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大遗址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考古调查、考古勘探以及考古发掘等,其中考古勘探对大遗址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此篇文章首先对考古勘探工作与大遗址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其次对考古勘探对大遗址保护的作用进行分析,最后对考古勘探工作的相关要求进行阐述。

  • 标签: 考古勘探 大遗址保护 关系 作用 分析
  • 简介:井陉窑是与定窑、邢窑齐名的河北三大白瓷窑址之一,遗址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与井陉矿区,目前共发现窑址12处,总分布面积约102万平方米。从已进行的考古工作可知,井陉窑创烧于隋代,后历经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民国,其中晚唐五代与金代是井陉窑烧瓷的两个巅峰。2016年4—6月,为给正在编制的《井陉窑保护规划》提供考古资料,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首次对井陉窑12处窑址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勘探,基本搞清了各窑址的分布范围、烧瓷历史、产品特征等,为井陉窑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 标签: 井陉窑 瓷窑址 调查 勘探
  • 简介:珠海市博物馆于2011年4月至8月对珠海市东澳岛海关遗址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勘探,发现了该海关遗址七处遗迹,推断为报关船泊船处、水手房遗迹、海关古道遗迹、办公区遗迹、水井遗迹、生活区遗迹、烽火台遗迹,纠正了长期以来关于该海关遗址位置及分布情况的错误认识,为文物保护和当地旅游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东澳岛 海关 遗址 调查 勘探
  • 简介:2014年11~12月,受公安县博物馆委托,荆州博物馆考古队对鸡鸣城遗址开展了考古勘探工作,并对城址南城垣进行了试掘。通过此次考古勘探,基本探明了鸡鸣城遗址的分布范围、文化堆积状况。对鸡鸣城城垣的解剖,基本明确了城垣构造及修筑的相关年代。本次勘探试掘为湖北地区新石器时期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 标签: 公安县 鸡鸣城遗址 新石器:屈家岭文化
  • 简介:2012年7~8月,为配合渠县汉阙保护规划方案的制定,考古工作者对渠县汉阙阙体周围进行了考古勘查,初步掌握了阙体周边神道、墓葬等遗迹现象的分布情况.勘探得知,神道一般位于双阙中间,为凹槽状,沿地势上升.阙对应的墓葬一般分布在神道一侧,既有各墓葬明显具有主次关系的墓群,也有各墓葬大小较一致的墓群两种情况.

  • 标签: 渠县汉阙 神道 墓葬 布局
  • 简介:四、城垣门址依据探查情况,能确认该城址有3处门址,大致分布在城中的南北向中轴线上。1、城址北墙中部偏西处门址:高程1892-1895米。由长方形夯土台基和长方形门道组成。时因田地已有青苗等农作物,其中的夯土台基南侧状况尚未探明。

  • 标签: 考古勘探 城址 纪要 固原 长方形 中轴线
  • 简介:三十里铺古城址坐落在固原市原州区三十里铺村(三队)东南一俗称“城子梁”的峁坡上.北距固原市区约15公里,南至原开城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西靠银(川)一平(凉)公路及清水河,东临瓦窑河和宝(鸡)一中(卫)铁路,清水河和瓦窑河两股溪水在城北相汇。城址西南角台地理坐标东经106°16’080”、北纬35°52’495”,城址所居地势高程1892~1973米。

  • 标签: 固原市 考古勘探 清水河 原州区 乡政府 西南
  • 简介:本文回顾了东海油气田争端的产生与外交交涉过程.从国内政治与外交、经济利益、钓鱼岛主权与海洋权益、域外国家的干预等多个角度探讨争端发生的原因.最后对中日两国东海油气田共同开发的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东海油气田 中国 日本
  • 简介:小荆山遗址是山东后李文化时期重要的环壕聚落遗址.本文着重介绍了小荆山遗址环壕的形状与结构、环壕内地层堆积.通过分析发现,小荆山后李文化时期环壕的西半部利用了自然冲沟,东部为人工开挖而成.文章对环壕聚落内居址、墓葬的布局进行了探讨,进而认为,在山东地区,早在七八千年以前就存在着环壕聚落,其后的大汶口、龙山文化时代的一些遗址中也有环壕存在的迹象.小荆山后李文化的环壕是山东境内目前发现最早、结构最清楚的环壕,它的发现,将带动山东址区史前聚落形态及环壕聚落的研究.

