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季莫申科获刑公心私利纠缠不清10月11日,乌克兰一家法院判决前总理季莫申科七年监禁,罪名是滥用职权,干预乌克兰与俄罗斯2009年签订的天然气供应协议。判决书说,她在协议谈判中出于私利故意超越总理权限直

  • 标签: 争议 乌克兰 俄罗斯 私利 职业道德 水战
  • 简介:当看到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时,心里有些惊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唐觉呢?大概是长久以来觉得博物馆的陈述与叙事有些沉闷的缘故吧,而此时这个主题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历史的发展,社会的演变不会是像线条一样的明晰,博物馆作为展示文明证据,

  • 标签: 国际博物馆日 历史 期刊 编辑工作 书籍推介 卷首语
  • 简介:洪宪帝制覆灭、共和重光后,制宪再度提上日程。制宪过程中,议员能否兼任国务员问题成为争议的焦点之一。法制不健全是引发争议的主要因素。支持兼任者认为,国法对兼任与否并无明文规定,担任议员者多为时下政界精英,是符合国务员选取条件和任职范围的主要对象,许多国家有国务员可以兼任议员之先例,且议员兼任国务员可以减少国会与内阁之间的摩擦与隔阂。反对者则从议员应肩负监督现行政府和官吏行政之重任的角度立论,认为议员兼任国务员会导致监督的丧失;且因议员大多隶属于不同政治派别,担心议员兼任国务员会牵涉党派权益之争;更对议员颠覆形象的举止与追逐名利的猎官行径不齿,议员为官不合时宜的呼声甚高。基于此,涉嫌议员与国务员双重身份者大多遵循惯例,或请辞议员,或请辞行政职务;而延宕经年始出台的《中华民国宪法》对此的否定态度,最终使争议划上句号。

  • 标签: 民国初年 制宪 议员 国务员
  • 简介: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简称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1970年9月至2012年8月,中国大陆和台湾、日本学界针对钓鱼岛历史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关于中国大陆的研究综述,主要有李国强《近10年来钓鱼岛问题研究之状况》(《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1期),刘中民、刘文科《近十年来国内钓鱼岛问题研究综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张彩霞《2000年以来大陆学界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3期)。关于日本方面的研究综述,主要有张植荣《日本有关钓鱼列屿问题研究评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1期)。回顾钓鱼岛历史问题的研究状况,分析中日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一项重要的学术工作。为此,笔者不揣浅陋,对近40多年来钓鱼岛历史问题研究状况展开深入探讨。不当之处,尚祈海内外方家批评指正。

  • 标签: 钓鱼岛问题 历史研究 现状 《台湾研究集刊》 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大陆
  • 简介:<正>陈立夫在《成败之鉴》有关抗战时期的教育一节中写道:“战时教育的种种措施,需要极多极多的经费。在抗战时财政收入减少,而军费浩繁,教育与文化在短见者看来,比较为不急之务,国家不应为此耗费巨量金钱。可是当时的孔院长(行政院长孔祥熙)兼财政部长同意我的见解,认为抗战与建国应双管齐下,教育青年乃是为建国预储人才,和抗战同样重要,也是实现他的抱负的机会。

  • 标签: 抗战时期 学生贷金 陈立夫 孔祥熙 国立中学 财政部长
  • 简介:<正>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订立使中国历史进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清朝官员和士大夫发出的关于“夷务”的争议,就是对这种历史变化的一种反响与回应.从对《南京条约》前后的几种“夷务”论的考察中,不仅会看到近代中国历史进程起步时的艰难,更可以从中透视到近代中国民族觉醒的历史曙光.

