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正>四川阆中市二龙区二龙乡高阳村农民,于1985年春改建房屋时,挖出一块小石碑,正遇该区文化站长王扶民同志在该村工作,闻讯后前往察看,认定是一块非常难得的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的重要遗物。即清洗后搬回二龙乡政府,安置于文化活动室作陈列展出。同时写信、摄照片报市文管所。该碑用青色沙石加工成较平的石板,碑首呈圆弧形,其下为矩形,通高85厘米,宽49厘米,出土时虽残成两

  • 标签: 红军公田 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陕苏区 苏维埃 南县 文化活动
  • 简介:  [说文解字]  一,是一个数字,汉语计数里是最小的正整数,但是它却变换无穷.有时是最小,表示单个;有时是最大,表示整体.以前有条灯谜:"天没有我大,人有我大",答案是"一".从灯谜的本意看,意思是"天"没有"我"是一个"大"字,"人"有了"我"也是一个"大"字.这个"我"便是"一".但是,字面上还有更深刻的蕴含:别小看这个"一",它比天还要大呢,人拥有了它便无比强大.这个"一"就是阴阳归元、一统天下的"一"!……

  • 标签: 统天下
  • 简介:自古至今,我国不少超群出众的山水风物都享有“甲天下”的美誉。甲天下者,即天下第一之意,是最高最美的颂扬之词。“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自古脍炙人口的赞语,是甲天下中最具代表的一例。桂林至阳朔,山环水绕,千姿万态,犹如“人间仙境”。她,集天...

  • 标签: “甲天下” 洛阳牡丹 中国园林 江南园林 苏州园林 蝴蝶
  • 简介: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像航标灯塔一样,在茫茫的夜海里岿然屹立,闪烁不停。他,曾点燃十五世纪的文明曙光,引领和辉映了一个时代的航路。

  • 标签: 友谊 扬帆 十五世纪 中国人
  • 简介:祁县的文化积淀真是浓厚得很。2000多年前战国大夫祁奚在自己的这块封地上留下了至今仍被人们传颂的举贤之道,如今祁县又以众多的古建遗存而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这些让人目不暇接、称奇不已的古建筑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乔家大院了。

  • 标签: 乔家大院 古建筑 祁县 建筑结构 大院布局
  • 简介:壮哉,长江三峡,举世闻名!古往今来,无数骚人墨客游此一睹风彩神韵,留下佳作,叹为观止。然而,这三峡之中的一条婉蜒盘曲的神农溪,自山川形成以来却“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干呼万唤始出来”。她那神秘的面纱一经掀起,便天下闻名,引来世界各种肤色、各种异形、各种眼眸、各种语言的人们,寻觅神农踪迹,饱享眼福,焕发精神。我曾三次漂游神农溪。一为考察开发旅游景点;二是随县政协领导视察旅游设施;三乃陪同台胞观光漂游。逆水上游,顺水下漂,均赏心悦目,其乐无穷。神农溪在巴东县江北,发源于神农架南麓银门洞。她羞羞答答,仅仅促泥,流程60公里,出西口注入长江。其内稀奇古怪,世上罕见。雄伟的峰峦,幽深的峡

  • 标签: 神农溪 神农架 古战场 旅游景点 《山海经》 《舆地纪胜》
  • 简介:兰亭地处绍兴市郊西南,春秋时越国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邀友雅集修禊于此,更使兰亭名闻遐迩。从古至今,人们都公认,兰亭是文人墨客的憩园。你来到兰亭,无论取哪种思维方式,都会感到是在一段历史中勾留、徘徊,游人的思绪和情感走入中国文化史上那个昌盛的层面,而走不出的是那源远流长、了无边际的文化氛围。就在这种心境下在兰亭流连。兰亭真是文化的圣地,这里的鹅池、流觞亭、小兰亭、御碑亭、右军祠……每一处都充满了文化意蕴。进入兰亭大门,沿石径款款前行,小丘相傍,清溪迂回,鹅池便突现眼前。池中有白鹅数只,当然此鹅已非晋时

  • 标签: 兰亭 书法家 文化意蕴 中国文化史 思维方式 文化氛围
  • 简介:春秋时期的秦国,自迁都关中后发展比较顺利。尤其是在穆时代,秦已能与老牌大诸侯国晋抗衡,后来又致力于西部经营,“开地千里,益国十二”,国势大盛,穆也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当时秦国总体说来在社会发展程度上和东部诸国还存在差距,

