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白马藏人"称谓的来历寨沟的藏族原来没有“白马藏人”这个称谓,1978年以后,在没有政府文件正式认可,也没有专家考证认定的情况下,有人将寨沟黑河桥以下的藏族称为“白马藏人”。这个无根无据的称谓在寨沟已成习惯。笔者尽管对这个称谓持有不同的意见,确也无法改变,在本文中暂且借用“白马藏人”这个称谓。本文先将“白马藏人”称谓的来历做一阐述,供研究“白马藏人”的专家学者对这个称谓作选择。

  • 标签: 白马藏人 九寨沟县 面具舞 祭祀 专家学者 政府文件
  • 简介:距成都仅450公里左右的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寨沟,乃笔者常游之地。寨沟的气候瞬息万变,我们到达时还是一轮红日斜挂山边,不久即乌云压顶,下起霏霏细雨来。夜晚,浙淅沥沥的雨声一直伴随着我们进入梦乡……次日清晨,乳白色的晨雾茫茫,隐约的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逐渐出现了一团红雾。银白色的千年雪岭,衬托着这团红雾,真是美极了!

  • 标签: 树正瀑布 树正沟 一轮红日 则查洼 熊猫海 日则沟
  • 简介:广为人们知道的是敉米糍粑,盛行于四川盆地龙的故乡自贡、每逢五月端阳节吃敉米糍粑,哪怕远离家乡都得设法满足家乡习俗之心愿。然而,在童话世界寨沟却世续着洋芋(马玲薯、土豆)糍粑一直延续到今,虽然无人考究洋芋糍粑何人发明,也没有传奇的故事,但十分受本地人青睐。从土豆成熟(河谷地带6月

  • 标签: 九寨沟 洋芋糍粑 饮食文化 民俗文化 四川
  • 简介:经常看到介绍寨沟风光的电视节目,那神奇的飞瀑流泉、雪山林海、丛林秋色、湖光山色、原始森林以及色彩斑斓的海子、彩池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金秋时节,我拥有了圆梦到“童话世界”寨沟寻幽揽胜的机会。

  • 标签: 世界 九寨沟 机会 原始森林 山林 印象
  • 简介:寨沟的水源是洁净的雪水和山泉,经过梯形状的湖泊层层过滤,水色愈加透明;而且这里的水富含碳酸钙,很容易在湖底、湖堤和水中枯枝上结成乳白色结晶体,让水的色彩更加妩媚。

  • 标签: 九寨沟 仙境 飘带 瀑布 东方朔传 碳酸钙
  • 简介:本文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探讨旅游业在不同尺度区域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利用1994~2013年经济和旅游业统计数据,以寨沟为起点,逐级放大区域尺度,考察寨沟、阿坝州、四川省、西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全国6个尺度区域内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面板数据回归结果表明:寨沟、阿坝州、四川省、西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和全国旅游对经济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41、0.62、0.72、0.71、0.73与0.16。随区域尺度逐步增大,旅游的经济效益呈现先增加后下降形态。在最小与最大尺度区域,经济发展受旅游业的影响较小,其他尺度经济受旅游业的影响较大。

  • 标签: 旅游经济 面板数据 弹性分析 尺度效应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简介:社会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的经典主题并与藏人朝圣密切相关。以往学界对藏族朝圣的探讨多集中于宗教信仰与经典教义方面,较少从人类学的田野考察层面讨论社会场景与政治经济条件对朝圣实践的影响。本文拟从历史的结构性进程来揭示朝圣实践的具体运作和复杂与多元性,而不是将朝圣视为自在的、超结构与世俗体系的仪式行为,川西北寨沟的朝圣习俗在社会政治运动与旅游场景中的变迁即是一例。

