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东南亚在罗马东方贸易盛期,开始成为东西方之间远程贸易必不可少的中转地区,随後印度移民和中国南方居民的活动,使得中南半岛和苏门答腊、爪哇等许多地区接受了大陆和印度文化,开始出现国家组织。然而由於缺少足够的资料,致使五、六世纪东南亚海洋国家的历史仍然模糊不清。当地出土的碑铭,大多时间较晚,而且残缺不全。

  • 标签: 赤土国 历史研究 东南亚地区 中国 南海地区 官方贸易
  • 简介:<正>全部亚洲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盛衰周期之一,发生在八至十三世纪的华北。这个经济周期的标志,是一个以开封为中心的颇为复杂的区域经济的演变。它的发展,开始于755年的安禄山叛乱,在唐朝余下的岁月中还只是逐渐加速,在十世纪和十一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急剧推进,并在1100年前后的数十年中达到平衡。对于此一区域经济发展全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有必要作简要的概括。随着唐朝的衰弱,开封日趋重要。开封地位的上升,主要以牺牲洛阳为代价。洛阳地处开封之西,是唐朝的第二首都,其位置在战略和防御上都更为重要。洛阳和开封都与大运河相接,开封则更靠近华北平原的中心(较洛阳约近190公里)。在该区域人口重心持续东移的

  • 标签: 发展周期 区域经济系统 经济周期 关键因素 十五世纪 区域内
  • 简介:中国银锭(铤)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门未开发的古董文化.近年来,台湾、香港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及重视银锭的收藏与研究,内地的收藏者也逐渐涉足这一领域,使银锭的收藏与研究逐渐升温,这无疑是一种可喜现象.

  • 标签: 银锭 中国历史 古董 收藏者 中国 台湾省
  • 简介:一、水旱对中国历的影响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水有很大关系,但是由于中国处于欧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及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形势,历史发展的水环境条件很不利。早在西周,河水断流成为影响国家命运的因素之一,引起史家重视。《国语·周语》载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

  • 标签: 中国历史 水利史 水利工程 西北水利 防水治水 基本经济区
  • 简介:"四"的数字在中国有其特殊的意义,如四大金刚、商山四皓、四君子(梅、兰、竹、菊)。从战国开始,一直到民国时期,前后出了不少的"四公子",战国时的四公子,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上海简称为申,就是来自春申君。明末四

  • 标签: 历史四公子 我国历史
  • 简介:一遗产税是对财产所有者死亡时遗留的财产课征的税收,它包括对被继承人遗产总额课征的遗产税和对继承人继承份额课征的继承税,是财产课税体系中重要的分支。我国历上开征遗产税的动议始于1911年。1915年夏,北京政府拟定了十一条《遗产税征收条例》,专对无子立嗣者的遗产课税,寓有绝户财产归公之微意,以作为承受遗产确定权利的保证,类似于英国早期推行的遗嘱印花税。起征点为1000元,采用比例税率,扣除债务、丧葬费等,但未详细规定申报调查程序,反赋予地方官署以督察职权,没有独立的征收体系,只列出消极的惩罚规定,故强制效力极微,因时局多变、国库空虚而未能实行。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财政部于1927年8月向

  • 标签: 遗产税法 遗产管理人 被继承人 总遗产税 分遗产税 国民政府
  • 简介:中国最早的国营妓院应是春秋初期齐国的“女闾”。《国策·东周策》云:“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韩非子》《抱朴子》也有关于齐国首都临淄设国营妓院的记载。

  • 标签: 中国 官妓 历史起源 社会病态 社会发展
  • 简介:<正>由戴逸、罗明任主编的《中国历大辞典·清史》(上)今年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这是继《史学史》、《宋史》、《辽夏金元史》、《思想史》、《秦汉史》之后出版的《中国历大辞典》的第六个分卷。《中国历大辞典》是列入国家六五、七五规化的重点科研项目。全书共分14卷,即断代史9卷(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史、辽夏金元史、明史、清史上、清史下),专史5卷(史学史、思想史、科技史、历史地理、民族史)。《清史》(上)是断代史分卷之一,时间下限为1840年鸦片战争前。

  • 标签: 中国历史大辞典 魏晋南北朝史 清史 秦汉史 历史地理 鸦片战争前
  • 简介:民族主义对韩朝历史编纂学产生了支配性的影响,脱离民族主义而分析韩国历学的理路是非常困难的。本文在梳理韩国民族主义历史学演进历程基础上指出,韩国民族主义历史学是一种同质化的、以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国家兴起为中心的宏大叙事,也一直是一种现实的社会思潮,在韩朝民族国家成长曲折道路上扮演重要角色。从中采浩到姜万吉,韩国民族主义史学本身也在不断经历调整,从国粹主义色彩到民主主义色彩,从激昂亢奋到相对温和。西方学者对韩朝民族主义史学的批评虽能指出韩国民族主义史学的缺陷,但因为将现代化价值绝对化,结果是肯定了殖民主义和日本亚洲侵略历史,实质是另一种有高度预设性的宏大叙事。如何在历史学中超越民族主义,是国际史学界共同的课题。

  • 标签: 韩国 历史编纂学 民族主义 现代化
  • 简介:南京太平天国历博物馆,为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50周年、罗尔纲诞辰100周年,适应现代陈列设计和审美的需要,进一步提升陈列品位和展示手段,对原有的《太平天国历陈列》进行了重大改造.该陈列的"改陈"工作,在如何处理古典建筑与现代展示间的关系方面,做了十分有益的创新,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展示效果.

  • 标签: 南京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太平天国历史陈列》 内容设计 文物展示手法
  • 简介:娘子关镇,位于晋冀交界处平定县,因地势险要,史称”天下第九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山西的东大门。这里的关寨、长城、涌泉、瀑布、古村、水磨构成一幅北国江南水乡风光。关城坐落在悬崖之上,居高临下。中国历文化名镇。

  • 标签: 历史文化名镇 娘子关 中国 江南水乡 平定县 交界处
  • 简介:西文兴村,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城西南,以'柳氏民居'出名,该居所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整个建筑大体分为外府区、中部、内府区等三个部分,从村落选址、规划布局、居民建筑、细部装饰以及风俗民情等,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可谓古香古色,古风犹存。

  • 标签: 中国历史 历史文化 文化村
  • 简介:<正>南京长江路292号大院是孙中山先生宣布中华民国成立的地方,是民国总统府的原址。坐落南京城区中心的这一处建筑群,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在明初为汉王府,清朝为两江总督署,1853-1864年是太平天国天王府;进入民国后,成为中央政府所在地。19世纪中叶以来100多年中,我国一系列重大历

  • 标签: 总统府 南京城区 见证 建筑群 太平天国 孙中山
  • 简介:如何协调好历史文化名城中旧城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现代机动交通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城市规划工作者和历史文化保护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分析了历史名城的道路格局与交通模式的关系,以及旧城交通问题存在的原因,从城市总体布局和旧城内外交通关系等方面,提出协调机动交通发展与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的规划思路和规划对策,并介绍了一些城市旧城的规划思考和规划建设的实践经验。

  • 标签: 历史文化名城 名城保护 名城交通 思路与对策
  • 简介:历史村镇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是我国城乡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梳理了中国历村镇三十多年的保护发展历程,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反思历史村镇保护发展中应该秉持的原则与策略,即以积极改善历史村镇人居环境为根本目的,以人为本地引导农村居民自主自治地投入其中,妥善处理好遗产保护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实现历史村镇走向永续发展之路。

  • 标签: 历史村镇 保护历程 永续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