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宋徽宗即位之初,向太后垂帘听政。知枢密院事曾布与左仆射章惇,就两府覆公事的方式产生了分歧。曾布为了能与向太后密谈,力主分班覆,章惇则力主合班覆,以求削弱曾布的优势。两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政争中利用了分班事、合班事、留身事、进熟状等多种进渠道。最终,在复杂因素的影响下,曾布压倒章惇,获得了胜利。透过这次政争,我们可以对北宋君主与宰辅之间沟通渠道的运行实态,形成立体细致的了解。此外,此事亦提示我们,个人层面的君主、宰辅关系,与体制层面的皇权、相权关系,既有关联,亦有参差。君相之间既有矛盾,更有互补。相比备受关注的君相之争,两者如何在政治运作中形成"组合",更值得重视。

  • 标签: 北宋 徽宗 宰辅 奏事 皇权
  • 简介:桂林西北郊桃花江畔,有一座高峻挺拔,林木繁茂的光明山,山下芳莲池碧波荡漾。被誉为"大自然艺术之宫"的芦笛岩,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青山绿水之间。芦笛岩是个绚丽多彩的奇洞。很早,历史上

  • 标签: 自然艺术 桂林山水 光明 莲池 景区 奇洞
  • 简介:吴善谦(1567-1643),字伯享,号黄岭,别号员明道人,枞阳高旬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举人。明天启年间,任浙江台州府推官。崇祯元年(1628),迁升钦差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在任三年,他敢于直言,针对国家利弊,民间疾苦,前后奏疏三十余次。后因执法触怒权贵,被迫罢官回归故里。余在整理集藏文献:

  • 标签: 文献价值 监察御史 奏疏
  • 简介:汉满合璧《折成语》清代是少有的专门收录各类奏折用语的辞书,由奉恩将军阿昌阿编著,曾收入《清语摘钞》。其所收汉文词条均为形制统一的四字成语,相应满文词条的语言结构和形式也高度统一、反映了这一时期满文高度成熟的状态,颇具特色。该书汉满互补,体量虽小、却字字珠玑。对于后世研究者研究清代满汉公文成语与翻译整理满文史料大有裨益,弥足珍贵。

  • 标签: 《折奏成语》 辞书 阿昌阿 汉满合璧
  • 简介:清朝依靠销(报销)制度掌握全国的财政收支,坚持中央集权的财政控制。以前大部分研究以为太平天国时期销制度完全崩溃,清朝的财政运转失灵,王朝趋向灭亡。可是,据《河南钱粮册》等各种财政档案资料,能了解到太平天国时期一度停止的销制度,后来复活,销册至清朝崩溃时仍继续造册。本文通过分析档案资料中销册的提出情况,厘清了晚清销制度的运作状况,以考察当时中央的财政掌握力量的实情。

  • 标签: 晚清 太平天国时期 财政收支 田赋 中央集权 档案资料
  • 简介:本文认为《唐六典》所载抄与发日敕书的行用场合合并起来,大致即等同于唐初抄的应用范围。日本《大宝公式令》中论事式的相关规定吸收的正是唐初抄的应用范围,此後的《养老公式令》论式又以几乎原封不动的方式继承了《大宝公式令》论事式的内容,造成了仿唐的日本令将抄与发曰敕书写於一处的面貌。而唐初抄分化以及发曰敕书成立的时间范围,大致应该在麟德至仪凤之间。武则天正是主要在这一时间段内,通过推动调整敕文书的结构体系,对太子监国的权力加以分割,为攀往权力顶峰打下重要基础。

  • 标签: 唐代前期 奏抄 发日敕书
  • 简介:从张家山汉简《谳书》案例看,西汉初年,汉政府确实依据高祖五年诏放免奴婢为庶民,承认汉朝建立前发生的身份变动;秦末汉初年间,由于战乱,流亡人口很多。西汉初年,政府一方面鼓励"不书名数"者著籍,一方面对亡逃者和隐匿户口者予以严厉打击;高祖九年(前198年)汉政府迁徙六国贵族到关中,并著籍关中,迁徙者的身份已经是"汉民",如果逃回原籍,就是"亡之诸侯",是违法行为;西汉时期,"道"所管辖下的"蛮夷"也是国家的编户齐民,国家对他们实行有效的管理。如果逃亡,照样受到法律的惩处。