  • 标签: 朝圣 藏区 社会变迁 九寨沟
  • 简介:高峰期景区游客分流一直是国内外景区管理的热点问题.景区管理者通过分流调度资源的合理分配,引导控制游客在景区的分布,使景区各景点负荷均衡,而高峰期景区的分流资源通常无法满足景点游客的需求.本文根据景区分流资源的特性,统一确定了景区的分流能力,构建了景区景点需求与调度资源的引力分流调度模型,提出了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流调度算法,并以寨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该算法在优先满足需求景点的负荷均衡的同时,考虑了游客因等待产生的满意度惩罚.算法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出景点与资源点的引力测度值,并以测度值为依据,按景点负荷降序对分流资源进行匹配调度,确保负荷率高的景点优先获得与之匹配度高的分流资源.由选取的寨沟实证景点分析表明,以景点与资源点引力测度为依据进行调度,比目前单独以景点人数、资源距离或资源分流能力为调度依据更有效.本文的研究将为旅游管理决策者和对该领域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高峰期 调度 游客分流 时空负荷 引力模型
  • 简介: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in1978,Tibetanareahasbeenthrougharapidsocial,culturalandeconomicchange.Anumberofstudieshavefocusedoneconomicdevelopment1,Tibetanmodernization2,educationaldevelopment3andwomen’schangingstatus4etc.Asheatedtopics,culturalprotectionandinheritancehavealso

  • 标签: 中国背景 九寨沟国家公园 代际传承
  • 简介:本文针对不同类别遗产地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研究,通过对寨沟、峨眉山和青城山三个世界遗产地旅游者的问卷调查,从遗产地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要素和维度、旅游动机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旅游者特征和旅游者了解遗产地景区的信息渠道对旅游者动机的影响几个方面展开分析,阐释了不同类别遗产地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差异及其生成原因。

  • 标签: 遗产旅游 旅游者 旅游动机 差异
  • 简介:杨厂遗址位于凉城县城关北约7.5公里的杨厂村北山坡之上。该遗址是文化馆发现的。1988年10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在此共同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小规模清理。共发现房址三座,灰坑两个。现简要报道如下。该处为一居住遗址。不见地层堆积,房址和灰坑即在很薄的表土之下。三间房址随

  • 标签: 凉城县 内蒙古文物 灰坑 考古系 地层堆积 夹砂陶
  • 简介:2007年5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兴和-托运煤重载高速公路凉城段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得知在距工地不远的草号村南坡地之上有大量古代墓葬被盗掘,遂在工作之余前往调查,发现该墓地已被盗掘殆尽,破坏严重.墓地所在的缓坡之上随处可见盗坑,地表散落有少量被打碎的陶器,而多数青铜器已经由村民经文物贩子之手流入文物市场.其后在凉城文化局和公安局配合下,从当地居民手中追缴回部分陶罐、陶器标本及少量的青铜饰件、骨珠等.现将本次调查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凉城县 墓地 调查 文物考古 陶器 青铜器
  • 简介:小塘土沟村位于赤峰市宁城三座店乡政府所在地西约4公里,东距辽中京城约30公里。1987年9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平双公路基本建设发掘三座店遗址时,经民工报告得知小塘土沟村的山梁上因雨水冲刷暴露出四座古墓葬。9月7日至16日对这四座古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编号为M2、M4)。M1、M2位于小塘土沟村北约500米的山梁上,M2南距M1约10米。M3、M4位

  • 标签: 土沟村 古墓葬 内蒙古文物 乡政府所在地 公路基本建设 小塘
  • 简介:1991年6月,在平泉镇圣佛庙村出土了一件青铜戈,保存基本完好。戈峰呈弧线三角形,较锐。援中起脊,阑侧三穿,长方内中有一穿,援上刃高于内上缘。戈体通长20.8厘米;援长13.6厘米,宽3厘米;内长7.1厘米,宽3.4厘米,厚0.3厘米;胡长7.1厘米,厚0.2厘米。戈体表面光滑。

  • 标签: 七沟镇 青铜戈 戈峰 方内 上缘 出土青铜器
  • 简介:2009年,在淅川下遗址发掘出一批灰坑。这批灰坑分布相对集中,时代为西周中期至晚期,出土遗物具有早期楚文化的特征,属于“过风楼类型”。

  • 标签: 淅川 下寨遗址 西周中晚期
  • 简介:河南荥阳汉代空心砖墓赵清ThetombwasfoundatKangzhaiVillage,2kilomererstothesoutheasofXingyangCounty,HenanProvince,Nosacrificalobjestswer...

  • 标签: 形空心砖 荥阳县 空心砖墓 长青树 河南 柿蒂
  • 简介:成书于公元54~92年间的《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设数目总数是1587个。但《汉志》正文所列县名总数只有1578个,尚有脱漏。本文利用秦汉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物,结合文献,补考《汉志》所缺

  • 标签: 《汉志》 设县 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