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一、榆次城隍壁饰艺术的美学价值榆次城隍坐落于太行之右、涂水之畔的山西榆次老城东大街北部。它历史悠远,是国内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城隍之一。占地面积有6000余平方米,城隍的建筑群坐北朝南,布局严谨、层次分明,为三进院落。

  • 标签: 城隍庙 榆次 艺术 壁饰 美学价值 占地面积
  • 简介:荥泽城隍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西大街北侧,由于年久失修,目前仅存大殿、月台等相关遗存。通过对其进行实地调研,初步对其建筑工艺做出评估。荥泽城隍大殿出檐深远、做工精湛,艺术品位高,堪为中原地区古代建筑之精品。

  • 标签: 荥泽城隍庙 古代建筑 艺术
  • 简介:城隍崇拜是由古代天子祭祀八神中第七种神"水庸"衍化而来的。"水则隍也,庸则城也。""隍"即护城河,"庸"即城墙。古人认为城池之有神,便是城隍城隍负有护国佑民、鉴视纠察、消灾禳祸、主持公道、剪恶除凶、赐人福寿等职能。

  • 标签: 城隍祭祀 城隍庙 城隍神 十三年 海洋文化 台湾与大陆
  • 简介:中国祠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祖先崇拜,诞生于周代宗庙,经历汉代墓祠,到唐代发展成为家。“家”一词是唐代法制上用来称呼官人依唐制所建立起来的宗庙。适应唐代统治集团巩固统治的需要,唐代《开元礼》对家礼制、家建筑、家地点、家祭祀礼仪以及家继承相续等有关问题作了具体规定。唐代“家”对宋代家祠、明清祠堂产生了重要影响。唐代“家”,标志中国祠堂发展到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 标签: 唐代 祠堂 家庙
  • 简介:保安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2),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4895平方米,地表起高29米,殿堂、僧房300多间,它的特点是“集中、紧凑、高耸、曲回”,形似凤凰展翅、凌空欲飞之势。

  • 标签: 保安寺 中卫高庙 古寺 历史文化
  • 简介: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处,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环境,窑洞仍然是这里的主要居住形式,也是黄土高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2008年8月.时值全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县普查组在环县小南沟乡李上山村张中沟组进行走访调查时.从村民处得知附近的壕崖畔上有座窑,随即前往调查。从蜿蜒曲折的小路绕山腰至崖边进人院,院坐北朝南,

  • 标签: 调查 环县 壁画 黄土高原 文物普查 2008年
  • 简介:达茂旗石人沟游牧文化调查面积约25平方公里。发现战国、回鹘、蒙元等不同时期游牧民族的祭祀性遗迹、墓葬和居住址34处,遗迹类型有圆形和长方形石圈、圆形和长方形石堆、圆形带缺口的石墙以及椭圆形带石台等。充分体现了阴山以北草原地区不同时期游牧民族的文化、经济和生存状态。

  • 标签: 文化遗存 游牧民族 祭祀性 达茂旗 长方形 包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