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诸山圣迹》载,一位僧人从五代后唐庄宗到明宗10余年间,遍访了大半个中国的寺院。据此僧人所见,五台山“周八百里,大十所,蓝若五十六所,僧尼三千”,而太原“周仅仅四十里,大十五所,大禅十所,小院小寺百余所,僧尼两万”。当时太原城人口也不过十余万,几乎每五人中就有一僧尼,足见当时太原寺庙之密集,僧尼之多,香火之盛了。从北朝到唐代,太原西山和汾河以西,寺庙林立,高僧云集。

  • 标签: 太原城 僧尼 五台山 僧人 寺庙 五代
  • 简介:民国时期陈寥士编纂的《志》是专门记载近千年沧桑变迁的历史文献,是研究千年历史和清代、民国佛教史的珍贵资料,惜学者多注意书中相关史实的研究,对《志》文献本身的研究甚少。本文从文献学角度,阐释《志》的编撰、体例及其珍贵的史料价值。

  • 标签: 七塔寺志 编撰体例 史料价值
  • 简介:<正>朱明大德碑,近年出土于苏州虎丘基填土层.出土时碑石已残,缺失下段(见拓片).残碑长0.41、宽0.45、厚0.14米.现存碑文共17行,88字,但除“朱明大德”、“大历四年(769)”、“宝历元年(825)”等字外,绝大都分碑文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经考证,该碑是目前苏州历史上最早的碑刻实物,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与碑刻实物价值.朱明大德碑的出土,填补了苏州历史上唐的空白,并为我们研究唐代苏州朱明大德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朱明 虎丘塔塔基 苏州 史料价值 残碑 碑刻
  • 简介:无念弹师是明代后期著名高僧,他亲手创建的法眼是大别山腹地的一所著名寺院,息影是无念禅师的灵塔,又称为'祖师'。前尚存有祭祀祖师的祖师庙。庙结合,气势恢弘,成为河南省大别山区年代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石塔。该用规整的花岗岩精工雕造,体量居豫南石塔之首,且为无念禅师建者为重要朝臣,对研究豫南大别山区的佛教史、建筑史、艺术史及官方与佛教的关系均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息影塔 法眼寺 无念禅师
  • 简介:庙,梵文stapa,音译瘁堵波,原义为“坟”。它的起源甚早,并不始于佛陀,吠陀时代的印度诸王死后皆筑一半圆形的坟,即为后来佛教瘁堵波的雏形。在古代印度大概只有崇高地位的人死后才能得到这种礼遇。因而佛陀说:“天下有四种应得起,香花缯

  • 标签: 喇嘛塔 马蹄寺石窟 建筑形制 藏传佛教
  • 简介: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提到“泗州有个大圣国师王菩萨”,即泗州大圣。据《高僧传》载:泗州大圣为唐代高僧,人称僧伽大师,葱岭北(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何国人氏,俗姓何,在本土少而出家,唐朝龙朔二年从西域来游北土,至长安过洛阳入淮泗,居楚州龙兴。一日,在宿山阳(淮安古称)县令贺元济位于洪泽湖畔泗州临淮县信义坊的家中,

  • 标签: 龙兴寺 国人 县令 西域 洛阳 《高僧传》
  • 简介:丝绸之路历史重镇街亭,是天水文化内涵异常丰富的历史名镇。因为渭河天堑的缘故,街亭在历史上是一个热门非凡的地方。据《读史方舆纪要》卷59载:“州(秦州,今天水市)当关陇之会,介雍梁之间,屹为重镇。”“关中,天下之上游,陇右,关中之上游,而秦州,其关陇之喉舌欤。”街亭古镇还是古秦州的门户和进入今天水市的重要驿站。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自古成为陇东南交通和军事咽喉。成为“关陇道”和“蜀陇道”的交会处和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诸多历史胜迹。但是与街亭古镇有关的一、一人和一碑却鲜为人知。

  • 标签: 崇福寺 《读史方舆纪要》 历史名镇 法师 天水市 丝绸之路
  • 简介: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1901——1972)论:人类的创造物以建筑为最大。它不但“最宠大、最复杂、也最耐久。”“它所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多面,也更重要。”

  • 标签: 琉璃塔 报恩 建筑大师 民族思想 梁思成
  • 简介:唐长安的慈恩大雁是唐玄奘法师按照印度佛陀迦耶精舍的形制创建的,只是遵照皇帝批示将原来石结构改为砖包土墼的结构。现在佛陀迦耶精舍早已大修改观了。本文根据印度出土的佛陀迦耶精舍浮雕形象,参考玄奘目睹的记载以及的现状数据,考证推测出原状的基本情况。本文顺便讨论了大雁在武则天时改为十级以及晚唐改为级的不同形制,论证了大雁土墼塔体始终基本未变,纠正了曾经推倒重建的说法。

  • 标签: 大雁塔 玄奘 佛陀迦耶精舍 建筑史
  • 简介: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最脑山的峡有一冰瀑,蔚为壮观。数九寒天正是看冰瀑的好时机,我们几个摄影爱好者相约去看大自然的奇观——冰瀑,并记录了此行中我们的所见所闻。车行至南门峡镇峡峡口由于一陡坡路面涌冰不能走了,我们几个便背起行囊,徒步前行。

  • 标签: 冰瀑 南门峡镇 互助土族自治县 脑山 东岔 冰蘑菇
  • 简介:山西省稷山县小宁村兴化,始建于隋开皇十二年(五九二年),一九四二年毁于战火。此幅壁画是兴化仅存的三幅壁画之一(另两幅一幅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一幅在稷山县博物馆)。

  • 标签: 壁画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七佛 稷山县 山西省 加拿大
  • 简介:大雁和法门寺塔这两座佛教名都表现出明显的风化现象,需要及时的给于保护.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岩相显微镜分析及孔隙度的测定,分析了大雁和法门两座佛教名的风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用几种不同的加固保护剂对两种砖材进行加固保护研究.通过渗透深度、孔隙度、毛细吸水和毛细渗透、持水量、透气性、水力学膨胀、等温吸附、抗压强度及酸腐蚀、冻融、热膨胀之后的强度衰减等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含氟聚合物对两种砖材具有良好的加固保护效果.

