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7 个结果
  • 简介:题记:此文最初的版本当中,杜特的“插释”部分是单独行文的;然而在这里,却正如雷蒙德曾经告诉过我的,他乐见这样的安排,可以交织贯穿于我的文本当中。本文大部分的注解都是由艾德里安·马丁依据原始出处添加的—-他也对成文做了某些微妙睿智的改动,比如翻译了雷蒙德引用的拉丁语。

  • 标签: 电影 剧本 电影文学 文学作品
  • 简介:如果说清晰地标记出个人化的风格是关注电影人的一种标准,那么很少英国电影导演可以像德莱叶、布努埃尔、弗朗叙和雷诺阿那样,获得赞誉性的关切。但在另外的一些标准中,在个人化的风格之后潜隐了诸多最为精妙委婉的要旨,这些关联着某种特别的传统,时间,背景或者说“流派”的集体意味和理解。由此达成某种广泛一致的见解,即使把那些非个人化和匿名的艺术作品理解为一种共识的表达,也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

  • 标签: 英国 非个人化 电影导演 作品理解 电影人 雷诺阿
  • 简介:罗曼·西(RomanSigner)1938年出生在瑞士,1976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87年参加卡塞尔文献展,闭幕式项目成为经典作品,进入史册,1999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爆破性、行动主义、时间雕塑、录像方面最重要的艺术家。自80年代末期,罗曼凭借着出版物和录像被介绍到中国的艺术学院,并广泛的被接受。罗曼的工作涉及到火药、沙子、水和

  • 标签: 罗曼 格纳 卡塞尔 ROMAN 文献展 学院美术馆
  • 简介:1932年9月1日,雷蒙德·杜特出生于伦敦,2002年5月19日逝世,享年近70岁。父母是瑞士人,1924年移民到了英国。他的学术视野里除了对英国电影的观照,也包含了对有着世界性影响的法国和美国电影的洞悉。1952年曾入伍两年,1954年在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学习英国文学专业。

  • 标签: 电影批评 英国电影 1954年 学术视野 美国电影 英国文学
  • 简介:是的,我恨“真实电影”(Cinemaverite)并且想有朝一日也成为它的一个掘墓人,因它不过是普通的真实的原始局面,据此,电影,观赏方法和视觉是绝对不会取得特别进展的。因此我宁愿平静地走至非真实的边缘,以便剥露出真实的强有力的形式。

  • 标签: 赫尔措格 电影史 维尔纳 电影语言 维姆·文德斯 超现实
  • 简介: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美院先后有两位先生辞世,油画家冯法祀先生和油画家启美先生。这让我感到有一种东西眼看着在失去,又无法挽留。

  • 标签: 韦启美 油画家 艺术工作者 艺术创作
  • 简介:(1775-1851年),英国著名风景画家。他从小就表现出绘画的天才,14岁考入皇家美术学院的美术中学,15岁时,他的水彩风景画就参加了公开展出。33岁以后就在皇家美术学院任教,他的著名作品有《威尼斯风景》、《雨、蒸气霹速度》、《遇难船》等等。

  • 标签: 天才 绘画 美术学院 风景画家 水彩风景画 威尼斯
  • 简介:世界上好音乐真是多得是,只是我们的耳朵不够用。据说,因为进入网络时代,电脑的发达,媒体的多样,文字的功能将让位于屏幕和画面,人们读由文字组成的文学会越来越少,眼睛的功能将由此转移到网上。我想,即使有一天人们的眼睛彻底从文学的书籍中撤离而逐渐退化,人们耳朵的功能不会减弱,因为音乐不会消失,人们对音乐的选择,一定会远远胜于文学。

  • 标签: 布鲁克纳 宁静 网络时代 音乐 功能 耳朵
  • 简介:作曲家?指挥家?还是教育家?在莱奥德诞辰九十年之际,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造就了多这位音乐界的巨擘。他的音乐有时看似肤浅平庸;他的指挥全然自我沉溺;他的坦率难免让人误解、紧张。索尼BMG称他“可能是上世纪后半期古典音乐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虽不无夸张之嫌,但在伯恩斯坦去世十五年后,他的声誉的确日渐增长。他在那部赫赫有名,一炮而红的《西城故事》里展露了他在音乐剧、交响典和合唱作品中的天赋异秉,现在听到的所有欢呼和赞誉在那个倾心于无调性的1950年代通常都被予以无情地否认。他站在指挥台上就像受到咒语所魇,每一个举手投足都狂放,激动,坚定有力,伴随着执棒维也纳爱乐交响乐团录制的那套具有定义价值的马勒交响曲视频而流芳至今,他是美国现代音乐的代言人,品位十足的指挥巨星,他的魅力风靡了近半个世纪。三位熟谙他作品一手资料的作者在以下文字中讲述了为什么对他们而言伯恩斯坦是一位真正的巨人。

