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在青海这片辽阔的土地下,蕴藏着无数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煤炭、地热等地质资源。然而,它们是被历史的烟云所尘封、被厚重的土地所覆盖着的。揭开尘封背后的奥秘,开发利用它们,造福人民,成了青海地质工作者不懈的追求。青海煤炭地质勘查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地质学博上研究生白生海便是其中挚爱地质、执著研究的一位。

  • 标签: 青海煤炭地质勘查院 总工程师 白生海 生态保护 矿产资源开发
  • 简介:中国煤炭博物馆于20世纪90年代接收了一批捐赠的陶瓷,也在煤矿遗址的考察中采集了一些瓷器标本,丰富了本馆的馆藏.本文主要撷取了几件捐赠的青瓷,对其进行时代和窑口的对比考证,认为是宋金时期陕西耀州窑的青釉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对煤炭与陶瓷烧造的关系做了一些浅析.

  • 标签: 耀州窑 青釉 钧窑 钧釉 石炭
  • 简介:为建立我省古建档案和四有工作以及为维修制定方案,省文保所派遣工作队,对泾川城隍庙进行了全面堪查和测绘,现将堪测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城隍庙 泾川县 建筑风格 历史文化
  • 简介:一、我国古代金矿开发利用概况我国金矿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从河南辉县琉璃阁殷代墓葬中出土的金叶、金块和从河北藁城商代中期遗址14号墓中出土的金箔都表明,我国黄金的淘冶、加工,早在商代以前就已经出现。先泰时期已有金币。当时的楚币就有用黄金制成的,其形状是在一大块金饼上加

  • 标签: 金矿资源 金矿化 砂金矿床 含金石英脉 利用概况 金叶
  • 简介:1920年至1937年间胶济铁路沿线煤矿利用便捷的运输条件,其生产能力、对外运输量均得以提高。产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煤炭消费者的需求。胶济铁路沿线煤炭销售市场具体状况如下:胶济铁路沿线是淄博煤炭的最重要的销售市场;上海商埠虽然是具有外资背景的日煤、开滦煤的天下,但淄博煤凭借着自身的优势仍然在该地占有一席地位,且市场份额有逐渐提升的趋势;除此之外,淄博煤炭还远销到日本、广州等国内外区域,但由于数额少,在整个淄博煤炭销售总额中,其地位无足轻重。淄博煤炭从当地农家自产自销抑或拘隅当地的小范围流通到日益成为埠内外市场经济体系的一环,是近代山东经济逐渐融入国际化的表现。当然淄博煤炭能在青岛、上海等埠内外畅销,从更宽广的历史视野来看,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近代以来我国沿海城市相继成为商埠,工业化萌动刺激了对燃料的需求。

  • 标签: 胶济铁路 煤矿 产销体系
  • 简介:<正>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是世界上敦煌遗书的主要收藏单位之一。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其后数年中,洞内文物流散海内外各地。1910年,在罗振玉等人的呼吁下,清政府学部咨甘肃学台,将洞中残卷悉数运京,由学部移藏部立京师图书馆——即北京图书馆的前身。这部分遗书现在成为北京图书馆敦煌特藏的主体部分。其后,在袁同礼先生任职北图馆长期间,曾遣人赴西北,购到一些流散于民间的卷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部陆续将散藏于各地及散逸于民间的不少敦煌遗书调拨或收购后移交北图,集中

  • 标签: 敦煌遗书 写经 敦煌石室 陀罗尼 残卷 中国国家图书馆
  • 简介:1940年,正是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河北省馆陶县成立了抗日人民政府,领导群众减租减息。肖寒跟随当时的县乡领导,投身民族解放运动。同年5月,肖寒年仅1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他的原名叫韩红章,而当时的县委书记鲁大东(后任四川省委第二书记兼省长)一直叫他小韩,为了保密,他根据谐音改名为“肖寒”,并延用至今。

  • 标签: 中国煤炭工业 民族解放运动 抗日战争 县委书记 1940年 中国共产党
  • 简介:本文从生态指数、环境指数、生态环境治理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影响指数四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四者与产业结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指出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与产业结构组成要素之间存在强相关性。最后,总结出在生态环境影响下,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标签: 资源型城市 生态环境 产业结构优化 灰色关联度
  • 简介:<正>前言江油圌山位于江油旧城,今武都镇东北十五华里,是四川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1964年1月因公去江油,闻圌山飞天藏为宋代建筑,曾往,见云岩寺大殿西侧配殿中,飞天藏制作精巧,呈雕天宫楼阁数重,与宋《营造法式》转轮经藏图天宫楼阁相似,藏殿斗拱大木形制古朴,富于宋、元建筑风格,颇具特点,惟以时间短暂,仅量藏殿平面及斗拱柱梁,而飞天藏及藏殿其它部分均未曾测绘。现就当时所见,参照文献记载,作一简略报导。飞天藏创建和历史缺乏碑记可考,省县志书均称:“飞天藏宋淳熙八年(1181年)建,元至正重葺,明季兵火,唯此独存”。据

  • 标签: 耍头 斜拱 江油 栌斗 补间铺作 阑额
  • 简介:“加州学派”将中国西北与江南之间巨大的地理差异,作为江南未能走向近代化的关键原因,并将英国煤炭偶然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做是导致中西分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不但忽略了江南及其临近地区的煤炭储量及开发情况,更试图从纯粹地理环境的角度去看待这一重大命题,简化了近代早期江南与英国在燃料利用方面的深层差别。通过对近代早期英国与江南及其临近地区煤炭业的比较,可发现两地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在燃料利用结构、矿业政策、开采技术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致使煤炭业在两地趋向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为批判地回应“加州学派”有关中西分流“偶然论”的观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标签: 加州学派 大分流偶然论近代早期 江南 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