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一九八二年十月中旬,中国古陶瓷研究和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在江西省吉安地区召开了学术讨论.到会代表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文博、高等院校和出版编辑部门等一百多个单位的一百四十多人.大会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吉州窑和与之相关的全国各地的黑釉瓷窑,重点是吉州窑的造烧年代、特点以及它在古代瓷窑中的地位等问题.会议还为今后的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中国古陶瓷 陶瓷研究 吉安地区 吉州窑 中心议题
  • 简介:天津钱币研究于1987年6月18日在天津市正式成立,钱币研究者,收藏者和爱好者共八十四人参加了大会。会议通过了天津钱币研究章程(草案),协商选举产生了有十三人组成的第一届理事。聘请王占九为顾问,推举侯贵国为会长,彭子勤、罗真、刘金章、唐石父为副会长,马仲麟为秘书长,朱新天、田锋、邱思达为副秘书长。

  • 标签: 石父 仲麟 田锋 中国钱币学会 八十四 金章
  • 简介:1946年夏,国立剧专从重庆迁回南京,校长为戏剧家余上沅。他早年留学美国,在戏剧界有一定的影响,故校中聘请的教师有曹禺、黄佐临、吴仞之、陈瘦竹、杨村彬等名作家与教授。校内民主空气一般说还是可以的,只是有一些从国民党青年军复员的人,常趾高气扬,凌驾于学员之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学生中的两个阵营就是这样形成的。由于我与刘谟琮、杨、杨顺仁、龙斯犹等同学在一个宿舍,我们这些人在生活中较接近,对时局和社会问题及校内情况谈论较多,最后终于引出一个共同的议题,就是组织一个自己的团体。发起人中,还有黄德恩、周西、栾仁福等同学。它的宗旨是联络同学间的感情,探讨文艺方向与理论,

  • 标签: 文艺研究 国立剧专 学生自治会 文研会 大专院校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简介:金逢孙(1914.7.25-2005.2.15),浙江丽水人。他是20世纪30年代即鲁迅提倡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时的老一代有影响有贡献的版画家。金逢孙生前是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版协顾问、丽水地区文联顾问。他的美术作品集有《金逢孙国画集》(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一版)、《金逢孙版画(附速写)》(西泠印社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等。

  • 标签: 木刻运动 上海三联书店 协会会员 丽水地区 文史研究馆 版画家
  • 简介:浙江省钱币研究于1987年元月6日在杭州市召开首届年会,钱币学者、收藏者、爱好者共5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总结了浙江省钱币研究成立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传达贯彻了中国钱币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的精神,同时进行了学术交流,重点探讨研究我国南宋时期、太平天国时期及浙东革命根据地的货币。

  • 标签: 中国钱币学会 南宋时期 古代货币 学术交流 革命根据地 浙东
  • 简介:<正>1987年10月20日至23日,两湖(湖北、湖南)楚史研究在沙市市联合召开了一九八七年度学术讨论。这次会议由两省楚史研究与沙市市联、市文化局共同举办,到会代表九十多人。除两省楚史研究部分会员和其他方面代表外,还有来自河南、上海、云南、北京、山东、安徽等省、市的专

  • 标签: 楚史 两湖 民族关系 楚国 少数民族 学术讨论会
  • 简介:二十年前的今天,1985年的7月11日。全国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大会与学术讨论会在南京举行,自此我国的郑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大会精神鼓舞下,1986年3月3日南京郑和研究正式成立,这是我国,也是国际上第—个以研究郑和为主旨的专业学术团体。该年4月5日研究主办的《郑和研究》创刊。1996年12月20日经上级批准,江苏省郑和研究成立。二十年来郑和研究始终坚持学术民主、集体办,在各级党委领导下,一手抓学术研究,一手抓科普教育,以宣传和研究郑和航海业绩,贯彻“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十二字方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中外人士的好评。值此研究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回顾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及成就,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 标签: 郑和研究 江苏省 成就 郑和航海 学术讨论会 郑和下西洋
  • 简介:有此机会,能代表省地方志办公室参加今天的座谈感到非常高兴。延安精神研究是一个重大课题,地方志机构虽没有组织对此研究,但我们注意在工作中突出这个重点,现仅结合地方志工作谈以下意见:

  • 标签: 延安精神 座谈会 研究会 地方志机构 中国 地方志工作
  • 简介:<正>楚文化研究第六次年会于1992年9月4日至7日在河南省浙川县召开。出席会议的178位代表中,除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四省的楚文化和史学研究者外,还有来自北京、陕西等地的著名考古和史学专家及新闻、出版方面的代表。大会收到论文90篇。会议期间,各省代表介绍了近年来楚文化考古的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参观了丹江库区楚墓墓地、古城遗址和淅川县博物馆等;围绕着楚文化的渊源与楚都丹阳的地望、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关系、楚国历史与文化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 标签: 楚文化 河南淅川 中原文化 丹江库区 新发现 河南省
  • 简介:<正>中国地理学会沿海开放地区研究与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1年9月20-22日联合举行第三次学术讨论。来自沿海各开放城市的实际工作者和从事开放地区研究的专家学者,交流了我国沿海开放地区的新动态研讨沿海开放地区在生产力布局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新问题。同时,对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和延伸,建立闽江口投资区问题初步交换意见,提出积极建议。

