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读李健才先生译文日本今西龙的《箕朝鲜传说考》。此文是今西龙于1922年发表的,文中“认为《史记》、《汉书》等关于箕朝鲜的记载只是传说,而被后人信以为事实,认为箕是历史上的传说人物,实际并不存在,认为箕并未到过朝鲜,在朝鲜的箕遗迹及世系家谱等都是后人伪造的,是不可信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今西龙这篇“奇文”,我们应认真对待,何况它巳流传80多年,谬种流传,很有澄清之必要。

  • 标签: 今西龙 《箕子朝鲜传说考》 《史记》 历史研究
  • 简介:回家了1947年5月,中共上海局青年组组长朱语今派我由上海回到武汉,利用家庭社会关系开展地下活动。我父亲童璋当时是湖北省银行经济研究室主任,全家住在汉口保华街保元里9号楼上,是银行职工宿舍。父母和五个孩子,共有七口人。我是老大,1921年生于北京。恩施高中(湖北七高)毕业后,1942年暑期考取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国文系。当时父亲在湖北农业改进所工作,要养活祖父母、夫妻二人和五个孩子,生活非常艰苦。

  • 标签: 湖北省银行 国文系 保元 地下活动 大学师范学院 新湖北日报
  • 简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虎生三只幼仔,其中定有只彪。这个典故出自《癸辛杂识》,彪,也是小老虎,但它更为凶恶,还吃它的'兄弟姐妹',所以老虎特别小心提防幼仔不被彪吃掉。后来,人们常借此谚语比喻众子女中必有特殊的,或众人之中,定有性格不同的。【原文】谚云:'虎生三,必有彪。'彪最犷(guang)恶,能食虎子也。予闻猎人云,凡虎将三渡水,虑先往则为彪所食,则必先负彪以往彼岸;既而挈次至,则复挈彪以还;还则又挈往焉。最后始挈以去。盖极

  • 标签: 能食 癸辛杂识 众子 guang 必先 渡水
  • 简介:我的父亲刘满贵,出生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农历二月十七日。如果他还活在世上,按阳历计算到2017年3月19日他就120岁了。父亲生前,我的妻子宁、儿子丁、儿媳娅都未曾见过他老人家。如今,母亲、长兄已去天堂与父亲相会,而入古稀之年的我只能在这世上遥寄哀思。华夏五千年,历史上千万伟人、豪杰、义士、贤臣、良相、明君、领袖、先驱、英雄、烈士等以卓越的功勋、悲壮的

  • 标签:
  • 简介:著名爱国诗人、南社主帅柳亚与艺术全才、代高僧李叔同——弘法师有着不少鲜为人知的交往。早在清朝末年,两人就互相仰慕;民国初年他们在上海相交而相知;李叔同出家成为弘法师以后,僧俗异途,交往中断;抗日战争开始,柳亚和弘法师重新接上关系,各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异曲而同工地合唱了曲悲壮的爱国主义之歌。

  • 标签: 柳亚子 李叔同 弘一法师 南社 袁世凯 太平洋
  • 简介:爱琴海上,有座神话般的岛屿——圣托里尼岛,它用尽了世间的蓝与白,谱写着如诗如画般的世外桃源。传说它与沉入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古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为这座美丽的岛屿增添了份神秘感和别样的魅力。.岛上的居民年复年地重漆自己房子白色的外墙,以让圣托里尼白的纯粹,蓝的优雅,让每位来到这里的游客尽享岛民亲手修茸的圣托里尼的美……

  • 标签: 亚特兰蒂斯 世外桃源 古文明 神秘感 岛屿
  • 简介:2001年7月29日,是中央文史研究馆建馆50周年纪念日,在人们纪念这个日子的时候,不能不想起中央文史研究馆的奠基人之、第任副馆长之的柳亚先生。柳亚不但是同盟会、光复会的元老,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而且还是位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战士和爱国诗人。柳亚的史学研究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生最钟情并终生为之奋斗、但始终没有进行到底的是《南明史》的研究。

  • 标签: 一生钟情 明史研究 柳亚子一生
  • 简介:她是位毕生追求光明的才女,位敢于当面揶揄孔祥熙的记者,位国民党铁腕将军对之无可奈何的中共地下党员,1957年却被错划为“右派”。《冈的笔,冈的心》描述的就是这样位才华横溢的女记者的人生经历。

  • 标签: 《大公报》 国民党 中共代表团 孔祥熙 旅行家 抗战胜利
  • 简介:部荒诞离奇的《封神演义》掩盖了殷商王朝的历史天空,也掩盖了位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殷商思想文化的代表——箕。他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学问、人

  • 标签: 政治家箕 湮没政治家 箕子
  • 简介:上海书店《民国丛书》第三编(张季九录)(四)文录卷〇有《顾姓谷先生六十寿序》篇,下署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顾姓谷先生不知何人。

  • 标签: 丛书本 民国 刊误
  • 简介:观位于西乡县城东南30公里的午山上,据《西乡县志》载,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妃进香拜轮之处。山上现存的碑碣记载: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重建“诩圣保真君殿”(即上观正殿)、药王殿、娘娘嫒阁、福寿殿;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重修下观,并由下观到上观,沿途小道上铺砌石阶;武宗正德二年(1507)重建中观,

  • 标签: 午子观 西乡县 《西乡县志》 地方志 陕西
  • 简介:〔编者按〕为纪念先生诞辰百年,本刊特选其1925年载于《现代评论》第2卷的这篇爱国情挚、忧国情深的著名史诗《七之歌》,以飨读者。此诗虽已是74年前先生26岁时的胸焰心涛,但今日捧读,尤其他对澳门那痛惜之最,必当再令读者情燃而意腾!当“五四”新文化运...

  • 标签: 《七子之歌》 母亲 “七子” 《凯风》 “五四”新文化 尼布楚条约
  • 简介:<正>《刘》亦称《新论》或《刘新论》,在敦煌遗书中亦有称《流》者。全书五十五篇,诸本卷数不;作者属谁,世有争论。据历代著录,《刘》作者有梁刘勰、北齐刘书、汉刘歆、梁刘孝标、唐袁孝政、东晋时人、贞观后人等七种说法;但真正见之于版本题署者,仅有梁东莞刘勰(敦煌遗书中作“刘协”)和北齐阜城刘书二种,究竟属谁?迄今未有定论。

  • 标签: 敦煌残卷 敦煌遗书 敦煌本 敦煌石室 北齐 古籍
  • 简介:李长之初名李长植,山东利津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先后在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是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学者。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很深。李长之在1935年主编《益世报》副刊,他的《鲁迅批判》曾在该报副刊上连载。到1935年9月上旬,他将全书结稿。在赵景深大力支持下,该书在北新书局出版。《鲁迅批判》在鲁迅研究史上,是第部成系统的专著,在学

  • 标签: 李长之 鲁迅研究 批判 赵景深 文学批评 古典文学
  • 简介:此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陆游1938年,闻多与三闻立鹏、长女闻名留影于昆明。今年是父亲诞辰100年。又恰是五四运动80年,建国50年。去年是戊戌变法100年,改革开放20年。世纪末这系列意义深远的纪...

  • 标签: 《七子之歌》 闻一多 百年诞辰 帝国主义 中国学生 《纪念刘和珍君》
  • 简介:走进上海世博会,老粗布站在了世界舞台上。在山西馆小舞台上,木制的老式织布车前,织布的姑娘踩动踏板,双巧手上下翻飞,只见银梭飞舞,经纬分明的手工老粗布魔术般地流淌出来。这,就是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的襄老粗布。

  • 标签: 上海世博会 山西省 襄垣县 长治市 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