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正>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性的行为,而且也是一种文化性的行为.因此,从大文化的视角去认识旅游活动,建设旅游文化.促进旅游行为向深层次发展.无疑显得十分必要.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旅游文化与旅游业文化、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旅游文化与民族特色等相互关系,或语焉不详,或存在一些误解.本文拟对此作初步论述.希望能对旅游文化的建设有所裨益.

  • 标签: 旅游文化 文化旅游 多边关系 旅游活动 旅游者 旅游业
  • 简介:在三峡巫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除大量精美的器物外,还有形制多样的葬式、葬俗.是大自然留给华夏子孙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和陈列的需要,必须对其整体切割搬迁.在切割装箱的工艺中采用了新型合成材料聚氨脂发泡剂,它重量轻,不受水源限制,顺利地完成了土坑墓整体切割与搬迁的任务.

  • 标签: 土坑墓切割 搬迁 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
  • 简介:刚收到上海钱币学会寄来的今年第一期《钱币博览》,其中有上海闵行出土“日进斗金”钱石器的消息。4月11日新民晚报又有该石器的报道。看了附图,似曾相识。原来,这与我几年前下乡摄影所见到的一件石器大同小异,犹如孪生兄弟。那年,我想用镜头留住历经沧桑的古桥旧宅,和那通向历史的老街小巷。

  • 标签: 石器 出土 古桥 大同 摄影
  • 简介:高3.8厘米,前端宽10厘米,尾宽9厘米,长14厘米,估为试制产品,满身沾粘窑渣。器底前端附两台足,呈前高后倾状。砚盘内无釉,余施黄绿色釉,釉质肥厚温润。虽为箕但又有宋代抄手砚的稚模,线条见棱见角,系水车窑仅见方形器,殊为难得。

  • 标签: 方箕形砚 私人收藏 古董 宋代
  • 简介:2002年上海有关的杂志上曾经报道过两则有关新发现的钱石器。一则的报道是在2001年11月9日,上海的某电力公司在上海闵行塘湾镇的施工过程中,在距地表二米处挖出二块花岗岩质的钱石器。根据当时的报道.出土的钱石器直径达1.8米,石器的中间厚约0.3米,二块各重达1吨多。其中有一块的正面刻有“日进斗金”四字,

  • 标签: 石器 施工过程 电力公司 上海 花岗岩 出土
  • 简介:所谓早蜀文化,在考古学上是指分布在成都平原,其中心区域在成都——广汉一带,考古学年代分期上指出从三星堆遗址二期至成都十二桥文化,已发掘的遗存以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两处遗址出土物最为丰富,也最负盛名,几乎囊括了蜀文化的所有物质精华。这两处遗址出土物的一大特色是眼饰和眼器特别多,许多人、鸟、兽的眼部很奇特。许多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但却是笼而统之地谈论的多,作专题研究者少,有的研究者,将主要问题集中于“眼崇拜”的讨论忽视对其仔细的研究。虽然金沙遗址出土有不少的眼器和眼饰,

  • 标签: 金沙遗址 出土 三星堆遗址 蜀文化 考古学 遗物
  • 简介:<正>1、汉字是写词的汉字体系最初是由图画文字衍变来的.在图画文字中,已经蕴育了写词的因素,某些图形被约定俗成地写某些词,具有了文字的性质.图画文字后期,这些具有文字性质的图形已经初具规模,广泛借助和运用图画文字中萌芽的同音假借方法,就可以基本上按词写话了,于是形成了汉字体系的雏形.汉字是在写词的基础上产生的,否则它是不能记

  • 标签: 分别文 小议 图画文字 汉字体系 概括义 词义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谋求建立战后世界"广泛而持久的"集体普遍安全政治体系的同时,亦致力于构建战后世界金融有序合作、贸易自由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这项全球战略的经济目标,最初体现于1941年8月14日颁布的,正式实施于1944年7月1-22日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

  • 标签: 多边自由贸易体系 《大西洋宪章》 布雷顿森林体系
  • 简介:通过对"凹"字形与音的讨论,认为对音韵文献的研究应重视汉字形与音的复杂关系.

