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3 个结果
  • 简介:有人说,现在什么都被冠以“文化”,什么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不就是喝酒饮茶吗?哪有这么多的文化?其实,讲饮食文化,并没有错。因为,饮食确实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那么,应该怎样去理解饮食文化呢?

  • 标签: 饮食烹饪文化 物质需要 文化现象 审美趣味 社会情感
  • 简介:地方志,即所谓“说四方所识久远之事”也。从地方志的记载,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疆域、城隘、物产、风俗、食货、人物、文学、艺术、民族等情况。烹饪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在古今地方志中都作了丰富而详实记载。地方志对烹饪文化的记载诸如烹饪器具、饮食民俗、烹饪原料、饮宴形式和宴会名称等。这对从事烹饪技术工作的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烹饪史料,为挖掘、整理传统烹饪技艺,并使这些技术传承下去创造良好条件。地方志多记载有烹饪饮食的资料,对了解一个地方的烹饪文化当是宝贵的。如冯梦龙《寿宁待志》记烹饪饮食情况言:寿宁“鹅少,非大宴会不具。城中地窄,绝无池塘。溪鱼仅二三寸,亦为珍馔。鲤鱼从宁德来,甚艰,非大

  • 标签: 地方志 饮食民俗 烹饪文化 饮食习俗 重阳糕 《东坡志林》
  • 简介:契丹烹饪图令人回味的草原画卷王大方邵国由“契丹”这个1000多年前在中国北方大草原上盘马射雕的游牧民族,起源于古代的潢水和土河流域(今中国央蒙古赤峰境内),后来创建了辽王朝。契丹有自己民族的画家,但传世作品很少,见诸史书的画家,只有契丹皇太子耶律倍(...

  • 标签: 契丹人 人物形象 小伙子 原画 现实主义 北方寒冷地区
  • 简介:<正>在《蒙古秘史》的研究中,完全撇开其中许多有关文体类型方面的疑点是不妥的,这些疑点大多与它的哲学思想、翻译方法及其成书经历有关,但有一个事实是显而易见的,即此书在内容上集历史事件与英雄传奇于一身。而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应分清哪些成分是历史事实,哪些成分才是传奇。在本文中,笔者即试图通过研究《秘史》的两个主要人物——成吉

  • 标签: 蒙古秘史 成分 成吉思汗 英雄传奇 札木合 翻译方法
  • 简介: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的讲题是《儒学与人格养成》.荀子认为“学不可以已”,但他说“学至乎没而后止也”,这两句话放在一起进行理解,就是说在人的一生中,学习永远不可以停止下来,什么时候可以停止下来呢?只有当自己的生命结束的时候才可以停止下来,所以只要活着,我们就需要学习.我们一生不可以停止下来的学问是什么样的学问呢?我的理解是生命之学.

  • 标签: 人格养成 儒学 学习 生命 学问 荀子
  • 简介:熟语是某一特定地域的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悉、流传于口头,然而又拥有固定语词结构和所指意义的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具有短小精悍、含蓄凝练、生动有趣、表现力强等特点。在“民以食为天”的大文化背景下,

  • 标签: 饮食文化 客家方言 熟语 所指意义 文化背景 歇后语
  • 简介:川人好吃,川人会吃,从来就是如此。有史为证:“其辰值未,故尚滋味;德在少昊,故好辛香。”(桦阳国志·蜀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随着历史上多次的移民大潮,蜀地的人换了一碴又一碴,但“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习俗却流传下来并不断光大。到今天,蜀地所产生的“川菜”更成为享誉世界的一大菜系。

  • 标签: 烹饪文化 四川地区 汉代画像 古代 饮食习俗 滋味
  • 简介:陕西省是一个有多种民族居住的省份,境内生活的现有人口包括40多个民族。现在所能见到的民族结构的最新统计资料是1991年1月出版的陕西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汇总,陕西各民族人口总计为32882403人,其中汉族为32726773人。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脚人)、满族(13595人)、蒙古族(3331人)、壮族(1384人)、藏族(1260人)、朝鲜族(1056人)。汉族居住在陕西各地;回族主要居住在西安、安康、宝鸡、汉中、商洛、渭南地区;满族主要居住在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地区;蒙古族主要居住在西安、渭南、榆林、宝鸡地区;藏族主要居住在西安、汉中地区;壮族和朝鲜族主要居住在西安地区。

  • 标签: 饮食风俗 汉中地区 1991年 人口普查 统计资料 民族结构
  • 简介:<正>一、饮食习俗是构成民俗学的重要内容中国历来有“食为民天”的观念。民俗学通俗的解释,应该是一种研究民间风俗的学问,当然食为天的观念也必在其中。饮食中的“风味”,就是与风俗、风情同属一个范畴的概念。人类在原始蒙昧时期,用火烧烤兽肉,边吃边围着火堆“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人们用食物祭天、祭图腾,祭后围坐而食的情景,这就是最早的民俗内容。

