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今年第三期《名人传记》收到后,梅兴无先生写的《江奇:湘鄂西“肃反”中的杀人魔王和潜伏者》一文深深地吸引了我,解开了我心中留存已久、令我心痛的历史疑问。

  • 标签: 《名人传记》 历史 湘鄂西
  • 简介:宁夏在明朝时是国家重要的守御地方。今宁夏北部地区,明洪武三年改元朝所设的宁夏路为宁夏府.洪武五年又废宁夏府,洪武九年设置宁夏卫,后又置宁夏镇,管辖宁夏左屯卫、宁夏中屯卫、宁夏右屯卫、宁夏前卫、宁夏中卫、

  • 标签: 宁夏镇 考述 佛教 明代 北部地区 洪武
  • 简介:编辑同志:你们好!自1992年退休后.我经常去社区图书室浏览报纸杂志。在近百种刊物中,我对《名人传记》爱不释手,每期文章都认真阅读,尤其对讲述名家人生故事的文章情有独钟。

  • 标签: 《名人传记》 电脑 人学 社区图书室 人生故事 文章
  • 简介:古印度佛教向中国的传播途径除了陆路外,还存在一条海洋航路的通道,是通过西域僧人来华传教与中国僧人西行求法而实现的,依靠“海上丝绸之路”使僧人求法与传教夙愿得以实现。“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域外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与交往的海洋通道。它是由沿途一系列作为贸易网点的港口组成的国际贸易网。广州港是中印佛教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交往的重要节点,笔者曾以《出三藏记集》《高僧传》《续高僧传》为对象,对两晋南朝古印度僧人与中国僧人经广州港口岸通过海路来华传教与西行求法进行了探讨。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福建古代佛教发展与福建的海洋贸易港口存在着密切关系。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古代中国 印度佛教 福建 《出三藏记集》 《高僧传》
  • 简介:笔者尝论中古知识、信仰与政治世界的关联性(1),但并未讨论佛教。原因在于佛教本身在中古时期就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和信仰体系,从方方面面影响到中古时代的政治起伏、社会生活,乃至人们的心灵世界,因此值得单独提出来重点探讨。以往有关中古政治史的研究,或多或少地视佛教(以及其他宗教)为一种宗教信仰,而忽略了其作为政治学说和社会理论的一面,从而将其置于研究的视野之外。虽然从政治集团学说角度,将佛教势力作为一种投机角色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很多.

  • 标签: 中古时期 政治关系 佛教 隋唐 信仰体系 心灵世界
  • 简介:藏传佛教与清朝国家关系是中国古代政教关系史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就当前学术界关注比较多的“藏传佛教与清朝国家关系的表述与分期”、“清朝的藏传佛教政策”、“藏传佛教领袖与清廷关系”、“藏传佛教在蒙藏治理中的历史角色”、“清帝宗教形象的多维度解读”等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反思藏传佛教与清朝国家关系研究在内涵拓展与范式转化方面的前景.

  • 标签: 藏传佛教 政教关系 达赖喇嘛
  • 简介:运用显微观察、荧光拍照、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手段,对#87北魏造像碑、#99隋代佛头、#54宋代残破佛头和2件泥塑佛像残块表面彩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北魏和隋代造像红色为朱砂,绿色为石绿,白色为方解石;隋代造像面部肉色为硫酸铅和朱砂的混合物,眼黑为炭黑;宋代造像表面红色为铁红,白色为方解石;泥塑残块#1表面蓝色为石青和石绿的混合物,#2表面为朱砂,判断其制作年代不晚于唐代中期。白灰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并具有亮白色荧光反应,与碳酸钙粉末混合有机胶制成白灰层的荧光反应一致,判断古代样品白灰层中可能存在有机胶结质。在元素分析过程中,铅(Pb)一直存在,而在物相分析中并没有发现Pb的化合物。同样问题在早期关中出土墓葬壁画分析中同样存在,是否与彩绘工艺本身有关,值得引起关注。

  • 标签: 佛教造像 石青 石绿 朱砂 铁红 硫酸铅
  • 简介:本文以汉、藏语本《日藏经·护塔品》为中心,结合其他汉、藏文文献记载,讨论佛教初传于阗的几个重要问题。通过综合分析各种材料,本文认为,佛教传入于阗的时间,在公元100——200年之间。佛教传入于阗之初,曾与于阗当地的本土信仰发生过某些冲突。佛教在于阗的传播发展,与贵霜王朝对塔里木盆地的政治与文化影响有关,而疏勒可能在其中扮演了某种角色。在佛教传入于阗的早期,守护于阗最主要的神只是只利呵婆达多龙王和僧儿耶大夜叉将。

