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投壶是从射礼中衍生出来的,但其起源亦早。早在《礼记》中即有对投壶的记载。东汉郑玄为《礼记·投壶》作注时云:“投壶,射之细也。”这即是说,如果射为主流,投壶即为细流、支流。

  • 标签: 投壶 演化 《礼记》
  • 简介:南阳深居中国内陆,近代以来传统建筑的演化主要体现在衙署建筑、庙祠建筑、学校建筑等方面。建筑的平面布局服务于功能要求,立面设计向以墙体为主的多样化方向发展,结构趋于简化,是南阳传统建筑演化的主要特征。

  • 标签: 近代建筑 传统建筑 演化
  • 简介: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谈民族无论如何是和血缘分不开的。中国人有认祖归宗的传统,实质上就是一种血缘认同。基于此,我们对民族概念的界定,也应该从实际出发,回归到中国社会一般理解和运用的那种含义,而不必去跟随外来话语莫衷一是。民族具有血缘性,除了一部分真实之外,更大部分是出于认同需要的“血缘拟制”。民族过程的基本倾向之一是民族的血缘性不断下降,而反映这种变化的直观表现就是族际通婚。改革开放是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为深刻的时期,也是中国各民族的血缘性得到最为深刻改造的时期。无论是对照以往的调查资料还是经验观察,都可知当前我国族际婚姻的数量在增多,范围在扩大。族际通婚的增加淡化了各民族自身的血缘性,却增添了各民族之间血缘的联通性。各民族通过族际通婚将自己的血缘扩散到其他民族的过程,也就是中华各民族之间的血缘联系得到更为巩固的过程。

  • 标签: 民族 血缘 族际通婚 民族关系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体系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内容由早期的案例研究、基于属性的世界城市排名,发展为对世界城市体系结构的定量化分析。这些变化是与城市间关系数据的日益丰富分不开的,数据的丰富也带动了世界城市体系研究方法的日益丰富与完善。本文首先回顾了世界城市体系研究的定量化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对世界城市体系定量分析方法的演化:由社会网络分析到链锁网络模型的发展以及两种方法的讨论和完善进行了梳理,并对两种方法的异同进行了对比。最后结合中国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世界城市体系 定量 联系 社会网络 分析 链锁网络模型
  • 简介: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针对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平均主义倾向,明确提出了反对"农业社会主义"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共中央一度出现分歧,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通过农业互助合作的形式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不再被当作批判的对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调整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

  • 标签: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演化过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 党内
  • 简介: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用以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其数量多寡、等级及类别在空间分布格局上较大程度的影响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趋势。以山西11个地市的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最近邻指数、空间基尼系数、β指数、指数和通达度指数,分析11个地市的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并揭示其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结果表明,山西的景点呈集聚型分布,景点空间分布比较均衡,但是景点的连接度和通达度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山西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合理化布局的政策建议。

  • 标签: 旅游资源 空间结构 “点-轴”开发
  • 简介:新近刊布的《李裔墓志》为研究晚唐昭义军的刘广之乱提供了重要的新史料。在会昌伐叛成功三十年後,刘广仍能以刘稹之後的名义号召起事,证明唐廷此前的善後措施并不成功。出土的墓志材料也表明,李德裕虽然诛杀了刘稹家族及其亲信,但无法真正改变昭义军的结构,正是刘氏统治昭义时期的厚加赏赐造成了昭义军的“骄兵化”。中晚唐的藩镇变乱可以画分为“政治性反叛”与“经济性骚乱”两种类型,前者以割据自立为政治目标,刘稹之乱便是典型的案例;“经济性骚乱”发生的频度在晚唐日渐提高,反映“骄兵化”藩镇将士自利性的诉求。会昌伐叛成功後,昭义呈现出“经济性叛乱”频繁发生的局面,与前期有了显着的变化。

  • 标签: 《李裔墓志》 昭义 变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