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带村墓地是近年来周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发掘者认为,该墓地为芮国墓地,年代从西周晚期一直沿用到了春秋早期。笔者综合目前已经发表的材料,认为该墓地并未见到西周晚期的遗存,已经发掘和公布的材料,年代均集中在春秋早期偏早阶段;而且仅有南区的带墓道的大墓与芮国相关,从出土遗物来看,北区大墓与芮国没有直接的联系。南区大墓中,M27组是芮桓公和两位夫人的墓葬,是芮伯万返回芮国之后,其父母芮桓公和芮姜被驱逐到带村一带的结果,M28墓主是芮桓公到达带村之后,新立的下一代国君;而北区发现的大墓性质复杂,与南区大型墓葬关系不明。

  • 标签: 梁带村墓地 年代 性质
  • 简介:元帝萧绎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个儿子,是平定侯景之乱的中兴之主,但萧绎在江陵称帝后,仅仅只当了两年皇帝就身死国灭了。江陵之役是导致南终结的重要原因,萧绎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萧绎在与西魏军交战前的种种反常表现又恰恰是江陵失守的重要因素,这与萧绎的性格以及当时的心理活动和战略思维有着重要联系。

  • 标签: 南梁 西魏 萧绎 江陵
  • 简介: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城东南6千米处的岳壁乡,面积约7平方千米。据村内积福寺碑文记载,村北渊公宝塔始建于元朝元贞二年(1296年),说明村落形成至少已有700多年。从民间流传的谚语“先有源池村,后有平遥古城”,不难推测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

  • 标签: 平遥县 晋中市 平遥古城 山西省 县城 古村
  • 简介:思永是梁启超的次子.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考古专业。说起傅斯年与梁家的关系。其实二者并没有深交。傅斯年与梁启超没什么交往.而且他本人对梁启超还有看法,他在给朱家骅的信中这样说过:“弟于任公(指梁启超).本不佩服。”但共同的事业——考古,让他与思永有了交集,并在梁思成、思永兄弟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最无私的帮助。

  • 标签: 梁思永 傅斯年 工地 发掘 殷墟 美国哈佛大学
  • 简介:《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鲍文卿道:‘老爹尊姓?'那人道:‘贱姓倪。'鲍文卿道:‘尊府在哪里?'那人道:‘远哩!舍下在牌楼。'"牌楼,在南京城北,其地理位置至少在明代就很突出。《明应天府外郭门图》上,旧河(金川河)城内中段标出"牌楼",甚是醒目。明清两代,鼓楼以北称为城北乡,丘陵山岗,尼庵僧刹,荒坡菜地,河沟池塘,屋舍俨然,鸡犬相闻……无需出城,便可踏青。

  • 标签: 鲍文卿 城北乡 《儒林外史》 僧刹 金川河 屋舍俨然
  • 简介:在全国范围内的二轮修志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所有修志工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虽然二轮修志的时间断限离我们的现实不是太久远,但是资料的匮乏依然是困扰编纂者的基本难题。有的省市县较早的启动本行政区域综合年鉴编纂的就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由此可见,编纂综合年鉴是多么的重要。

  • 标签: 年鉴编纂 县级 修志工作 二轮修志 区域综合 综合年鉴
  • 简介:2006年11月1日,在我记忆里是一个哀恸万分的日子。就在此日,北京大学德高望重的著名教授褚斌杰先生不幸逝世。光阴荏苒,而今,褚先生离开我们已整整十年了,但是在这期间,先生的音容笑貌时时像电影似的映现于我的脑海心田,先生的人品学品亦每每温润我怀,令我感佩不已。褚先生留给我的记忆太多太深了,限于篇幅,兹就先生对我影响最大、印象最深之事略作回忆,以聊表对恩师的追思与悼怀之情。

  • 标签: 北京大学 褚斌杰 记忆 教授 学品
  • 简介:《吴太伯世家》“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索隐》:十五年《传》曰:“会于戚,讨曹成公也,执而归诸京师。诸侯将见子臧於王而立之。子臧曰:‘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杜预曰:圣人应天命,不拘常礼也。次守节,杜预曰:谓贤者也。下失节。杜预曰:愚者,妄动也。为君,非吾节也。虽不能圣,敢失守乎?’遂逃奔宋。”(5/1450/14)

  • 标签: 《史记》 标点 吴太伯 杜预 世家 诸侯
  • 简介:苗是上古时期活跃在长江中下游的一支实力强大的族群,属于九黎族团,史称九黎苗。他们与黄淮以东的许多部落族群一道组成了声势浩大的东夷联盟体,其中包括生活在山东一带的商的先民。据史书所载,上古至少有两大事件与苗有关:一为《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迁苗于危,以变西戎";二为《史记·历书》所载"九黎乱德,苗服九黎之德"。这两件事件肇始于东夷地域,但其影响却波及到两千里以外的古蜀,

  • 标签: 三苗 三星堆文化 东夷 九黎 古蜀文明 五帝本纪
  • 简介:2010年,刻有“雪堂总统”等铭文的祭孔铜器在包头市燕家元代遗址考古研究中被确认。燕家遗址北邻阴山、南濒黄河、交通便利,为元代水路驿站所在。元朝时期燕家地区属中书省大同路管辖,这一区域在辽金时期为丰州,为元上都周边地区。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五月初,马可波罗沿草原丝绸之路抵达天德军丰州城(故址在呼和浩特白塔村)。