  • 标签: 于阗 佛教 初传 《日藏经·护塔品》
  • 简介:《通照大师之碑》刻立于元至正六年(1346),碑文记述了北宋佛教慈恩宗大家通照大师自宋元丰三年(1080)于当时的真定龙兴寺受具足戒,至佥天会五年(1127)圆寂,凡47年间在佛教慈恩宗学说方面辗转学法、潜心钻研、秉笔著述的功绩。该碑现立于河北正定隆兴寺内,是研究佛教慈恩宗发展及隆兴寺历史的重要史料。

  • 标签: 佛教慈恩宗 河北正定 隆兴寺 通照大师碑
  • 简介: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甘肃华亭县南部的安口镇和神峪乡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北朝石刻造像,经过笔者整理校录,其中共计8件造像有供养人题记。根据题记内容和窖藏地理位置分析,笔者认为造像供养人就是文献记载的北朝时期活动于小陇山的南山屠各与陇东屠各。

  • 标签: 华亭 造像题记 供养人 南山屠各 陇东屠各
  • 简介:长号是藏传佛教寺院使用的主要法器和乐器之一,通常在盛大的宗教仪式或庆典上使用。其起源尚不清楚,据古典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在吐蕃时期就已出现,用于诸侯之间的盟誓等仪式中。特点是只有三个基本音阶,每一个音阶之间大致都同样具有纯四度的音程关系。外形造型巨大,为国内外铜管乐器中形制和音量最大的乐器。各个寺院在大小尺寸和音高上都有差异,但形制特点完全相同。此外,在乐谱符号上也有差异,但唱名都一致。

  • 标签: 藏传佛教寺院 铜管乐器 宗教仪式 古典文学作品 吐蕃时期
  • 简介:《名人传记》的编辑们、作家们:大家好!我是武汉市的一位普通读者,能参加《名人传记》创刊三十年座谈会,能和这么多的编辑、作家见面,与他们交谈,我的内心非常激动。我是代表武汉市武胜社区几十位热爱《名人传记》的读者过来参会的。我们社区非常重视文化活动,组织有读书小组、诗歌朗读小组。

  • 标签: 名人传记 武胜 文化活动 大家好 十年 行为示范
  • 简介:敦研256号残卷是一种佛教譬喻故事的“略要本”,乃供佛教司讲唱的僧侣讲说譬喻故事时所用。敦研256的形成既与印度和西域的胡语佛教譬喻故事的传写有关,也与敦煌所传汉语佛教故事纲要本的形式相关,应该是印度佛教文学与中土文化混融的产物,对该类型文本的分析有助於进一步认识印度佛教文学的流传及其对中土的影响。

  • 标签: 敦研256 佛教譬喻 略要本 佛教文学 文学交流
  • 简介:洪辩作为敦煌张氏归义军首任河西都僧统,参与过张议潮推翻吐蕃的起义,是敦煌名僧,藏经洞保存有他的彩塑写真像,为学界所熟知。洪辩在莫高窟营建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据敦煌写本记载他在莫高窟建“七佛药师之堂”“法华无垢之塔”,另据研究第16窟也是他的功德窟“吴和尚窟”,因此他在莫高窟应该有相应的供养像,可惜因这些洞窟均经后期重绘,洪辩供养像的信息尚不明确。但经我们考察研究发现,在张议潮的功德窟莫高窟第156窟发现有洪辩的供养像,这与藏经洞洪辩彩塑写真及对应壁画组合有密切关联。更为有趣的是,经仔细梳理第156窟供养像的图像和历史信息,在第156窟洪辩像后跟随着同为敦煌名僧的弟子悟真供养像,他们师徒二人一起出现在节度使张议潮的功德窟中。洪辩和其弟子悟真供养像在第156窟的发现,从供养像的角度,为敦煌佛教及其归义军历史的研究提供新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洪辩写真像与供养像的图像组合关系,简单探讨历史时期佛教高僧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侍人”“侍者”现象。

  • 标签: 洪辩 供养像 莫高窟第156窟 张议潮功德窟 悟真 侍人
  • 简介:炳灵寺石窟藏传佛教壁画中保留着多幅印度成就师的画像。此文以其中的“道果法”祖师毗瓦巴为例,对石窟中6幅毗瓦巴图像在不同窟龛中的分布情况、宗师及其“道果法”于元明时期在炳灵寺的传播背景、以及在石窟中的功能特征做了尝试性探析。

  • 标签: 炳灵寺 毗瓦巴 道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