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查阜西(1895-1976),原名查镇湖,字夷平,江西修水人。解放前任中国民航局经理。著名古琴家,精诗词、昆曲及民间音乐,平生著述甚富。全国解放前夕,查先生受周恩来同志委托,赴香港策反被国民党政府劫持到港的民航机及2000多人员回归大陆,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归来时,周恩来、朱德、刘亚楼、李克农等同志亲到机场迎接,毛主席、朱德同志亲自嘉奖慰问。建国后任民航局顾问及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抗日战争期间,查先生居昆明六年,与当时流亡云南的文化名人时相往还,其《旅笔记》,笔法优美流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抗战时期有关昆明的宝贵资料。如《龙溪幻影》,描述了呈贡过去许多美丽的景观。《古梅书屋》及《松华坝之游》,可窥见抗战时期文化人在大后方艰苦而富情趣的生活,同时反映了外地文化人对祖国边疆的热爱。著名作家老舍1941年来昆,查先生陪作大理之游,归作《苍洱之游》一篇,是一篇较重要的文献。而且是首次刊出。其他如《滇茶述略》、《敲铓》等编,资料性也是很强的。现由查先生的哲嗣查克承先生提供之《旅杂记》,选取数则以餮读者,同时向查克承先生致以谢意。

  • 标签: 《旅滇杂记》 查阜西 中国 当代 杂文
  • 简介: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罗养儒撰著的《云南掌故》一书对云南很多鲜为人知的故实作了宝贵的记载。共缎”一则记载不多,它是我祖父创业织造并曾驰名全省全国的一种丝织品。记载有一些与实际稍有出入之处,如说缎在官渡村织造,实际是在昆明文庙直街原平房前铺后屋织造。现据我所知道的情况,作一些历史回顾。

  • 标签: 云南 绸缎 周朝选 企业家 创业精神 工商业
  • 简介:本世纪20年代,地区出现过一名土匪女首领──庞兰香。庞兰香出身名门望族。祖父是晚清云南贡生,曾在省内任过县级学官。兰香幼年丧母,父亲教她读书识字,10岁上就能写会算。由于外貌绝美,聪慧过人,村邻替她取了个“小观音”的绰号。从书香人家的小姐,到民国史上并不多见的女匪首,庞兰香有着一段反常的遭遇。1917年1月旬,滇西股匪杨天福及其大头目普曙明(又名普小洪),率领匪众300余人,东下窜入昆明西邻的安宁境内,袭取县城失利后,转向县南进行抢掠。庞家乃安宁南远郊杨兴庄的大户,普曙明亲自扑进庞宅,观看喽啰们动手。因见庞兰香年轻貌美,就把她一起掳走。这一年,“小观音”还没有满20岁,生活道路从此完全改

  • 标签: 唐继尧 滇中地区 支队长 小观音 司令官 昆明
  • 简介:云南古青铜文化的青铜器以其精美的铸造的工艺,诡异的构思,神秘的造型及独特绚烂的民族特色和夺人的艺术魅力闻名中外,强烈凸显了中国多元青铜文明的特征。青铜器上的装饰是青铜艺术的重要组成和体现。动物是中国青铜器上装饰题材的主题,

  • 标签: 孔雀 滇文化 云南 青铜器 考古工作
  • 简介: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至公元1世纪初,以滇池地区为中心,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古“”文化,以其别具一格及鲜明民族特色的青铜器和精湛的铸造工艺著称于世。文化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兵器、扣饰、贮贝器…,其中大量青铜农具的存在是其青铜文化中一大地方特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青铜文化体系。

  • 标签: 青铜文化 滇文化 滇国 青铜器 出土 兵器
  • 简介:担当和尚是明末云南著名诗人和书画艺术家,他在鸡足山留下了几副名联。其一为:以端坐为须弥,放下的便是。以明日为来世,已过者不留。——宾川鸡足山悉坛寺联须弥即须弥山,是梵语(Sumeru)音译,又译为妙高,是印度神话的山,佛教认为须弥山为现存小世界的中心,山顶为帝释天所居。联语用了禅宗思辨,认为只要打坐静虑。放得下尘世一切欲念,即可入佛。佛教修行来世。担当

