对危机的国家安全体制对中国而言十分重要。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安全决策体制日益高效成熟,其在安全领域的一举一动无不触动着世界的神经,对我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 标签: 危机 美国 国家安全体制 中国 启示
  • 简介:"一带一路"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对我国各方面建构均能产生重要影响。体现在国家认同方面,通过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各国政治上的互信,不同文明对话交流,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而对国家认同建构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使我国国家认同建构面临多重认同,不同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威胁等挑战。我们必须要抓住"一带一路"对国家认同建构的历史机遇,通过与民族地区发展密切结合、大力宣传中华文化和民族政策、抵制国外势力渗透与破坏等措施,有效提升我国国家认同。

  • 标签: 一带一路 国家认同 建构
  • 简介:非洲面具艺术中的动物形象创作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是为企望获得助佑、慰藉心灵、祈求福祉、彰显等级进行的再创作和再建构,其寓意取自生灵世界万象,源于传统宗教信仰,并以一种文化形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愿望。丰富的动物形象及其文化涵义折射出非洲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心理特征、生活习俗、审美追求等等,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现实与虚幻的相互沟通和彼此交融。本文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非洲面具为例,试析在多变的外在形式特征的审美观照下,各类动物形象所蕴涵的非洲传统文化语义及其艺术表现特质。

  • 标签: 非洲 面具 艺术
  • 简介:“软权力”的出现是“权力”从国家领域向社会领域流散的结果,侨民和移民作为软权力资源。形成了原籍国和现籍国在非国家领域的“非零和”权力博弈。华人华侨是中国国家软权力建构的基本资源,族群特征、民族习性、文化传统、文明特性是“软权力”建构的基本常量,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是“软权力”建构的重要变量。中国国家软权力的建构是基于“中国价值观”的探索与实践,华人华侨的社会实践在孕育中国价值观、建构中国软权力中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要重新审视华人华侨与中国的关系,改变对华人华侨“血统主义”的传统认知,并在制度设计上赢得华人社团等社会性力量的支持。

  • 标签: 软权力 华人华侨 族群
  • 简介: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代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导性力量。在中国社会迅速发展和深刻转型的今天,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诸多挑战,给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带来一定的阻力。这就要求党必须在社会利益整合、社会共识凝聚、社会治理方式改进等方面着力加以解决,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可靠的保证。

  • 标签: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执政能力
  • 简介:1634年,后金消灭北元政权,将大部分察哈尔人编入八旗,形成八旗察哈尔;同时,册封额哲为和硕亲王,设立了一个外藩扎萨克旗。至1675年,布尔尼叛乱,清朝撤销察哈尔扎萨克旗,其属民也加入八旗系统。八旗察哈尔作为内属旗,处于清廷的严密管控之下。他们政治、军事、生产三位一体,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察哈尔向来骁勇善战,被清廷视为劲旅,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赞扬。有清一代,战事纷繁,八旗察哈尔或参与战争或驻守防卫。本文试从军事征战方面入手,按照战争类别划分,对八旗察哈尔参加王朝一统、巩固清廷统治、抵御外国侵略等战争史实加以系统论述,凸显清代八旗察哈尔对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杰出贡献。

  • 标签: 清代 八旗察哈尔 军事战争 国家统一
  • 简介:筹建经过我于1987年8月从中央书记处研究室调任国家计委专职委员,协助常务副主任房维中同志管经济研究工作。因为参加起草党的十三大报告,11月底十三大闭幕后才正式到任。紧接着就参加起草总理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实际上在计委做事不多。直到筹备组建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才忙乎起来。

  • 标签: 经济研究工作 国家计委 创建时期 《政府工作报告》 回忆 中央书记处
  • 简介:对于中国传统礼制的演变,欧阳修在《新唐书·礼乐志》序中有一个著名的判断:“由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由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认为三代的礼乐能够推行天下,“使天下安习而行之,不知所以迁善远罪而成俗”,而唐朝考订礼文甚备,贞观、开元之间的礼仪实践也很兴盛,却不能追踪三代,是因为“具其文而意不在焉”,所以说唐代的礼乐已成“虚名”.

  • 标签: 国家社会 礼书 唐宋 文昌 中国传统 礼乐
  • 简介:南宋初年的五岳祀典体系从一开始的五岳四海四渎体系,演变成为五岳四海四渎和南岳东海南海南渎的双轨体制,经历了一系列复杂和曲折的变迁过程。在此期间,宋廷似乎已经从事实上承认了北方领土的沦丧,却仍旧保持了一种天下一体的愿景,在国家和天下的两难困境间徘徊。

  • 标签: 南宋 五岳 南岳 双轨体制
  • 简介:道光末年广西会党勃兴,会党组织遍布全省。本文从国家-社会的视野剖析这时期广西会党兴起的原因,总结梳理会党的主要分布和具体动向。认为这次会党起义是国家社会控制减弱的结果,是社会失范的表现;他们的活动并没有上升到反帝反清的意识层面,这时期的会党实质是带有土匪性质的游民组织,攻城劫掠活动是他们存在的方式。

  • 标签: 会党 失范 骚乱
  • 简介:2015年11月20日,金属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国家博物馆)挂牌仪式在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副司长罗静、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成军、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王有泉、国家文物局科技专家组组长王丹华等领导和嘉宾参加了挂牌仪式,北京市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18家单位发来贺信。

  • 标签: 国家文物局 文物保护 科研基地 国家博物馆 刘玉珠 北京市文物局
  • 简介:今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北京要举行大型阅兵,各地政府都在筹备着各种纪念活动,温州的青年志愿者早已行动,在寻访当年的抗战老兵,希望赶在他们即将谢世之前,还给他们应有的尊严和迟来的荣誉。温州的市民翘首期盼着能修复松台山抗战纪念碑,借此祭奠为抗日捐躯的先烈。

  • 标签: 抗战期间 精神 先民 元气 国家 故事
  • 简介:众所周知,生命万物都离不开水,但是在旱季的时候水源到底有多重要呢?如果你在旱季去过南非纳米比亚的埃托沙国家公园,就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因为各种动物都会每天一早一晚准时聚集在仅有的几个水塘喝水,这成了它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甚至水塘还成为了若干动物"公关社交"的场合,所以出现动物齐聚一堂的壮观场面也不奇怪。

  • 标签: 国家公园 水世界 黑犀牛 跳羚 塘边 水源地
  • 简介:辛亥革命对于内蒙古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关系发展演变历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国家转型与新型民族关系建构这一动态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辛亥革命对内蒙古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历史面向。一方面,内蒙古地区的同盟会革命活动及归绥等地的起义,是辛亥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辛亥革命引起了内蒙古与内地关系之重新整合与再建过程,成为多民族统一国家中的一员。总起来说,它是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区域整合历史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是值得认真分析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 标签: 辛亥革命 内蒙古地区 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