  • 标签: 秦国 诸侯 迁都 关中 春秋时期 时代
  • 简介:朴(1900—1946),江苏常州人,著名民主爱国人士。1936年11月,他与沈钧儒等领导“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而被国民党逮捕入狱,1945年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李朴日记两册。本刊的前身《党史研究资料》在1984年、2002年和2004陆续刊登了由孙景贤、王健、贺秦华、安跃华等人整理的部分李朴日记。此为日记的最后一部分。这些日记记载了李朴在1937年、1939年、1946年间,反对美蒋勾结发动反革命内战和在国民党监狱中坚持抗日民主的战斗生活,对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李公朴 日记 中国民主同盟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党特务 中国国家博物馆
  • 简介:救戏事,传闻已久。今有目睹者,语其详,记之。1978年1月31日至2月2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下榻成都金牛宾馆,即将出访尼泊尔,有关部门为他安排三天的晚会,都是看川戏。那时,戏曲只演现代戏,小平坚持要看传统戏。省里负责文艺工作的马识途,找来...

  • 标签: 现代戏 折子戏 传统戏 二次解放 邓小平 中国戏曲
  • 简介: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门槛)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铁门限'。后取笔头座(郭)之,号为'退笔军'。-张怀难.《书断》【译文】南朝。僧人智永住在吴兴的永欣寺,常年练习书法,后来积累

  • 标签: 吴兴 退笔 书断 铁叶 公学 张怀
  • 简介:人们读史,常不免有这样的感慨:一个国家或一个朝代的肇始之君,大都刚毅睿智,胸怀宏博,功业昭著,远非其后世子孙所能企及。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历史现象。那些声望显赫的开国之主,首先是特定环境中的产物,他们所处时代社会发展的种种因素造就了他们,培育了他们的思想和气质,并把他们置于那个历史的前台位置。不是他们决定着历史情节,他们是历史情节的组成部分,此即所谓“时势造英雄”。

  • 标签: 秦襄公 历史现象 社会发展 组成部分 历史研究 秦国
  • 简介:“开封为华夏之腹地,书法艺术有着丰厚的历史沃土,处于领率群伦的最重要地位。”这是对开封书法艺术的一个广泛评价。

  • 标签: 书法甲天下 开封书法
  • 简介:驰名中外、冠绝华夏的关公祖庙,坐落在山西运城市西南约四十里的解州镇西关。由于其形势宏伟、规模巨丽和建筑精美居全国之冠,更由于它建在关羽的故里,是故解州关帝庙有'天下第一武庙'的美誉。殿阁巍峨、雕饰精致、布局严谨、华美壮观的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重建于末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

  • 标签: 布局严谨 春秋楼 真宗 殿阁 大中祥符 山西运城
  • 简介: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上面这首清朝人的诗,颇有唐人七绝之风,传播很广。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由于旧体诗词勃兴,大陆和台港乃至海外的报刊,多以诗话中的'本事诗'形式刊载,但提到作者姓名和题目的却很少,文字也不大一致,只有一点相同:歌颂左宗棠督办新疆防务。我曾综观一些报刊,认定诗的作者为左宗棠的幕僚杨昌浚,生平不详;诗的题目,或作《赠左宗棠》,或作《左柳》。前者似为杨昌浚所题。杨昌浚一作杨昌澹。后者当为后人歌颂左文襄

  • 标签: 左公柳 杨昌浚 旧体诗词 玉关 文襄 清朝人
  • 简介:窑艺是清末民初制作大件陶瓷著名高手孙洪元先生一手创办,原名“孙荣记”瓷庄,产品远销东南亚,远涉英国,信誉卓著,其瓷艺历经百年,至今已有第四代传人,并均卓有建树和发展。

  • 标签: 清末民初 东南亚 孙公窑艺陶瓷 制作工艺
  • 简介: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又号糜,自称“清懒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明史》卷二百九十八《隐逸传》载,陈眉自幼颖异,能文章,得到后来任首辅的同郡徐阶的器重;为诸生时,与董其昌齐名;当朝宰相王锡爵曾招他与自己的儿子王衡一起读书;“文坛盟主”王世贞“亦雅重”之。可以说,如果有意仕进的话,陈眉的确具有许多便利条件。可是,他却出人意料地在二十九岁时,焚弃儒冠,隐居昆山。顾宪成在东林讲学时,“招之,谢弗往”;朝中官员多次举荐,“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终生杜门著述,闲时与黄冠老袖登山临水,吟啸忘返,足迹罕入城市。《明史》认为他“通明高迈”、“志尚高雅”,但也有人尖酸地讽刺他是“妆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翩然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衙”(蒋士锉《临川梦》)。本文拟从晚明“山人”心态这一角度切人,对陈眉“隐逸”之举加以评析,以便通过这一典型个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晚明“山人”的人格以及作品。

  • 标签: 陈眉公 袁宏道 晚明文人 《红楼梦》 自然人性论 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