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疆域扩展经历了黄河与长江流域两大农耕区的联合、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基点的疆域伸缩、突破北方农牧交错带三个阶段,地理环境不仅成为决定每个阶段的核心要素,且在制约人们经济生活方式的同时,影响疆域伸缩。其中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线所经地带,即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在清以前各个时期,既是疆域变迁的回旋起落之处,也承担着起点与终点的双重角色,突破这条地理界限,将疆土持续而稳定地伸向大西北在清朝前期。

  • 标签: 历史时期 中国疆域 地理基础
  • 简介:博物馆对于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公共博物馆在中国成长已逾百年。这期间,学界一直都在探索博物馆到底是什么机构?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也几经修改,以适应新社会的需要。辨明博物馆(museum)、博物馆学(museology)、博物馆技术(Museography)三词的关系,对于理解博物馆至关重要。简单地说,博物馆是个教育机构。博物馆学即以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博物馆历史、目的、宗旨、管理运营、

  • 标签: 博物馆工作 博物馆学 公共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 国际博物馆 博物馆事业
  • 简介:基础教育需要重视的是'基础性',它应结合该学段的学生特点,为处在本阶段的学生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国际上长达20多年的研究表明,在人生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基础教育既不可替代也不能超越,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此外,英国《独立报》报道芬

  • 标签: 中核心 基础教育中 学生有益
  • 简介:对那曲县罗玛镇基础教育的实地田野调查充分证实了,本世纪头十年西藏全面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对于这一偏远牧区的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牧区家长无论是在对待子女上学的观念上,还是在送子女上学的行动上,都发生着明显的改变,体现了新形势下西藏牧区基础教育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 标签: 西藏牧区 那曲 基础教育
  • 简介:由于明代制度设计导致的理想与现实双重失意,根植于皇权社会儒学普范性共识,晚明儒生重构道统论,开始新一轮儒学革新浪潮,但也导致儒生集团分裂及与皇权关系更加紧张。清初孙奇逢率先通过重构道统论来重建儒学体系,费密则通过对孙奇逢道统的展开与重构,建构其"中实之道",走向"王道政治"和汉唐儒学,体现了清初儒生建设新社会和重构儒学体系的一种蓝图。由于书生论政,外王方面,费密虽把道统论建构转化为"王道政治"构想,但除鼓励儒生更加积极、全面向专制权力靠拢外,了无新意,内圣方面,虽转化为对汉唐儒学的重视却又不从事具体考据学的开拓,所以隐而不彰。宏观来看,清学也正是在皇权社会儒学普范性共识基础上,在清朝不断汉化的制度设计中,通过各立道统的方式,各学派由此展开。

  • 标签: 孙奇逢 费密 道统论 皇权社会 儒学普范性共识 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