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正>《文物》1972年2期《湖北京山发现曾国铜器》一文中报道出土的一件铜鬲,铭文“佳黄□□用吉金乍(?)”。原文(?)作隶作鬲,然细审(?)与鬲不合,应隶为缶。乃宝之省。《说文》:“宝,珍也,从它玉贝,缶声。”金文中宝缶即作(?),如康侯鼎、服尊、效父毁、师(?)(皀殳)等。容庚《金文编》陶云:“(?)父盉假(?)为宝”。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

  • 标签: 两周金文 湖北京山 郭沫若 说文 文物 铭文
  • 简介:大谷文书中的Ot.3317与Ot.4866文书为唐抄本残片。Ot.3317文书载有两条唐《医疾》,其中前3行为“诸合药供御”条,後2行为“太医署每岁合药”条。Ot.4866文书则为唐《丧葬》“引披铎要挽歌”条。这两件文书涉及的三条文,对於相关唐的复原和排序都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大谷文书 唐令 臀疾令 丧葬令
  • 简介:自戴建国先生於1999年发表《天一合藏明钞本(官品)考》一文,向学界宣布久已佚失的、囊括行用之宋与不行之唐的北宋天圣七年(1029)“奏上”的《天圣》残本十卷现藏於浙江宁波天一阁以来,学界对於唐的关注热情持续上升。

  • 标签: 赋役 《天圣令》 天一阁 北宋
  • 简介:〔原文〕学问有利纯,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终归蚩鄙②。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③,流布丑拙,亦以众矣,江南号为泠痴符。——《颜氏家训·文章第九》

  • 标签: 巧拙 颜氏家训 自我感觉良好 清美 徽五 无学
  • 简介:律是定罪判刑的主干,是约束人们行为的法律分支,对维护古代政权统治有极大的强制力。诏书与敕则是“后主所是”的特权表现。中国自汉至唐,仅有唐律存世,历代法令皆已佚亡。200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北宋天圣所附唐,使人们得以窥见部分唐、宋的原貌与内容,便利学者对唐、宋进行新的研究。也有利于加强对历代法令的重新研讨。本文将晋篇名与历代法令篇名进行对校,发现晋律令不仅对南朝律令影响巨大,而且对以往被学者们所鄙视的北朝北周律令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从而得以纠正以往过分夸大提高北齐律令对隋唐决定性作用的不恰当看法。文末解说了晋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作用,认为它受到了时人的赞誉与肯定,是并非偶然的。

  • 标签: 律令 齐律 周律 晋令 诏令 制敕与编敕
  • 简介:秧歌是古代农民插秧时所唱的歌曲,也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演唱艺术,其历史源远流长,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娱乐性、欣赏性和广泛的群众性。秧歌也叫“社火”,每年春节期间,民间村庄都有盛况空前的“耍秧歌”、“闹社火”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耍秧歌是农村春节期间主要的文化生活和社事活动,有祈求平安之意蕴。

  • 标签: 秧歌 民间歌舞 春节期间 演唱艺术 传统习俗 文化生活
  • 简介:由于资料阙如,俸禄问题是整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一个难点。相比之下,要了解十六国各政权的俸禄情况似乎更加困难。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十六国到底有无俸禄制。关于这个问题,成汉政权有明确的否定记载,《晋书》《李雄载记》记载:“雄为国无威仪,官无禄秩,班序不别,

  • 标签: 俸禄制 十六国 魏晋南北朝史 成汉政权 《晋书》 记载
  • 简介:在中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分裂割据时期,其特点是自汉代以来,内迁至黄河流域的北方和西北的游牧民族,主要是所谓的“五胡”(即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先後在长江、淮河以北建立了二十多个政权。其中,主要有十六国(内包括汉族所建的三国)。这些由五胡建立的政权,统治和管理着人口众多的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因此,五胡所建政权怎样统治、管理众多的汉族和其它民族,他们采取什麽统治机构(即官制)实施其政令,维持其统治?这是一个颇耐人寻味和有意思的问题。

  • 标签: 十六国 官制 历史研究 中国 政权形式 军制
  • 简介:“”甚僻,然韵书字书均有收载,义为鞋底或纳鞋底.如《集韵·上铣》:“,一曰履底.”《玉篇·部》:“,履底。”

  • 标签: 小考 韵书 鞋底 字书
  • 简介: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县人,近代中国(清末民国初)艺术巨匠,其造诣既厚且博,集诗、书、画、印于一身。堪称“四绝”,享誉海内外。

  • 标签: 清末民国 近代中国 吴昌硕 安吉县
  • 简介:李洪没有去为A上将送行。一连几天,他把自己关在陆军总部的健身房内,把一个个沙包揍得“鼻青脸肿”,心中的闷气方告舒缓。由于连续两次的扣蒋行动均告铩羽,以至李代总统几成敌方的阶下之囚,A上将更被迫流亡香港,自己的密友又被关在狱中生死未卜,这接连受挫使李洪愤恨异常。他不愿以失败者的脸孔去为A上将送行,而决意不惜代价地立即着手对敌方作出报复行动。他要力挽狂澜。但是广州的局势已开始逆转了。C将军与儿子作了一次长谈,他说A上将在临