  • 标签: 山东 章丘市 后李文化 环壕聚落遗址 小荆山遗址 出土器物
  • 简介: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地质探测技术,它可依据岩体不同构造、岩石的地球物理性质不同产生的不同物理场来了解岩体地质特征而石窟寺的风化与其所处的岩体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石窟保护中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了解石窟赋存岩体的地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介绍了在石窟保护中常用的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原理,回顾了电法勘探、探地雷达、地震勘探、井中物探等技术在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保护中的应用情况,同时指出了已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地球物理勘探 云冈石窟 保护 世界遗产
  • 简介:新疆,油气储量全国第一,石油产量全国第三,天然气产量全国第二,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基地,也是中国石油最现实的战略接替地区.在这片充满神奇魅力让石油人魂牵梦绕的热土上,为铸就共和国的辉煌,新疆石油人以"我为祖国献石油"为己任,以"誓死拿下大油田"的豪情,用忠诚和责任、理想和拼搏、智慧和汗水、青春和生命,创造了可歌可泣的神话,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史诗,唱出了激情飞扬的颂歌,奏响了震撼人心的乐章.

  • 标签: 油田勘探开发 新疆 石油产量 石油化工基地 天然气产量 油气储量
  • 简介:<正>启封,又称开封,南开封,位于今开封县朱仙镇东南的古城村。长期以来,由于文献的匮乏使人们对故城的情况了解甚少,甚至学术界一些人将今开封与故城相混淆。近年来,笔者对故城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做了初步的考古勘探试掘工作。本文就已取得的考古材料,参之文献记载,谨对启(开)封故城的兴废略作探讨。

  • 标签: 郑氏 家族 郑庄公 朱仙镇 文献记载 北魏
  • 简介:圆明园位于北京阿郊海淀,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在世界园林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以如园延清堂基址为示范点,逐步探索如何对圆明园进行保护而做的一些基础工作。此次调台布置人工探食点4个,具体揭露延清堂基址的部分基础形式,并对揭露的三合土地基进行单轴抗压试验,提供三合土地基的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及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最后对不同深度的单轴抗压强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理岩条石作为文物有灭失的可能,应当重点进行保护;三合土地基上部及下部单轴抗压强度较低,中部单轴抗压强度较高,暴露于地表的三合土也急需保护。

  • 标签: 圆明园 延清堂基址 基础
  • 简介:配合纵贯山西省南北的大运(大同——运城)高速公路建设进行的考古勘探是山西省历史上规模最大、战线最长的田野勘探工作。时近一年的考古勘探工作从2000年冬季开始,直到2001年初秋方结束,对于所有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来说,这都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在此,我们节选在灵石县发现的马和遗址,来说明山西史前时期两个主要文化发达区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由此也可见文物勘探在发现和认识史前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史前时期 大运高速公路 文化交流 遗址 晋南 晋中
  • 简介:上世纪40年代“叱咤风云”之阴丹士林布极为畅销,其诞生与发展是有一段耐人寻味的经历的。

  • 标签: 士林 技术 40年代 耐人寻味
  • 简介:采用矿山考古、模拟实验等方法,对中国商代采矿技术进行论证后得出如下论点:商代,探矿采用了重砂法和工程法.地下开拓采用竖井、斜井、平巷等多种井巷联合进行.采掘工具已使用铜质专门器.采用多种型、式不同的"预制"木构件,用于各地矿山井下,形成了规范的井巷支护技术.矿山提升采用滑车等简单机械.矿井采用自然通风.井下有了排水槽、水仓等排水设施.井下采用火把式照明.

  • 标签: 商代 江南 铜矿开采技术 探矿 采矿
  • 简介:羊皮筏是宁夏历史上长期使用过的一种水上运输工具。在极盛时期(清末至民国初年),最小的羊皮筏由13只皮囊(即浑脱)组成,可载400公斤;最大的中460只皮囊组并,既载客又载货,承载能力达15吨,航程可由青海省贵德县直达内蒙古托克托县。1956年8~10月,石嘴山煤矿筹建处为石嘴山电厂采购的两台发电机组由满州里用火车运到了兰州,

  • 标签: 羊皮筏 制作技术 水上运输工具 承载能力
  • 简介:文献档案修裱技术栾承素文献修复是一个比较复杂细致的工作过程,它包括去污、脱酸、加固、字迹显示与恢复,以及修补、托裱等。目的是有利于文献的保护、使用与收藏,尽量延长其寿命。文献修复不得损害文献载体,破坏文献上原有的任何历史痕迹。作者在文献档案修裱工作实...

  • 标签: 文献档案 修裱技术 文献修复 档案材料 博物馆学会 古籍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