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从字形等基础性环节入手,认为荆子鼎铭的“”实即“荆”字,“荆子”即“楚子”;通过对器物年代、铭文内容的综合分析,考证荆子鼎铭的“荆子”即见于文献的楚王“熊绎”。又在李学勤“保卣、保尊与斗子鼎记载的,正是岐阳会盟诸侯的史迹”说法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进一步推阐熊绎在盟会上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也进一步证成了李说。最后,根据相关出土和传世文献所提供的信息,对岐阳盟会的时间作了具体推定。凡此可补传世文献记载之不足,对先秦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荆子鼎 熊绎 岐阳之盟
  • 简介:2007年5月,河北正定县于家庄出土一合唐代墓志。从碑文看,为唐后期德节度使士真墓志。该墓志两千余字,内容十分丰富,是迄今发现的这个氏家族男系成员第一块碑刻,为研究其家族世系、仕宦经历,乃至整个德镇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近些年来,继何进滔、何弘敬和元逵墓志之后,关于唐代河北三镇的又一重要发现。

  • 标签: 河北正定 唐代 王士真 墓志
  • 简介:好太碑所记“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是迄今所知对广开土号最完整的记录,这一复合型称号,可分解为表示陵所在地的“国冈上”、有谧号性质的“广开土境平安好”以及表示官称的“太”三个部分,分别表达不同的意义,有着不同的来源,发挥不同的功能。至迟从广开土时代开始,一个故去的高句丽的正式号应该包含有这三个部分。研究显示,包括《三国史记》、墨书墓志和金石刻铭在内的高句丽史料,对故称号记录存在较为随意或随机的情况。从广开土的“永乐太”称号可知,长寿之前的高句丽生前都拥有源自内亚传统的号,表明了高句丽官号制度的多元传统。从这个角度观察高句丽的号制度,还有助於我们观察古代东亚多语言社会襄书写语言所发挥的政治功能.

  • 标签: 好太王碑 王号 广开土王 三国史记 故国
  • 简介:宽者,纳万物而博大;容者,包万象而仁厚。易经曰厚德载物,而厚德之首当为宽者。一日本侵华期间,梁思成一家背井离乡。亲弟弟梁思忠在淞沪会战中牺牲,内弟林恒在成都空战中牺牲。这位儒雅的学者,身临长沙沦陷熊熊大火,

  • 标签: 厚德载物 侵华期间 淞沪会战
  • 简介:初二时长田曾被小流氓围堵搜钱,这个经历成了他一辈子的梦魇,每年都会有几次在梦里与他们交战、厮杀。5月22日,光线传媒总裁长田先生独自开着保时捷来到影棚,拉着一个小小的皮箱,里面是《人物》提醒他自带备用的衣物。他很自然地表现出一种爽利与不拘小节,换装的时候,他当着众人的面开始脱上衣,然后背过身去脱长裤,"哗"一下露出了内裤下紧致的臀线。拍完照片,他独自整理衣物,西装、衬衫、领带叠放整齐,分门别类一层一层放进4层的小皮箱里,旁边站着他泰然自若袖手旁观的宣传总监。

  • 标签: 王中军 娱乐圈 民营电视 员工管理 广告公司 制作公司
  • 简介:1956年初,毛主席到上海,特地视察了江南造船厂,陈毅等同志陪同视察,身为上海市检察院检察长的范也是陪同者之一。时值冬天,天寒地冻,黄浦江边风很大,毛主席情绪很好,谈笑风生。

  • 标签: 江南造船厂 毛主席 上海市 检察长 检察院 黄浦江
  • 简介:朱橚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他母亲对小儿子朱橚的培育极为重视,母亲的言传身教、朴实善良、资深远见对他影响极深。孩提时的朱橚聪明机智、勤学好问、抱负远大,长大后更想造福桑梓、流芳万世。

  • 标签: 朱橚 医学 植物学 青铜造像
  • 简介:1996年3月14日,祖国西部新疆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飘飞着鹅毛大雪。就在大雪飘飞的时候。洛宾被飘舞的亿万朵美丽而洁白的雪花簇拥着走了。他走得那么坦然、平静,在他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也许耳边传来了为他送行的优美歌声,在歌声中,他到那遥远的地方去了……音乐家洛宾.1913年元月7日出生于北京。他的祖父是位画匠,清末北京的正阳门楼上曾留下了他祖父画过的油漆花卉。祖父也常为死者画画遗像。经常在死者亲属的哭泣声中画完。为此祖父就对自家人说:“只有真正懂得悲哀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洛宾自述在他的一生中,常用祖父的话体验生活。

  • 标签: 王洛宾 记忆 新疆自治区 乌鲁木齐 体验生活 祖父
  • 简介:作为当代著名工笔画家的邓敦伟,这些年来备受画坛关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在于他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更在于他对于工笔画艺术的执着态度。纵观半个多世纪以来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邓敦伟的作品称得上别具一格:在现当代的艺术创作中,许多艺术家都纷纷跳脱绘画本身,渐渐地把手法、技巧等基本元素搁置在一旁,而将精力更多的转向对社会问题的观点表达、对生活和生命的思索与质疑、对全新艺术概念和表现手法的探寻等诸多方面。这些新的尝试固然值得肯定,但像邓敦伟这样始终坚持传统的工笔人物绘画,并能沉下心来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仔细琢磨,反复锤炼,精益求精地追求作品的完美,诚可谓是难能可贵的。

