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友谊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的凭祥市边境。它始设于汉代,初名雍鸡关,后改名界首关、大南关,明初置镇南关,1953年更名睦南关,1965年更用今名。

  • 标签: 友谊关 广西 凭祥市 古代关隘 中法战争 孙中山
  • 简介: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像航标灯塔一样,在茫茫的夜海里岿然屹立,闪烁不停。他,曾点燃十五世纪的文明曙光,引领和辉映了一个时代的航路。

  • 标签: 友谊 扬帆 十五世纪 中国人
  • 简介:友谊关古关名辨正李家发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边境的友谊关,古时即为中国通往越南的重要门户。在中越关系及我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友谊关始建于何时,其历史沿革又是怎样?涉及这方面的著述颇多,说法不一。关于建关年代,清光绪年间曾任广西巡抚的徐延旭所...

  • 标签: 出使安南 友谊 《大越史记全书》 越南 广西凭祥 凭祥市
  • 简介:中外友好交往活动中,各国领导人、社会团体和知名人士以及部分港台同胞、海外侨胞赠送给中国领导人和知名人士的艺术品,被称之为“国礼”。“国礼”大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是新时代中外友好交往历史的实物见证。

  • 标签: 国礼 中国 外交活动 民族文化
  • 简介:范泉与我父亲相识于抗战时期的上海孤岛。当时在上海暨南大学地理系读书的钱今昔(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是中共上海地下党学委的沪西交通员,他通过赵景深的介绍先认识了我的父亲周楞伽,两人一起编过《生之挣扎》和《爝火》等丛刊,后来又在学委负责人、暨南大学化学系学生陈伟达(当时叫王经纬,后任中共天津市委第一书记)的领导下,办过几期《文艺》杂志。

  • 标签: 父亲 范泉 友谊 上海孤岛 暨南大学 抗战时期
  • 简介:冯玉祥与李烈钧都是民国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是陆军上将。冯玉祥举行的“五原誓师”、“北京政变”与李烈钧举行的“湖口起兵”打响讨袁第一枪、参加护国之役出兵两广,都是震撼神州的壮举,近代史上留下了美名。他们都以忠诚捍卫孙中山的主义与事业为职志,后半生都以追求政……

  • 标签: 民国时期 军事家 "三民主义" 冯玉祥 李烈钧
  • 简介:孙中山和黄兴,都是深孚众望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躯者。他俩共同创造了同盟会,黄兴在党内的地位仅次于孙中山。生前他亲自组织参加黄花岗等无数次的武装斗争,最终推动了辛亥武昌起义,为推翻中国封建帝制建立民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 标签: 孙中山 盟会 华兴会 武昌起义 革命党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简介:南京玄武湖梁洲的北部有一座临水而建的西式平房,是典型的民国建筑,是南京玄武湖内一座历史文化遗迹。那里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迎接过众多国际友人,被称之为"友谊厅"。讲起"友谊厅"的建筑,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我对它的建造是知晓的,因为1941年我小学毕业,1942年读初中了,那年正是汪伪南京市政府在梁洲北部兴建占地420平方米的西式平房。该建筑于1942年8月竣工,取名"涵碧轩",其

  • 标签: 玄武湖 南京 友谊 轶事 民国建筑 历史文化遗迹
  • 简介:20世纪初期,中国革命和俄国革命之间的联合反帝斗争深远地影响了世界历史。作为当时两国革命的最高领袖,列宁和孙中山之间的关系则是这一复杂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列宁和孙中山都曾在文章中高度评价对方,这种互相认可,

  • 标签: 孙中山 列宁 友谊 俄国革命 20世纪 世界历史
  • 简介:5月15日下午3点,山西友谊之旅旅行社在太原市并州路刚玉招待所前举行了“支援灾区·奉献爱心”捐款活动,总共为灾区人民捐赠了2.6万元。

  • 标签: 友谊 山西 力量 捐款活动 招待所 太原市
  • 简介:  2007年9月29日,是中日两国政府实现邦交正常化35周年.值此纪念之际,面对东瀛,我们不会忘记当年许多日本友人对新中国的建立所作出的特殊贡献.……

  • 标签: 中国矿长 工程师友谊 日本工程师
  • 简介:1998年9月24日,我率陈云故居暨纪念馆筹建组一行七位同志,前往俄罗斯征集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的革命史料。此行我们见到了许多对中国人民充满深情厚意的俄罗斯友好人士,其中,给我留下美好、深刻印象的是克留奇科娃女士和阿尔希波夫夫人。

  • 标签: 陈云同志 中国人民 老人 中国政府 友谊 斯大林
  • 简介:国际友谊博物馆是专门收藏国际礼品的专题博物馆,兼有收藏、展示、教育、科研等多项职能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已收藏来自世界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交礼品近20000万件,其中绝大部分礼品为新中国对外交往中外国馈赠我国领导人

  • 标签: 国际友谊博物馆 安全防范 中国 科学技术
  • 简介:柳亚子(1887—1958)比张应春(1901一1927)年长15岁,当柳亚子创建南社成为全国著名诗人的时候,张应春还只是一个小学生。然而就是这个小学生,在读书时代就引起了柳亚子的注意,后来柳亚子将她引上救国救民的道路,两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张应春牺牲后,柳亚子多次运用典故说:“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自责,其实是对这位巾帼英雄发自内心的爱戴和怀念。注目柳亚子同张应春的交往,源于应春的父亲张农。张农是清末秀才,1916年离开了家乡葫芦兜小学,受黎里女子小学高小部之聘出任国文教员,张应春随父到黎里高小部住校就读。当时柳亚子的二妹公权高小毕业,母亲不放心她外出求学。

  • 标签: 革命友谊 中国国民党 孙中山 江苏省 妇女部 国民革命
  • 简介:不管人们怎样评说:“苏联”二字,贯穿在我们这些50岁往上人的童年生活中,抹也抹不掉。而“苏联专家”是新中国建立初期,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作为中苏两党两国友好的桥梁和见证,真情如歌,难以忘怀。

  • 标签: 苏联专家 专家工作 真情 山西 追忆 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