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民国时期面对各种传染流行带来的危害,上海地区的社会力量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承担起了向民众宣传传染防治的有关知识和督促官方实施防疫的责任,形成了近代上海传染防治特殊的社会环境,推动和促进了上海公共卫生体系发展进程,反映了民国时期上海公共卫生建设的状况。

  • 标签: 民国时期 传染病防治 社会环境 上海 公共卫生
  • 简介:据历史记载,唐朝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在今吉木萨尔县境内设立北庭都护府以后,唐朝政府就开始在北疆的大片地区设立州县,驻军屯垦。从那时起,沙湾这块地方就成为中央政府实行屯垦戍边政策的重要区域。除了驻扎城镇(后来在唐天宝年间〈742-756年〉扩编并升格为清海军)在今沙湾县境内屯垦以外,还于唐宝应元年(762年)设置西海县,今沙湾县域就在当时的西海县所辖范围之内。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痕迹有玛纳斯河下游的唐朝渠,还有在今乌兰乌苏和玛纳斯河之间的破城子等等。以上这些所谓的"新发现",其实都具有悠久的历史。说他们"新"只是相对而言。因为,他们都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但是由于某种原因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的历史遗迹,或者它们虽然现在还存在,但是,若不加以保护,很快就将不复存在。

  • 标签: 乌兰乌苏 遗迹 历史
  • 简介:解疑答惑一:温泉小鱼是否会传播艾滋病李:温泉小鱼,是指一种生活于温泉中.体长只有3厘米左右的小鱼.又被称为亲亲鱼。这种小鱼专门啄食人体老化皮质、细菌和毛孔排泄物,让人体毛孔畅通,排出体内垃圾,合格的温泉鱼不携带致病菌和病毒,因此不会传染艾滋病等疾病。一般来说,纯正的温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本身就有消毒的作用,但其他一些抽取地下热水和用自来水加热的‘假温泉’缺乏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没有消毒功能。

  • 标签: 传染疾病 温泉 微量元素 艾滋病 矿物质 小鱼
  • 简介:笔者在《大跃进时期发行的钢铁储蓄存单》(《安徽钱币》2004年第4期)一文中,介绍了贰、伍、拾元三种盖有“支援四化储蓄”戳记的“钢铁储蓄存单”.。马怀光同志随后发表了《支援四化储蓄存单探析》(《安徽钱币》2005年第4期)一文,对原濉溪县人民银行发行的该项存单进一步分析说:既然存单上加盖了“支援四化储蓄”戳记,就不再是“钢铁储蓄存单”了。他的这种观点,我认为是正确的。

  • 标签: 储蓄存单 钢铁 2004年第4期 《安徽钱币》 大跃进时期 人民银行
  • 简介:民国初期的"剪辫运动"是始于南京临时政府的一项政令。非常有意思的是,最近发现了江苏省南通县(今通州市)"总司令长兼理民政长"在"民国元年五月",即1912年5月发布的"遵饬"剪辫的告示,再次证实了鲁迅关于"革命"之初辫子之真剪与假剪的描述,是多么逼真!告示首先转示了省都督令:据民政司称,民国成立,秩序大定。满清垂辫恶俗,应及早剪除。叠经本都督府通令在案。查近来通都大邑,于去辫一事,早已习为固然,见垂辫者引为奇辱;而穷乡僻壤,风气闭塞,未经剪去者亦间有之。官吏表率人民,商界开通较早,自应率先剪发以为之倡,而在各种学校职员、教员、学生人等,系地方众庶所观瞻,为风俗改良之先导,若复意存留恋,社会更何望一新?合再严切申令,

  • 标签: 剪辫运动 南京临时政府 民国初期 通州市 各种学校 告示
  • 简介:<正>近年来朱熹佚文佚诗不断发现,然多未作真伪考辨,遂为人所用,流行于各种研究专著专文中,造成混乱.兹就余所见朱熹佚诗佚文而实为伪篇者,作一总考如下.《揭阳县志通讯》1985年创刊号载《朱熹在揭阳的一篇遗文》,称发现朱熹佚文一篇:

  • 标签: 朱嘉 淳安 佚文 朱熹 揭阳县 宗谱
  • 简介:笔者有关凤阳砖雕“古钱”的文章在《亚洲钱币》、《安徽钱币》和《蚌埠日报》等报刊先后发表以后,近又发现以下四种新品:①在同一块长条形砖上连续横雕4枚“洪武通宝”,字迹、形制与实物一致(图1)。②面“洪武通宝”,背竖刻“凤阳”二字(图2)。⑧面“洪武通宝”,