  • 标签: 包头市 元代 遗址 铜器 祭孔 总统
  • 简介:四川省眉山市的苏祠是苏洵、苏轼、苏辙的老宅故居。一家父子,占据唐宋八大家席,全国唯一。特别是苏轼苏东坡,对中国文化影响之广大、之深远,为世人景仰,堪称千古文宗、

  • 标签: 三苏祠 眉山市 维修 钩沉 史实 灾后
  • 简介:宋庆龄曾在1927年、1953年、1957年次到访苏联。这次访问宋庆龄都受到高规格的接待。1927年,她以孙中山遗孀、国民党左派领袖的身份到访,受到斯大林的接见;1953年,她以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到访,先后与朱可夫、斯大林会面;1957年,她与毛泽东一起率领中国党政代表访苏,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并出席了64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这次访问给宋庆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许多美好的回忆,即便后来中苏关系出现裂痕,宋庆龄始终对苏联保持着一份别样的情感。

  • 标签: 宋庆龄 苏联 1927年 中国代表团 国民党左派 党代表会议
  • 简介:东周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农历四月初二这一天,邹国北部的凫村,一户孟姓人家,迎来了新的小生命。父亲孟孙激,祖上曾为鲁国贵族,虽然家道中落,仍是"诗礼传家"的文雅之士。母亲仉氏,向来以"贤德"著称。这对沉浸在喜悦中的年轻夫妇,和所有的父母一样,对刚出世的孩子寄予了厚望。但他们未必能想到,这小小的婴孩,成人后发下宏愿,以先师孔子为毕生榜样,在群雄争霸的战国中期,劝说时君施行仁政、王道,为百姓力争"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的生存环境。他就是孟轲,中国儒学史上的"亚圣"。

  • 标签: 孟母三迁 遗址
  • 简介:《侍宴覆舟山》之一游轩越丹居,晖烛集凉殿钱氏:《乐府》(卷四四《清商曲辞一·吴声歌曲一》)《子夜四时歌(·夏歌)》(之十六):'窈窕瑶台女,冶游戏凉殿。'海按:《文选》卷二十《诗甲·公燕》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善《注》引傅玄《西都赋》曰'彤彤朱宫'、《河清颂》'朱宫潜耀,紫阁阴鲜',指装潢考究之皇宫。

  • 标签: 《文选》 朱宫 吴声歌 子夜四时歌 清商曲 宋公
  • 简介:本文节译自1748年3月6日至5月10日的《日记》。这两个多月中,正值大金川战事紧急,清军的挫败在日记中多有记录,李安德对战事的结局持悲观态度,且倾向于同情金川番人,他的立场与1746年官府迫害天主教紧密相关。此时,四川全省只有李安德一名神父维持教务,教会内部的纠纷让他颇为焦虑。此次中译以杜埃(ColetteDouet)女士的法译本为基础,参考了拉丁文原文。

  • 标签: 教难 金川 番人 岳钟琪
  • 简介:在效率面前,麦客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一茬茬收割殆尽。笔者所做研究目的其一在于谱写“回乡麦客”群体的生活史,凡是平民百姓,在历史之中甚少留有痕迹,或是雁过无痕,或是留有只言片语,但是草根历史恰恰是我们社会生活的最真实状态,笔者所做不在于其他,只为证明“回乡麦客”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地区,曾经以那样的方式,真实地存在过;本次研究目的是从组织学的角度出发,了解“回乡麦客”的自组织行为,分析“回乡麦客”群体组织内部的运行方式、沟通方式、不同组织之间的沟通方式等,为“回乡麦客”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回乡麦客” 自组织 组织行为
  • 简介:清末民初的士绅阶层是行动上较为活跃,政治上又极为迷茫的阶层。山西崞县籍士绅善济,是清末经历科举考试跻身上层的最后一批传统社会精英之一。感受到先进制度、接受过先进教育,并在新思想的指导下走向政治改良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善济为例,透过其曲折的经历,分析其在社会大动荡时期,个人思想、行为发生的变化,反映传统士绅在社会向近代转型时的路径选择。

  • 标签: 清末民初 旧士绅 转型 资产阶级改良派 梁善济
  • 简介:江南"织造"是贡奉朝廷所需绸缎匹料的主要产地,与清宫内务府关系密切,负责清帝御用盔甲和八旗盔甲的制作,并分期分批将其运送紫禁城皇宫收贮,以便备操阅兵使用。本文旨在探讨御用盔甲和八旗盔甲制作目的,及其制作、改造过程。

  • 标签: 三织造 御用甲 南边绣作 钦定绵胄制
  • 简介:1954年农历二十四日这天.一个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深夜,我早就下班回家,准备好了几碗菜,待妻回家吃晚饭。结果一等再等,直到12点她还未回。我妻在民权路银行做出纳工作。按常规晚7点钟会下班回家,怎么深夜12点还未同呢?在当时,没有哪个家庭有电话.马路街巷也没公用电话。妻子未回,我想打个电话难于上青天。与妻子银行联系不上,不知出了何事,担心之极。我左思右想,只好冒严寒.到妻银行去去。

  • 标签: 公用电话 1954年 出纳工作 回家 银行 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