  • 标签: 中国 云南 文学研究 对联 禅意 理趣
  • 简介:陈弘谋,清代官员,广西著名学者。字汝咨,号榕门,桂林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生,雍正元年(1723)进土,改庶吉上授检讨。历任吏部郎中,浙江道监察御史,扬州知府,江宁、云南、江西布政使,江苏按察使,江西、河南、江苏、福建、甘肃、湖北、湖南、陕西巡抚,两广总督。

  • 标签: 陈弘谋 《童蒙须知》 乾隆 朱子 《呻吟语》 《近思录》
  • 简介:<正>清代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使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由事物总是不断地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它在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经营和开发方面也同样如此,取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就。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和广西在这方面所造就的业绩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在前此历代基础上对桂地区的开发及其成绩,不仅使国家的统一和西南边疆的稳固程度较之前代得到显著的深化和加强,也使这里昔日极度落后的广大边远山区的社会经济面貌获得相当程度的改观。

  • 标签: 西南边疆 边疆民族地区 清代云南 中国封建社会 封建王朝 清代前期
  • 简介:云南出现“”的称呼,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对此称呼的语种和含义,过去很多学者已有专论。今天,在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整体思想指导下来研究这个问题,它就不仅只是一个字的含义及其解释,还涉及到云南各民族的发展、变化及其所处地位,说明云南很早以前在文化交流、宗教传播、民族关系等方面已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在云南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一页。

  • 标签: 云南 地方志 “滇” 语种 文化交流 宗教传播
  • 简介:花马竹枝词。位于滇西北的丽江,有着终年白雪皑皑的玉龙山,茂密的原始森林,垂杨泉水萦绕的百年古城,源远流长的东巴文化,绚丽多采的纳西民俗,以此构成了这片美丽而神秘的乐土,由于它的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及文化内涵互为衬托,相得益彰,便受到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人类文明

  • 标签: 《花马竹枝词》 云南 文学评论
  • 简介:边界蒙古族情况简介娃素·沙拉若一、概况居住在川边界地区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盐源、木里、盐边、德昌县和西昌市以及云南省丽江地区、宁蒗彝族自治县等地,共约7万余人。其中,云南2万余人,四川4万余人。解放前,川边界地区蒙古族自称“纳”、“纳日”...

  • 标签: 蒙古族 盐源县 边界地区 川滇 纳西族 土司
  • 简介: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史学家、文学家徐霞客,一生放弃仕途,立志寄情祖国大好河山,以旅行考察地理为己任,从22岁踏上旅途,34年间,不畏艰难险阻,风餐露宿,勇于开拓,足迹遍及明代的两京十三布政司,周游大半中国。其间曾两游以曲靖为中心的东地区。本文试就徐氏此行作粗浅探讨并对一些问题作出考证,就教于知之者。

  • 标签: 徐霞客 中国 明朝 云南 历史考证
  • 简介:<正>川、滇缅通道是西南地区的交通干道(见下页附图),除了政治、军事和文化上的意义外,其最重要的意义在商业贸易上。本文谨就唐宋时期这一通道上的贸易情况作一考述。一川贸易

  • 标签: 通道 贸易情况 川滇 唐宋时期 商业贸易 西南地区
  • 简介:<正>一件二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青铜器珍品——人七牛贮贝器,出土二十七年之后,在除锈处理显露布满器身的精美图象,更加提高了这件珍贵文物历史的与艺术的价值。1956年底,在云南普宁石寨山,对国王族墓葬大规模的发掘和所出大批珍贵的文物,形象地反映了西汉前后聚居于滇池区域的族奴隶制社会的情景,是新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其中一件存贮货币贝壳的七牛贮贝器,出土后二十多年来一直被认为生有绿锈的器身是光素无纹的。最近,该

  • 标签: 十七年 器身 石寨山 除锈 考古发现 青铜器物
  • 简介:<正>1989年元月初旬,在云南保山地区腾冲县曲石乡江南村张家寨麻栗山出土两件青铜器,一为铜案,一为铜盒,系当地农民张正益建房扩地基控削山坡时掘出。铜案由案面、脚架组成,案高11.4厘米,案面长38.6厘米,两头宽24.3厘米,中间宽15.2厘米,厚0.35—0.4厘米,四角微上翘,中间稍狭且微凹,呈弧形状。案面下前后两侧连接对称“山”字形脚架,脚架由上端三根纵架,下端一横架组成(图一)。

  • 标签: 滇越 土青 脚架 百越 云南青铜时代 石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