  • 标签:
  • 简介:<正>柳叶剑是古代巴蜀地区流行的一种很具地方特征的青铜短剑。其主要特征是剑身似柳叶,扁茎无格,剑身基部斜收与茎接,茎上一般有两穿,剑身有中脊,脊侧或有血槽或平斜无血槽。在巴蜀文化研究中,这种青铜短剑是最引人注目的器物之一。笔者对这种剑的渊源谈一点看法,企望对巴蜀考古有所裨益。

  • 标签: 叶形 巴蜀地区 青铜剑 渊源 文物 遗址
  • 简介:石器和植物残体的相关研究证明,脱粒板曾大规模应用于近东地区。为探索古代中国或远东是否也曾使用过这种工具或类似工具,本研究对何郢遗址植物残体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周遗址存在切割形态植物残体的证据,以此推测类似脱粒板的农具在商周时期曾被使用。无疑,这一发现对我国古代农作物的脱粒加工方式具有重要的启示,可望深化我国农业考古的探索。

  • 标签: 植物残切割形态体 脱粒板 何郢遗址 脱粒工具
  • 简介:<正>1991年1月,雅安市政建设工程公司施工队,在雅安市区新桥河底施工时,挖掘出土一鼓铨。鼓铨,黄铜质,器为鼓形状。通高7.3厘米,盖径9.1厘米,鼓腹围径35.5厘米,底座9厘米,盖面双钩浅刻楷书“壹百两”字样,字体1.8×2.3厘米。内装高5厘米,周径6厘的铁质砝码和大小不等的铁、铅、镍砝码15个,用锡焊密封。

  • 标签: 雅安市 鼓形 砝码 营造尺 黄铜质 锡焊
  • 简介:嵌贝鹿席镇是汉代席镇中一种特殊类型,由青铜铸成鹿身,鹿背镶嵌贝壳而成,精致典雅,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文章对考古发掘出土的嵌贝鹿席镇的特征、流行年代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认为它反映了汉代人向往长寿富贵、功名利禄的心态。同时,文章也对嵌贝鹿席镇的使用情况和出现原因等作了初步讨论。

  • 标签: 汉代 席镇 鹿 镶嵌
  • 简介:北方长城沿线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北方系金属器虽见有一定数量的金器,但多以青铜器为主。这类以工具、武器和装饰品为基本组合的金属器,以其独特的造型及各种动物或怪兽纹的装饰风格在广袤的中国北方地区独树一帜。

  • 标签: 北方长城沿线 璜形项饰 分布 文化因素 意义
  • 简介:1998年11月,笔者在礼县盐官镇发现一批土锈斑蚀的铁器数件。经人辨认。有小锄、镰刀、铁铧等生产工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1件有铭文钺铁铲。此铲打磨精细,高12.5厘米,宽12厘米。刃呈钺,上部两侧有短肩,銎部呈“凹”字形,中部长方口。两侧表面铸阳文篆书“蜀郡”二字。

  • 标签: 铁器 礼县 生产工具 铭文
  • 简介:<正>燕国偏安北隅,地广人稀,交通闭塞,是战国七雄中国力较为弱小的国家。从目前的出土资料来看,其古文字字形也是相对比较匮乏的。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燕系文字有许多独特的构形特点且难以被释读。"爪合并"就是其中一个具有很浓地域性色彩的构形特征,下面就相关的学习心得及文字考释汇报如下,敬请方家指正。

  • 标签: 爪形 出土资料 战国七雄 学习心得 隶定 吴振武
  • 简介:读了戴春阳先生的大作《礼县春秋秦墓出土四轮方盒非载柩“挽车”考》①后,感想甚多。归纳起来。大略有三点:一是戴先生详列出土器物.广引文献资料,对一件葬品的名称和性质作全面辨析.这种对读者负责的事业心和认真求实的治学态度,令人敬佩;二是文章以大量篇幅考证、引述古代车制,告诉了我们许多这方面的知识,作为读者,我应致谢意:三是文章中有些内容超出了探讨问题本身的范围,流露出一些在正常学术商榷中罕见的意气。使我惊讶。

  • 标签: 青铜 出土器物 文献资料 治学态度 学术商榷 事业心
  • 简介:巴中位于四川东北部,是四川著名的佛教石窟分布区,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注意,研究也渐渐深入,并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本文就巴中摩崖造像中的龛特点进行归纳和探讨,以便学者们进一步的了解巴中石窟。

  • 标签: 摩崖造像 龛形特点 历史渊源 中国 文物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