  • 标签: 《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林则徐 “制夷” 近代中国 师夷长技
  • 简介:<正>在国际社会,围绕南京大屠杀问题的争议,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种是南京大屠杀究竟存在与不存在、对南京大屠杀事实承认还是否认的争论;另一种是在承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前提下,对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学术探讨.前一种争论,实际上是一切有良知的学者和人们对极少数日本右翼分子的斗争,对否定侵略历史与罪行的翻案逆流的反击.本文论述的问题属于后一种性质,系对那些在承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前提下,出现的不同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称谓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称谓,长期以来,事实上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早在抗战胜利后,中国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时,就将“南京大屠杀”定为专案进行审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其《判决书》中,还专门列有“南京大屠杀”一节.中国在1985年8月建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地域范围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长江三角 市行政区 侵华日军
  • 简介:深圳大学李均教授来文摘要:《炎黄纵横》2008年第8期刊登了林其泉先生撰写的《陈汝惠与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一文,该文提出:"《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是由当时厦大直属教育学教研组主任陈汝惠教授组织有关人

  • 标签: 主编争议 教育学讲义 讲义主编
  • 简介:打庄廓是建家立业、造福后代的大事.夯歌是打庄廓过程中唱的劳动号子,这种形式在大通农区藏族中流传已久.

  • 标签: 劳动号子 号子打夯 打夯歌
  • 简介:4月28日上午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劳模欢聚,精英荟萃,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这里举行。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2968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共有124名浙江人的身影,其中就有一位是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张爱光。张爱光,是青田石雕大师。在“青田石雕甲天下”的美誉中张爱光主导的工艺创新——“非雕”技法。

  • 标签: 全国劳动模范 馆员 “五一”国际劳动节 北京人民大会堂 先进工作者 称号
  • 简介:19、20世纪之交,美国进入工业社会,科技发明、城市化和新闻业的发展影响了传统的隐私状况。催生了新的隐私诉求。新闻报刊无度地侵犯私人生活,引起美国中产阶级精英人士的不满,在他们之中形成了一种"私人生活不受打扰"的个人权利观念。然而在具体司法实践之中,这种权利观念并未被普遍接受。纽约州上诉法院在1902年"罗伯森诉罗切斯特折叠纸盒公司案"中,明确拒绝了隐私权的存在,引起了社会的不满,促使纽约州通过了保护隐私的州法令。此后,在其他州也相继出现了支持隐私权的判例和立法。不过,最终形成的隐私权利偏离了原先的构想,仅仅禁止盗用姓名、肖像和照片的行为。这一结果,根植于世纪之交美国社会对言论出版自由的重视、大众社会与阶级分化的形成、财产权利和个人权利的冲突之中。

  • 标签: 隐私权保护 上诉法院 隐私保护 私人生活 出版自由 权利观念
  • 简介:《抚边杂录》是越南方面对我国南沙群岛与西沙群岛主权声索的核心证据之一。通过对该文献5种版本中涉及南海争议岛屿内容的比对研究发现,《抚边杂录》的记载无论在“大长沙岛”或“黄沙渚”所在岛屿的位置上,还是在证明“黄沙队”对我国西沙群岛的开发上均证据不足,与越方所宣称的最重要和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显然相差甚远。

  • 标签: 《抚边杂录》 大长沙岛 黄沙渚
  • 简介:<正>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从1921年成立到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诞生期间,领导了全国第一次罢工高潮,召集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劳动立法运动”,在当时被公认为中国工人运动的总指导机关。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其组织性质的认识,至今尚不一致。胡华同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革命史讲义》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人民出版社1983年

  • 标签: 书记 中国人民 劳动组合 代表大会 邓中夏 大学出版社
  • 简介:1969年2月3日一早,霞浦第一中学那些奔赴农村劳动锻炼的学生自带背包等生活用品,分乘十多辆汽车,一路高歌分赴各自所在乡村。我和五个同学被分配到一个叫南楼的山村,当时从公社(即现在的乡)到南楼得走一二十里山

  • 标签: 农村 劳动 锻炼 生活用品 十里山 生产队
  • 简介:目前,我国农村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时期,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成为西部大开发和农民增收不容忽视的难题,同时也是其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只有顺利转移出农村的劳动力才能缓解人口过多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压力。因此,探索影响西部地区实际需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是现实与发展的需要。

  • 标签: 西部地区 教育 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