  • 标签: 沿海开放地区 学术讨论会 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国地理学 闽江口 生产力布局
  • 简介:经省政府批准,福建省地方志系统组成以省方志委副主任杨建国为领队,省志辅导处处长陈建新、志书编辑处处长陈伟庄与南平市方志委主任卓建武、宁德市方志委副主任胡志华为组员的专业考察组.于2005年8月23日至9月3日,对欧洲有关文献收藏整理机构的工作及对福建历史文献资料的收藏情况进行了考察交流。其间,先后走访了英国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及剑桥大学图书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法国东方语言学院,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肖邦大学等。虽然我们的出访时间正处于欧洲各国的夏季休假期,但通过邀请方的协调安排,还是考察了有关机构.并与其中一些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 标签: 交流活动 维多利亚 编辑 法国国家图书馆 研究会 地方史
  • 简介:<正>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经济史研究成立大会,于1993年6月30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会长高万宝扎布致开幕词,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研究名誉理事长乃登代表自治区政协并千奋勇主席向大会致贺词。中国经济史学会等单位和学会发来了贺电、贺信和贺词。内蒙古社科院、各大专院校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学者、新闻单位的记者以及来自全区的会员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蒙古族族源 内蒙古 经济史研究 自治区 中国经济史学 呼和浩特市
  • 简介:<正>1991年4月20日,北京商业地理研究秘书长候明光,组织北京地区全体会员。前往京郊平谷县考察论证卫星城商业布局。考察中大家详细听取了平谷县商业委员主任郭明山等人的介绍。研究顾问陆大壮教授、崔家立教授、副理事长张靖宜教授、秘书长王希来等同志介绍了国际城市卫星城的功能和演变趋势。大家对城市卫星城未来发展规模与现实购买力水准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探讨,

  • 标签: 地理研究 卫星城 北京商业 商业布局 演变趋势 平谷县
  • 简介:1999年5月19日,晨耕、生茂等7位老文艺战士参加了北京市百所学校迎澳门回归献书画长卷签名活动。作为共建单位,受西板桥小学的邀请,老文艺战士来到小学。校内阳光灿烂,彩旗招展。著名作曲家晨耕讲了话并献上了“迟归的彩云依然绚丽,久别的亲人更加深情”的书法条幅,著名作家魏巍的书法是:“庆回归谋新生”。著名作曲家生茂献上了新创作的《澳门一九九九》的歌曲,有特色的书法家孔程献上了3幅为一组的作品。这些,都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7位老同志和师生们一同在长卷上签了名,抒发了盼澳门回归、热爱祖国的深情。在嘹亮的《歌唱祖国》的歌声中活动结束晋察冀文艺研究老文艺战士参加北京市西板桥小学迎澳门回归活动@冯德

  • 标签: 晋察冀文艺 澳门回归 研究会 北京市 战士 板桥
  • 简介:<正>1991年3月19日,北京商业地理研究理事长、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胡兆量教授,主持召开了专家论证北京市朝阳区商业布局态势座谈。会上日本神户大学斋藤光格教授对北京商业布局理状和未来北京商业布局的发展,谈了自己的印象,并详细介绍了日本东京、神户两大城市的商业布局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胡兆量教授介绍了德国商业布局概况,及同北京相比的优

  • 标签: 商业布局 地理研究 北京商业 北京市 朝阳区 专家论证
  • 简介:中华民族是不可侮的伟大民族。在举国上下愤怒声讨国际霸权主义,决心振兴中华、壮我国威的历史时刻,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第二届年会暨湖北毛泽东诗词研究首届年会,于6月11日至13日在历史名城湖北荆州市联合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教育界和新闻界人士聚集在荆州,就“毛泽东诗词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学术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研讨与交流。经过3天学术探讨,与会者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毛泽东诗词是铸我民族魂、壮我中华志的宝贵精神财富和艺术瑰宝。在6月11日上午年会开幕式上,宣读和展示了中国毛诗名誉会长臧克家和顾问马文瑞、马万祺、邵华泽、孙轶青以及老将军李中权、著名诗人刘征等给年会的题

  • 标签: 毛泽东诗词研究 二届年会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明建设 贺敬之 培育“四有”新人
  • 简介: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最近在成都召开了首届学术研讨。现将主要内容概述于下。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发展的基本走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从“五四”运动为起点而拉开序幕的。新文学运动是中西方文化激烈撞击下的产物,由于鸦片战争后特定的中国社会环境,决定了“五四”文学传统的多元内涵和非单一的走向。有的代表认为,因为西方工业文明以残酷野蛮的民族压迫、经济掠夺和文化侵略打入中国,迫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而逐步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过渡,因此,中国的新文学运动一开始就把现代启蒙运动和反帝救亡两大任务联系在一起了。这就决定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走向,即现代启蒙主义的文学传统与现代政治文学传统。有的代表结合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比如郭沫若)的创作

  • 标签: 新文学运动 文学传统 当代文学 “五四”文学 启蒙主义 现代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