  • 标签: 砖雕 凤阳 古钱 《安徽钱币》 《蚌埠日报》 洪武通宝
  • 简介:一、关于岩画作者的族源从地理位置上看,仙居地区处于古代瓯越族的分布范围之内,岩画的作者,笼统地说,是瓯越先民,当然也不会错。但若对仙居地域远古时代的自然环境进行考古学观察,同时根据历史文献的蛛丝马迹的记载,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目前新发现的仙居岩画群,都位于海拔300米以上的深山密林里,而且分布范围遍及全县东南西北各个区域,说明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 标签: 瓯越 分布范围 浙江仙居 深山密林 内陆腹地 宁绍平原
  • 简介:新见在江苏邳州大墩子大汶口遗址出土的一些重要器物,其中阳鸟石璧和骨雕鸟上的阳鸟刻画,从考古遗存上对夷族的太阳崇拜和鸟图腾说提供了证据。獐牙勾形器柄上的刻符与《系辞》中八卦卦形符号相同,证明八卦起源于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比通常认为易学萌芽于商周之际早两千余年。为研究东夷文明增添了宝贵的新资料。

  • 标签: 大墩子遗址 阳鸟刻画 八卦符号 起源 大汶口文化
  • 简介:西夏碑,全称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是迄今所见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最有研究价值的西夏碑刻.被世人誉为“稀世珍宝”。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碑原被封闭在武威清应寺一座砖砌的碑亭内,清嘉庆九年(1810年),由甘肃著名学者张澍发现,世人得以重睹。1927年。武威大地震,清应寺受损严重。后来,碑被搬迁并竖立在文庙文昌宫西廊房石刻展厅保存展出。竖碑时,为了确保碑身稳固,碑座被埋于地表下。1981年。因碑身有所倾斜。又对碑座地基进行了加固处理。仍将碑座置于地表以下。只有一少部分露出地面。

  • 标签: 碑座 西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学者 加固处理 国务院
  • 简介:从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角度审视国际文化遗产的新变化、新趋势,对文化遗产环境、文化景观、文化线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等概念做了简明扼要的分析研究。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深入地思考了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方面的提高和应对方法。

  • 标签: 文化遗产保护 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
  • 简介:浙江地区在过去较长的时间内,基本上被视作岩画的空白点。2002年12月,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朱溪镇小方岩山麓发现岩画,打破了浙江无岩画的局面。之后几年内,仙居各地又陆续发现了不少岩画点。浙江省文物局将仙居的各个岩画点整合、打包为"仙居古越族岩画群",向国务院推荐、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予以正式公布。

  • 标签: 浙江仙居 浙江地区 朱溪 调查简报 方岩 越族
  • 简介:最近,我在收集莫友芝时,在贵州省博物馆发现一本(1957年黎庶昌侄孙黎竹君售),其中有郑珍诗17首,各种印本,均未收录,今特钞录于后,以供爱好郑诗者研究.

  • 标签: 郑珍 诗歌 湘佩 《鄙亭逸诗》
  • 简介:黄昇《花庵词选》,为第一部带评点的词选,并作有《中兴词话》。饶宗颐先生曾从《历代词话》中辑出俞国宝《风入松》本事,为《中兴词话》之佚文。而《草堂诗余》的笺评和各类词话中有多条黄异词论:不见于《花庵词选》和《中兴词话》者九则;不见于《中兴词话》,且纪事、品评详于《花庵词选》者四则;注明征引自《玉林词话》,但不见于《中兴词话》者七则。这些资料对研究黄异词学思想多有裨益。

  • 标签: 黄昇 花庵词选 中兴词话 词论
  • 简介:写经与刻经是佛教史上一种虔诚礼佛方式,郑和一生施财印刻了多部佛经,已为学界所熟知。新发现的永乐十二年(1414年)《郑和写经》现藏于龙美术馆,为郑和与佛教关系又提供了一件重要的实物证据。文章从这部写经的发愿文谈起,结合相关考古及传世文献等资料,论证这是郑和写经的首次发现,并对写经内容及其目的作了初步探讨。

  • 标签: 郑和 写经 发愿文 首次发现
  • 简介:一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一年,爆发了一场瘟疫,对于一个民族来讲,几乎是致命的。

  • 标签: 国土 辛亥革命 爆发
  • 简介:《番禺县杨村士民颂德碑》在花都区北兴镇杨二村高氏大宗祠内。立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碑质花岗石,高1.75米.宽0.87米,碑首呈弧形,篆书题颧.镌刻工良。文中记载:明崇桢初年,钟国让、钟国相、钟国宰三兄弟纠合李三觉等扰掠番禺县杨村(今花都区北兴镇杨二村)等乡。乡绅高林盛、高广率村民配合官军护卫乡里,击溃匪盗。崇桢四年畅村士民倡立此碑以纪其事。碑中特别颂扬了当政者关心民瘼,能急民之所急。

  • 标签: 广州市 发现 查新 文物 花都区 番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