  • 标签: 美术作品选 工笔人物画 修行 正气 绘画风格 工笔画家
  • 简介:宋代海外贸易以民间海商作为主要力量,这一特征与汉唐时期的朝贡贸易、元代的官本商船以及明初郑和下西洋等在性质上截然不同。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之立国态势从“头枕三河,面向草原”一变而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亦即从中世迈向近世的重要表征。南宋东南沿海常年有近十万人涉足外贸,其内部阶层结构犹如金字塔,处於顶端的是宗室、官员和军将等权贵海商;第二层是职业海商与来华外商;第三层是时断时续参与外贸的中小海商;底层是数量最多的海舶水手和“带泄户”。这是一支强力无法压制的谋生力量,亦是南宋海外贸易之民营性质的确凿证明。

  • 标签: 南宋 海外贸易 海商羣体 民营性质
  • 简介:孔广森的《公羊通义》是清代第一部公开刊行的公羊学著作。学界一般认为,该书将宣传变法改制的“鲁”说排斥在外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公羊学的本旨。值得注意的是,清儒刘逢禄在《春秋论》中表示,孔广森《公羊通义》虽阳避“鲁”之名,但阴用“鲁”之实。那么,刘逢禄此说是否成立,孔广森此书是否有违公羊学的师法呢?由于这一问题与何休的“三科九旨”说密切相关,进而涉及到《公羊通义》的性质和清代今文经学的开端问题,故撰此文,就教方家。

  • 标签: 孔广森 《公羊通义》变法改制
  • 简介:明代南都金陵是明王朝的南方政治文化中心,人文荟萃,明代诸多诗人作家或籍贯、或宦游、或寓居金陵,与金陵之地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之渊源,金陵文学自是明代文学之重要构成部分。永乐迁都北京,南都金陵文学历经短暂的萧条、岑寂与复苏,于弘治、正德间日渐兴盛,文人社集蔚为大观。晚明大家钱谦益(1582—1664)在论及“金陵社集诸诗人”时称“弘正之间,顾华玉、钦佩,以文章立蝉;陈大声、徐子仁,以词曲擅场。江山妍淑,士女清华,才俊翕集,风流弘长”。①钱牧斋认为顾磷(字华玉)、韦(字钦佩)为弘治、正德间金陵艺文活动的核心人物,也是这个时期金陵文学代表性作家,其生平事迹与艺文成就当为吾人研究明代文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 标签: 金陵 生卒年 明代文学 考证 政治文化中心 地域文化
  • 简介:粲登楼"这一经典审美意象,在其后世的诗词作品中反复出现,多被用以寄托作者的羁旅思乡之情。明人刘基的词中,"粲登楼"这一意象也不断重复,通过对粲《登楼赋》分析,结合刘基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似可从中管窥到刘基在仕隐之间的矛盾心态。

  • 标签: 刘基 王粲登楼 意象 矛盾心态
  • 简介:公元1673--1682年的三藩之乱是满清王朝定鼎中原之后所遭遇到的一次巨大冲击,甚至可以说是一场生死搏斗。三藩反清后,云南、四川、湖广、闽浙、两广以及陕甘等地尽被兵燹,“伪檄所至,叛者四起.势如鼎沸”①。

  • 标签: 王辅臣 吴三桂 事略考 中国 历史
  • 简介:编者按景芳,1909年出生于辽宁省义县雹神庙。1925年参加东北军第三方面军,1930年入东北讲武堂第1l期学习。九一八事变后,随刘多荃105师进驻北平。1936年12月参加西安事变捉蒋行动。七七事变后,在河北沧州与日寇血战7昼夜。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作为副营长率部与侵华日军坂垣师团某部血战。1939年在南岳游击干训班任沙盘战术组组长。抗战胜利后,他奉命在河南开封,作为庞炳勋的副官、40军副军长参加日军受降仪式并接收上缴物资。

  • 标签: 抗战胜利后 访谈录 老兵 侵华日军 九一八事变 台儿庄战役
  • 简介:榆中发现了两块有关明肃贡马营的碑文。根据碑文提示的线索。笔者进行考证,查出贡马营原址在新营黄坪村,万历三十七年(1609)迁入新营。随着贡马营集市的变迁,商品贸易日益繁荣,贡马营集市管理模式也由肃单一管理走向多元化管理。

  • 标签: 黄上坪 贡马营 集市 变迁
  • 简介: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有《绵津山人诗集》稿本五册,是清初诗人宋荦诗集的写稿本,书中保留有士祯书札两通及士祯、朱彝尊、邵长蘅的评点,另有多人题跋,文献价值较高,在清初文学研究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 标签: 绵津山人诗集 稿本 书札 评点
  • 简介:恩师天有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2月8日17时12分不幸于北京逝世,享年68岁。门弟子简撮王师生平、学术,谨奉学界。天有教授原籍山西临汾,1944年10月13日生于上海。1956年起先后就读于北京普励小学、北京九十五中、北京十四中,其间曾两度患重病,休学一年。196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68年毕业,先后在兰州军区8039部队57分队农场(宁夏银川)、甘肃山丹煤厂工作,餐风宿露,艰辛备尝。1970年起任甘肃九条岭煤厂职工子弟学校副校长、校长,在

  • 标签: 天有 明史研究 东林党 历史学系 明代政治 学术贡献
  • 简介:福州具有航运之利和良好的造船基础,为郑和,景弘下西洋提供物质条件;而郑和、景弘下西洋,屡命福建造船和修船,也促进了福州造船和修船工艺水平的显著提高。由于郑和、景弘下西洋的巨大影响,福州造船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 标签: 明代郑和 王景弘下西洋 福州造船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