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文天祥《沁园春》是一首著名的爱国词篇,充分表现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词云: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 标签: 《沁园春》 文天祥 民族精神 艺术风格
  • 简介: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水人,二十岁举进士第一。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元军攻陷临安,长驱南下,夏五月,益王即位福州,文天祥赶赴行在,益王以文天祥为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在出师南平途中,文天祥绕道永泰白云,拜访临安太学同窗好友黄雍,请他出山共建勤王大功,并授以南平县令之职。黄雍以“时事不可为而辞弗就征。”

  • 标签: 文天祥 枢密院 宋瑞 临安 南平 同窗
  • 简介: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单位,都先后在县级领导干部中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其中涉及到"讲正气,令人联想到民族英雄文天祥和他所写的那首千古绝唱《正气歌》。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公元1278年抗击元军,战败被俘,翌年押送元京城大都(今北京市)囚禁达三年之久,受尽了各种折磨,坚贞地抵制了元统治者的威胁与诱降,选择了以身殉国的道路。终于被杀害。《正气歌》是文天祥在狱中,仰慕一些前人正气浩然的精神、以鼓励自己坚持民族气节的斗争勇气与决心而写的。歌词中首先提示人们的警句,就是"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也就是人们

  • 标签: 讲正气 文天祥 正气歌 民族英雄 领导干部 爱国诗人
  • 简介:本文围绕文天祥死事以究明如下四点:一、文天祥被元军俘获之後的心路历程实有变化,在最初求“速死”与最终“只求一死”之间,当还存有“不死”想法的可能。二、忽必烈终敕文天祥以死,当日元廷官方说辞甚为简单,仅将其归咎於薛宝住匿名告变事。事实上,文天祥被杀是多重因素参杂的结果,既与当日元廷内部各种政治势力间的角力有关,又与反元局势变化相关联。三、文天祥被处死事涉及一位谏言者“闽僧”,他的身份问题应从南方汉僧与西番僧杨琏真加等人合谋盗掘南宋攒宫的历史事件中去索解。杭州径山妙高和尚很可能就是“闽僧”。四、宋末元初盗掘南宋攒宫事件之余响,展延至元明易代之际,它又蕴含着当日朱明政权为其代元而张本的现实政治考量。

  • 标签: 文天祥 南宋攒宫 闽僧 妙高
  • 简介:所谓《马天祥造像记》(又称《马天祥等造像记》《无穷尊师造像碑》等),是北朝碑刻铭文当中的一件名品,清代以来,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如趟绍祖在嘉庆年间当有语云:“北朝造像诸记,余收之而旋弃者多矣。其上有佛像者,寺僧陈乞,亦卷而与之,不甚惜。

  • 标签: 造像记 纪年 北齐 嘉庆年间 造像碑 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