  • 标签: 砖材建筑 孔隙度 强度 透气性 水力学
  • 简介:明末南京人周晖称:“报恩宝塔有三篇名笔,陈石亭文,盛云浦赋,淡园焦先生化缘疏。”川石亭为陈沂之号。云浦为盛时泰之号,淡园为焦弦之号,即澹园。“三篇名笔”是指陈沂记、盛时泰赋和焦弦化缘疏。三人都是明代南京中后期的大手笔。陈沂《报恩琉璃记》收于嘉靖《南畿志》,该书刻于嘉靖十三年(1534),按照陈沂的仕宦经历和社会声望,是则此记当作于陈沂致仕家居后,也即嘉靖十年(1531)前后。盛时泰为嘉靖时贡生,陈沂去世于嘉靖十七年(1538),盛出名时陈沂大约已辞世。焦弦出生于嘉靖二十年(1541),少年时曾向盛时泰请教学问,又与盛之子为幼年之交拉,盛为焦之父执辈无疑,盛以贡生至京师归,未及仕宦即偶染疾卒,焦弦撰写了祭文。

  • 标签: 琉璃塔 陈沂 报恩 社会声望 南京人 嘉靖
  • 简介:马蹄石窟群开凿于北凉至明代。其独具地方特色的窟龛佛塔.对于研究张掖一带佛教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是马蹄石窟群浮雕舍利的考古调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准确的资料。

  • 标签: 马蹄寺 石窟群 舍利塔 考古调查 简报
  • 简介:金陵大报恩为明代南京的三大刹之一,内的琉璃又是中古时期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奇迹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文化、旅游、宗教等事业的发展,有关方面已启动了在原遗址上重建该寺、的工程。因此,理清其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也是必须从事的工作之一。本文主要是依据有关史籍和考古资料谈谈它的历史渊源问题。一是大报恩的最早渊源,即阿育王,长干的始建年代.兼及长干与建初的关系问题;二是长于的废弃时间与宋代天禧在其旧址上重建的问题;三是明成祖朱棣为何选择天禧及舍利作为大报恩及琉璃的基础问题。

  • 标签: 历史渊源 琉璃塔 报恩 金陵 文化内涵 世界范围
  • 简介:通过梳理佛造像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南石窟第1窟和北石窟第165窟将佛置于正壁、弥勒置于前壁的做法借鉴自克孜尔石窟第80窟;而将佛分散于三壁来表现的做法则是参考了云冈石窟第13窟佛,并略作改动而成。可见,南石窟第1窟和北石窟第165窟的佛造像布局既受到来自西部的影响,同时也接受了来自东部的影响。东、西两个方向的佛造像布局方式在河西走廊与中原交界处的古泾州之地相遇,使得南、北石窟佛既有继承也有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陇东地方特色。

  • 标签: 北石窟寺 七佛 克孜尔 云冈
  • 简介:<正>上海名刹静安,相传建于三国,根据是《云间志》“按记吴大帝赤乌中建。”以后列代方志,都承袭此说。近年编纂地方史志,出现了不少谈上海史事、风土的专刊,也常谈到静安。因各自依据的史料不同,对古代静安的不同命名称及其名年代,分歧甚多。兹特略作小考。先看看关于静安名和建年代的各种记载:刻于光绪年的《静安记碑》(载《上海碑刻资料选辑)说:“始大帝赤乌中,实从

  • 标签: 重玄 碑刻 史料 静安 地方史志 佛寺
  • 简介:<正>安国位于河南省陕县东部李村乡东南约六公里的瑞云山下,是三门峡地区为数不多、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体之一。据该寺正殿廊下承檐石柱上雕刻的《安国小序》载,寺院始建于隋,自唐以降代有修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翻修改建。安国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五进院,中轴线上有:山门、前殿、三佛殿、二佛殿、火墙门楼、后大殿,其中被火墙门楼界为前、后院。另外还有东西掖门、钟楼、西配殿、东西廊房、莲花池。总面积达3291平方米,共

  • 标签: 安国寺 三门峡地区 建筑群体 火墙 门楼 河南省
  • 简介:石头有灵,石洞,该是灵魂的居所。石洞位于云南省风庆县城东南30公里的洛党镇南部箐头村大石头山上,建于1794年前后,此后几次翻修,但巨石耸立的姊妹阁,从始建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过。

  • 标签: 旅游业 旅游经济 旅游景点 石洞寺
  • 简介:第165窟主像结构,有佛,也有弥勒信仰的上生与下生;体现了天上尽管美好,依然要回到人间;无论过去、未来多么遥远,终究要回到现实。这样的图像构成分别对应于天上和人间,过去和现在,可以视作北石窟第165窟的对生命轮回参照的终极期待。

  • 标签: 北石窟寺 七佛 弥勒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