  • 标签: 《奏谳书》 张家山汉简 西汉
  • 简介:江西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多枚牍,皆为海昏侯国向朝廷上奏的官文书,这是较为少见的汉代高等级公文实物。除海昏侯走妇外,在这批牍中还涉及到“仆臣饶居”、“主大后”等多个人物,涉及到“秋请”等多种问题。笔者试从这批牍的性质与内容入手,为海昏侯墓出土牍中所见诸多问题提供合理的解答。

  • 标签: 海昏侯墓 奏牍 官文书
  • 简介:名制度是政府优待老年应举士人的重要措施,省试、殿试中落榜的进士,年龄在五十岁以上,举数超过四次者即可获取特名资格。在州府发解试中屡次被淘汰的士人,多在三十年后享受特名。特名士人在考试内容及录取上享有特殊的待遇,入仕后享有俸禄并拥有免税、免役等经济特权,对老年士人的晚年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助于加强宋廷对基层社会的控制。然而,特名制度的存在加剧了宋代冗官、冗费现象。

  • 标签: 宋代 特奏名 老年士人
  • 简介:清代云南矿业在中国矿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矿税是研究矿业规模和矿业管理的重要依据,故清代云南矿税问题是清代矿业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但是,以往的研究大多直接引用文献中的矿课数据,并未追究其来源和内涵,甚至以定额替代实征。因此,本文在分析清代云南矿税来源与内涵的基础上,借助清代销档案,推算清代云南全省实征矿税银数量,并对其变化和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推进清代矿业研究。

  • 标签: 清代 云南矿税 定额 实征 奏销
  • 简介:反假币作为货币流通领域里的一项重要工作,几年来经有关部门联合反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假币的数量、种类仍有增加,造假手段日趋隐蔽。一元流通硬币也不例外。

  • 标签: 上海造币厂 硬币 工艺 成功 研制 流通领域
  • 简介:为对一批出土的西周至东汉毛织品进行羊毛品种及编织方法进行研究,以鉴定羊毛品种和确定相关产地,应用扫描电镜分析羊毛毛纤维的组织结构、形态、纤维类型、细度,鉴定了羊毛品种。检验说明,扎鲁克和山普拉墓地出土毛织物主要是用新疆羊的羊毛织制的。

  • 标签: 扫描电镜分析 羊毛品种 羊毛产地
  • 简介:鈔是唐前期三省體制下處理日常政務的主要文書,隨着唐宋間中書門下體制的發展,一度淡出歷史舞臺。北宋元豐改制將中樞政務劃分爲"有法式事"與"無法式事"兩部分,鈔恢復行用,成爲處理"有法式事"的專用文書,並以"條例"作爲判事依據。從鈔的實際運用中可以看出,元豐改制重建的三省與唐代已有所不同,尚書省在政務運行中吸收了中書門下體制的諸多特點,中書與門下兩省亦存在新的制衡機制。而鈔復用的更大意義在於將皇帝從繁3)的細務中解放出來,標誌着宋代君主走向政務前臺的進一步深化。

  • 标签: 奏鈔 徐謂禮文書 元豐改制 中書權重 條例
  • 简介:弦乐四重是室内乐中最经典的体裁形式.本文着重对四重的特点、中提琴在弦乐四重中的地位、排练前的训练以及运弓与力度、音准与音量、弦律与节奏等技巧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四重奏 中提琴 重奏技艺
  • 简介:清代蒙古著名文人布扎卜(Gümüjab,汉文文献又作古木布扎布、古穆布扎普等)生于乌珠穆沁札萨克亲王家族。他通晓蒙满藏汉四种语言,撰写过《恒河之流》、《汉地佛教史》等蒙藏文史书,参加翻译了佛教经典《丹珠尔》经,研究过蒙藏文,编纂过藏蒙文辞书。布扎卜曾任京师官学唐古特学总监。

  • 标签: 文人 蒙古 清代 史料 《丹珠尔》 汉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