  • 标签: 饮食习俗 民俗学 饮食市场 重要内容 民间风俗 烹饪
  • 简介:楚国黄金货币可能是目前所知最早用贵金属铸造而成的称量货币,战国时以金版形式出现(或有金饼),西汉时期有圆形饼金、马蹄金、麟趾金。其币材产地、冶炼技术、问题仍存在诸多未解之处。关于币材来源,目前的研究主要依据《战国策》、《管子》、《史记》等史料中有关南方地区产黄金的记载,认为楚国的黄金来源地可能在今湖北、江苏、江西等地,这无疑对理解楚国黄金货币币材来源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黄金货币 楚国 《战国策》 成分 称量货币 西汉时期
  • 简介: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新春佳节。辞旧岁,迎新春,是几千年来的习俗。一般平民过年时尚要放一串庆贺的爆竹,吃一顿较平时为丰盛的年饭,那么皇帝是怎样过年的呢?

  • 标签: 饮食 宫廷 北京 过年 习俗 年饭
  • 简介:<正>(一)厨房兼餐室的出现在厨房尚未现代化,西式饮食尚未普及以前,日本的普通家庭中,通过地炉取暖、做饭依然是主要的生活方式,并且,家庭中每一成员都有自己专用的餐具。这种习俗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吃饭时,家族成员的座位安排是确定的,每个人分别端着自己的盒饭,坐在固定的座位上。这种盒饭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又名“箱膳”盒子里边放着每个人各自的餐具,吃饭时,打开盒盖即可使用。在农村,无论大

  • 标签: 厨房用具 西式饮食 家庭主妇 家族成员 家庭厨房 烹调
  • 简介:苏中地区位于江苏中部地区,是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的主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片地区的饮食文化烙印上地域方言印记,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很强的创造性,同时还有极为丰富的古语词,可从中了解苏中地区的饮食生活风俗民情。一、烹饪原料的不同称法在苏中地区很多烹饪原料的称法都很独特,有些称法外地人听不懂,但却蕴藏着一定的文化底蕴,彰显出独特的苏中语言风格。如,油炸猪皮称为"土鳔",是因为过去人们把鱼肚(鱼鳔)作为宴席上的高档菜,

  • 标签: 苏中地区 烹饪原料 饮食生活 风俗民情 淮扬菜 文化烙印
  • 简介:待客饮食礼俗大凉山彝族家庭用酒食接待客人颇具民族特色,基本礼俗有五点:一、招待客人 以旋杀活畜为上大凉山彝族非常好客。为了表明主人待客的诚意,特别是接待远客和贵客,尽量不用家里原有肉食,而要杀活畜,见鲜血、吃鲜肉。为了使客人相信主人的诚意,宰杀牲畜前还要将准备杀来待客的牲畜牵到客人面前过目,使客人知道是专门杀来招待他们的。二、主人待客 只陪客人饮酒按照礼俗,客人到家首先斟一杯酒给客人,在缓缓地饮酒过程中交谈。宰杀大牲畜招待客人,用烧烤肉下酒。三、请客吃饭 不同席陪客按照彝族礼俗,主人招待客人是不同席陪客吃饭的,这是为了让客人吃饭时不感到拘束。四、一次上足饭菜 席间只添

  • 标签: 凉山彝族 主人家 饮食礼俗 招待客人 凉山彝族自治州 民族特色
  • 简介:<正>3月26日——4月6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刘住校长、上海新锦江大酒店总经理杨原平等一行应邀对意大利外国人烹饪学院进行为期10大的访问.意大利外国人烹饪学院于1991年在都灵建立,是由一些享誉国际的烹饪大师和几位热心在国外推广意大利餐饮业以保证意大利饮食文化形象的意大利企业家共同合作创办的,1997年,该学院迁到著名的Costiglioled’Asti城堡,建立了永久性的教学机构并确定了烹饪大学的教学计划.

  • 标签: 意大利 烹饪学 外国人 饮食文化 教学计划 校长
  • 简介:战国时期齐国的货币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人们通常的观念中,齐刀以坚实敦厚、制作精良著称,但合金组成究竟如何,尚鲜为人知①。最近,我们在山东省日照市博物馆、临淄齐故城博物馆等单位的支持下,对齐国的铸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检测分析,现

  • 标签: 齐法化 尖首刀 燕刀 齐之法化 合金成分 背文
  • 简介:<正>广西土官民族成分问题不解决,存在一千多年的广西土官制度和自宋以后的广西壮汉民族关系的历史就得不到正确的阐述。为此,1963年我发表了《广西土官民族成分初探》(《民族团结》1963年2、3月合刊),1981年又发表了《广西土官民族成分再探》(《学术论坛》1981年2期)。随后又发表了《广西土官制度的渊源》(《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1982年2辑)和《过去土属地方修志应注意的问题》、(《广西地方志)1987年4期)两文,大量的史料说明广西西部的土官绝大部分都是“土酋”,是壮族的上层分子。

  • 标签: 广西西部 民族成分 外来说 土官制度 狄青 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