  • 标签: 纳德 大师 古典音乐 《西城故事》 伯恩斯坦 合唱作品
  • 简介:这是一本作曲家寄给同一位收信人的书信集,此人与古典音乐毫无关联,甚至不通音律。信件的内容除了情感交流以外,更多涉及的是生活琐事,提到作曲家本人创作经历的也仅是只言片语。我想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有此一问:这本书到底和音乐有多少关系?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莱奥什·雅切克因为《耶奴发》《卡塔·卡芭诺娃》《狡猾的小狐狸》《马克罗普洛斯事件》《死屋手记》等作品而名垂史册。即使不少中国乐迷对雅切克并不是很熟悉,或许也知道他和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一起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捷克作曲家。

  • 标签: 雅纳切克 女神 缪斯 《死屋手记》 古典音乐 《耶奴发》
  • 简介:广寿壮族,1966年生,广西环江人,二级美术师。1990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2008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为桂林画院副院长、桂林美术馆副馆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桂林市政协常委、漓江画派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类展览并多次获奖。

  • 标签: 中国艺术研究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艺术学院 国画 研究生课程班 2008年
  • 简介:小艇和古堡,是勾勒这个世外桃源意境轮廓的两笔写意。于是,游人们远道而来,在山水之间泛舟垂钓,看湖水清澈、云层变幻、水光潋滟。

  • 标签: 世外桃源 写意
  • 简介:当荣耀的黄昏莅临之际,老雅切克遇见了他的缪斯女神,她长发披肩,时而发出轻快的笑声,她的双眸宛如一眼井,里面有他汲不完的乐念。老人变得一天比一天更痴迷不已,且焦躁不宁,他几乎就像一个初涉情爱的孩子,在一封接一封的情书里向他的女神倾吐着狂想与梦呓。他傻得像是只飞蛾,只想着飞到炽

  • 标签: 俄罗斯 音乐家 雅纳切克 情感生活
  • 简介:"六十甲子音"是一种从先秦经历朝历代传承至今的择时术之说。它具有由阴阳五行合流与律历合体为标志的时代特征,由六十甲子与经五行扩展的60行叠合而成的要素特征,由干支与五行代言音律的音特征,以及由"同类娶妻,隔八生子"方式为核心的生律特征。其中的"同类娶妻,隔八生子"生律法与曾侯乙编钟生律法之间具有左右旋之别的一体两面关系,它的发现,在中国音乐史上填补了原先只有曾侯乙钟铭体系中的钟律实践记录而无相应的先秦生律理论的空白。同时,"六十甲子音"形态背后隐藏着的"六十律旋相为宫法"的事实,典型地反映出中国古代律与历、干支与十二律、五行与五音之间的哲律一体同构关系。这种关系的客观存在,既为通过古代哲学文化学说来揭示乐律学说未解悬疑的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使我们发现了我国古代哲学文化形态的一条生成路径。那就是,一些哲学文化理论学说是在与其具有一体同构关系的音律本体形态上得以建构起来的。

  • 标签: 六十甲子 纳音 择时术 哲律同构
  • 简介:1967年,艺术评论家迈克尔·弗雷德(MichaeFried)在他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论文《艺术与物性》中以罗伯特·莫里斯(RobertMorris)、唐纳德·贾德(DonaldJudd)和卡尔安德烈(CarlAndre)的作品为例,抨击极简主义艺术的“与生俱来的戏剧性”,尤其是极简主义对于观众在特定状况下与对象相遇的过分依赖。他还强调说,艺术媒介如果要纯化自身就必须剔除所有属于其他媒介的元素,这样才能区分出自身的独特性和先锋性。

  • 标签: 琼·乔纳斯 艺术欣赏 艺术创作 艺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