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为庆祝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并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法国、奥地利两国的民间文化交流,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简称对外友协)牵头,中国钱币学会、外交部集币协会、中国民俗钱币学会组织,北京市钱币学会、货币文化信息学会(澳门)参加的.以对外友协欧洲部副主任张若宁为团长的“中国钱币文化访欧交流团”一行18人.于9月23日至29日对法国巴黎及奥地利维也纳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友好访问。交流团访欧期间与巴黎、维也纳两地的有关钱币学术组织及专家开展了广泛的钱币学术交流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

  • 标签: 中国钱币学会 民间文化交流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散记 法国巴黎 学术交流活动
  • 简介:发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在本土衰落的同时广泛向异域传播,并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在佛教东传进入中国的过程中,贵霜帝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贵霜国王迦腻色伽等人的大力扶植,佛教逐渐渗透到印度西北乃至中亚的广大地区,然后由此进入到中国内地。这一时期,中原王朝对西域及中亚的经营也日见成效,中西交往的通道得到彼此很好的维护,保持了畅通。依此为中心,中外文化交流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

  • 标签: 贵霜帝国 佛教 迦腻色伽 西域 犍陀罗艺术
  • 简介:中朝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交往历史悠久。建立在儒家文化基础上的和平和相互尊重的中朝朝贡关系,在明朝时期达到顶峰。在这种体制下进行的文化交流成为中朝关系中更为动人和持久的内容。中朝朝贡关系是两国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的切入口,它为文化的交流打开了一扇窗户。相较于政治和经济层面,文化的影响在历史中更持久、更具亲和力、更加动人。

  • 标签: 明代 朝贡关系 文化交流
  • 简介:2012年11月1日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西北民族研究》(以下简称《西民研》)荣获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成为受到国家资助的“学术水平高,专业、地域特色突出”的人文社科期刊。长期以来,期刊一直秉承“学者自己办刊物”的理念,在学界颇有影响力,是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专业的一块学术领地。

  • 标签: 《西北民族研究》 文明交流 国家社科基金 展会 学刊 中华
  • 简介:2014年6月6日至8日,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明清史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历史学科联合举办了“明清史研究新进展学术报告暨东北地区明清史专业研究生交流研讨会”,报告暨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会议邀请常建华、葛金芳、牛建强、孙卫国、何孝荣等知名学者就其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分别进行了主题讲演。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明清史专业研究生及青年教师与会,与讲演学者进行了充分的对话交流。常建华教授的报告《清中叶的闯关东与移民日常生活》以嘉庆朝刑科题本为中心,从社会文化史和日常生活史角度解读清中叶以后“闯关东”移民的生计模式与社会关系。孙卫国教授的报告《“文化移植”与“文化触变”—以关公崇拜之东传朝鲜为中心》,系统考察了关公崇拜在朝鲜王朝的传播嬗变,并以此为线索透视了朝鲜半岛在接受中国文化过程中逐渐演生“本土化”的意涵。牛建强教授讲演的《明代河南地域社会研究中的史料问题》,从河南地方文献的鉴别筛选切进,对明清史研究中的史料运用方法做了独具心得的阐述,并从特定的视角,指出了河南区域社会研究的文献、问题特点。葛金芳教授的讲演《唐宋至明清时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从经济结构变迁角度着眼,论证了其关于两宋以降江南地区迈入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与开放的市场经济间过渡阶段的“农商社会”门槛的学术主张。何孝荣教授以《明朝宗教的特点》为题,梳理分析了明代宗教的世俗化与多元融合的历史发展特征。

  • 标签: 明清史研究 交流研讨会 东北地区 学术报告 研究生 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