  • 标签: 扣蒋 敌方 将军 军代表 行动 内奸
  • 简介:在民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女子令人注目。然而,在众多的知名女性中,有一位女子与其他女性不同,她出生豪门,置法律、伦理道德于不顾,视人命如草芥,我行我素,无法无天,被人们称为“横行不法的魔女”。她就是孔祥熙和宋霭龄夫妇的二女儿孔俊。笔者根据有关资料,就孔俊这位名门闺秀的一些“怪事”述录以下,以飨读者。

  • 标签: 魔女 孔祥熙 宋美龄 小姐 蒋介石 圣约翰大学
  • 简介:九十年代的初春,广东迎宾馆内车流如水。富丽堂皇的白云楼,入住了一位衣着简朴的老妇人。几乎没有人晓得她的身份,只知道她自太平洋的彼岸归来。一连几个早晨,她总在太阳升起的时分,徘徊在楼前的一株古榕下,轻声地吟唱着一支小曲,久久不愿离去。在一个月色融融的夜晚,老妇人

  • 标签: 扣蒋 将军 青年军官 领袖 李宗仁 刺客
  • 简介:方彝是一件著名的西周青铜器,1929年在河南洛阳马坡出土,同出器物还有方尊、鼎等。方彝、方尊和鼎都有长篇铭文,其中方彝和方尊同铭。由于方彝系联了一批青铜器,且内容重要,一经刊布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罗振玉、郭沫若、唐兰、陈梦家等学者都先后撰文讨论,但对铭文的理解和铜器的断代结论却相差甚远。罗振玉以铭文中出现的"成周"及"康宫"字样,推断方彝为成康以后物。

  • 标签: 令方彝 周公 康宫 作册 明保 卿士
  • 简介:2008年4月4日,清明节,法定国休日。上午,我休息在家整理家务时,看到孔仁大姐与一些前辈及孔氏族人早年的照片、孔大姐亲笔写给我的精致贺年卡、赠与我的书籍和女士喜爱的小玩意。在一样一样归类的同时,我倍感亲切,感慨万分!大姐的音容不时在脑海里闪现,激起我对她的思念。

  • 标签: 散记 清明节 贺年卡 书籍
  • 简介:冯玉祥题联谢良医"七七事变"前后,冯玉祥患了眼疾和坐骨神经痛。经多次治疗,效果欠佳。其下属某部军医张永玉医术精良,用自己精心配制的膏药贴敷数次后,二症很快痊愈。冯将军很高兴,热情称赞他"药到病除,医术高明",张永玉素爱冯的书面,便趁此机会请冯给题字留念。冯欣然应允,于是,挥毫泼墨,用隶书在宣纸上写下了"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做人"的对联。上款是"永玉同志纪念",下款是"冯玉祥二六、七、十、泰山"。接着又画了一幅"兰草图"作中堂,落款是:"空谷幽香,丁丑夏日画应永玉同志嘱,焕章。"书画毕,冯将军语重心长地说:"眼下,国难当头,抗日乃当务之急。‘无私无

  • 标签: 冯玉祥 坐骨神经痛 父亲 掌故 韩国人 七七事变
  • 简介:“叾”作为口语和书写文字,在粤东平远至广东沿海一带包括香港在内的客家地区广泛流传和使用最少有百年以上历史,但在任何已出版的、词典里均找不到此:在互联网上的各种、词典里虽可查到此宇,汉语拼音却不一致,且无释义和相关词组。本文试图探讨并解决这些问题,以期达到国家有关部门将“叾”收入各种、词典,使更多的人认识“叾”、了解“叾”和使用“叾”的目的。

  • 标签: “叾”字 读音 释义 词组
  • 简介:什么是散?就是周秦时代上古语音的韵母分部(周秦时代的韵母叫韵部,因为韵头和声调史料欠缺,就讨论它的主要元音和韵尾)中出现的例外现象。比如“求”、“球”、“俅”、“救”等都是“幽”部,即韵部相同。唯独“裘”,和“之”部押韵,对“之”部来说,它就成了一个散,是例外现象了。因为同谐声者同部,这是在划分韵部中公认的一条通则,现在它不归“幽”部,归“之”部,不是例外了吗?不就成为一种游离状态了吗?如果这种例外多了,上古音的分部就要出现模糊状态,没有条理,成为混乱现象。再严重的话,上古音的分部就难以成立,一部源远流长的上古音研究史就会化作泡影。

  • 标签: 例外现象 模糊状态 “之” 上古音 上古语音 主要元音
  • 简介:廖可斌教授的一位研究生,在一次会上问我:佛经题签上常有一个标识,标识着什么意思?当时,匆匆难以畅所欲言。今姑据所知,略作说明如下:这个标识,有的佛教护符上也有。

  • 标签: “以”字 研究生 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