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阿旺巴旦,1970年生于西藏那曲班戈县。1991年开始说唱格萨尔故事,其传承属于"神授式",能说唱20多部。1991年至1996年在那曲地区班戈县说唱《格萨尔》;1996年至今在那曲地区群艺馆说唱《格萨尔》。2007年在自治区电视台说唱《格萨尔故事之峻岭之战》,已完成《达岭之战》、《达色牦牛宗》光盘录制及出版工作。

  • 标签: 《格萨尔》 班戈县 出版工作 群艺馆 阿旺 达色
  • 简介: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苹果手机是现代科技时尚的典范,通常两者难以融合,但这一次却很成功。虽然有些怪,但并未过火,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首先,它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原本书法习作或者创作是在雅室案前,静静写来,缓缓书去,心平气和地进行的,就是狂草也不是真的疯狂。但现时代与古时代到底不同了,中国书法家日益显示出在公众面前的自信,原本书法是室内雅赏,尺幅不大,而大字是写店招用的,现在书法成为展览,而且展示空间一再扩大,一个书法家的展览,没有一些如墙尺幅的骇人听闻作品,就说不过去了,不大不惊人(当然,现在书法也是以尺定价,大的价高,那是另一回事)。在这个商业发达、经济繁茂的时期,书法也日见时尚,身不由己地脱离了传统样式。

  • 标签: 书法家 苹果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科技 心平气和 展示空间
  • 简介:2008年陕北民歌被列入国家"遗"名录,陕北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瑰宝,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信天游"遗"民歌的传承受到很大的冲击。为了保护和发展这一民俗艺术,笔者经过长时间研究,提出为更多的信天游"遗"民歌完善钢琴伴奏,通过提高自身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使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本文分析了为信天游完善钢琴伴奏的必要性,并从和声、织体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为信天游"遗"民歌编配钢琴伴奏。

  • 标签: 信天游 “非遗” 民歌 传承 钢琴伴奏
  • 简介:2014年,一出名为《中国梦》的话剧引发媒体关注,不少人会以为这是新创作的应景话剧:了解话剧史的人却知道,27年前,这部剧和黄佐临的写意戏剧观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话剧一个标志性事件。1987年和费春放共同编剧的孙惠柱,27年后又当了导演,而且是两次——5月由北京朝阳区侨联出品的在朝阳9剧场演出;11月参加全国校园戏剧节并获特别奖的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演出,两拨演员都是上戏的教师和学生。

  • 标签: 中国梦 北京朝阳区 戏剧观 戏剧节 上海戏剧学院 黄佐临
  • 简介:赵壹《草书》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书法批评文献之一。关于《草书》的"草书"的具体所指,一直存有争议。"草书"这个概念指代非常宽泛,盖因其由来、产生时间的不同而不同。本文提出草书起源的四种说法:战国说、秦时说、秦末说、汉初说。从目前已经出土的汉末竹木简、砖刻的草书来分析,张芝时代出现类似《冠军帖》这样的今草作品完全有可能;从宋刻赵壹《草书》文本分析可以看出:赵壹所指的"草书"应该包含今草书体。

  • 标签: 赵壹 《非草书》 章草 今草 张芝
  • 简介:为了更好地推进临安非遗保护工作,提升业务水平,12月4日,临安举办遗保护工作培训班。全市各遗名录保护单位负责人,遗代表性传承人,遗传承基地、民间艺术家代表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保护工作 培训班 临安 单位负责人 民间艺术家 传承人
  • 简介:茅维,字孝若,号僧昙,浙江归安人,明代散文大家茅坤(1512-1601)季子,以诗、曲名世。与同郡吴梦旸、臧懋循、吴稼竳并称"四子"1。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著录茅维所撰杂剧,谓其生卒年月、创作时间不详。孙书磊撰有《茅维及其凌霞阁杂剧考述》2(以下简称《考述》)一文,对茅维生平、著述等作了考述;王瑜瑜有《晚明戏曲作家茅维生平考辨二题》3(以下简称《二题》),对孙文有所补正,同时对"苕溪四逸"的生卒

  • 标签: 茅维 凌霞 创作时间 吴梦旸 清代杂剧全目 臧懋循
  • 简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中,面临着脱离日常生活场域又重新进入日常生活场域的建构问题。遗能否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决定了其能否得到有效保护传承。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每个主体对作为日常生活的物质文化遗产共享、保护和传承的自觉。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常生活 生活世界 文化自觉
  • 简介:节气民俗的形成与人类对自然物候的认识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时间观紧密相关,表现为岁时节日的民俗活动。民俗活动的背后,往往是对时序节律的一种文化选择与秉承。在晋中黄土文明背景下,对介休三月三源神庙会、寒食节、一百五与清明节等几个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考察中,其背后依据纠合着不同的历法系统,蕴含着晋中一带的水文化、敬土迎新及祭祀等传统。这凸现出节气民俗在时间观念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三种类型,反映了以介休为范例的晋中地区人们对时间节序的文化选择与文化认同,体现了晋中人们对黄河流域一带自然物候及生产生活的认识,呈现了不同时间观念相互交织的黄土社会。

  • 标签: 节气民俗 时间观念 文化选择 黄土社会
  • 简介:影片《匆匆那年》片名中的“那年”,是近些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中一个时常被使用的语式,明确地将影片的类型——“青春怀旧片”刻入片名,在已经培育出的观众中唤起感应与认同。80后怀旧,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生产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电影创作中体现突出。张一白导演作品《匆匆那年》为此种倾向的最新表达,在现实与怀旧的双重时间中,充分体现出80后怀旧的种种征候。不过影片没有表现出为这种青春怀旧电影增添新的质素的能力,而是时常落入既有套路,穷尽了此种类型的潜力。

  • 标签: 80后 怀旧 影片 青春 时间 中国电影市场
  • 简介:2014年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主要侧重于:学者们的回顾与反思、整理与归纳;新理念、新方法与遗保护传承相结合;对遗四种现有保护手段的研究;具体民族、区域、地方、技艺的保护研究。对2014年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进行综述,能让我们了解最新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学者们的研究动向,知道研究的真空点和侧重点,有针对性地投入2015年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研究。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术研究 综述
  • 简介:11月19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十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会上,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围绕我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和文化部推动遗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等发言。

  • 标签: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可持续发展 文化部 事业 座谈会 委员会
  • 简介: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更是中国文化的资本和财富。而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种种挑战的今天,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物质文化正面临着不断毁坏与消失的厄运,在这种情况下,抢救和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便成为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保护好物质文化,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进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仅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 标签: 民间传统文化 经济全球化 生存环境 人民的智慧 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
  • 简介:梆子声腔剧种是我国戏曲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声腔系统,是我国物质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物质文化区别于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保护强调的是它的原生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的是活态保护。中国戏曲文化之所以能流传到今天,就在于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革的。中国戏曲自形成以来,大的变革总共有三

  • 标签: 戏曲文化 戏曲创作 活态 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戏曲 戏曲形式
  • 简介:澳大利亚昆士兰现代美术馆坐落在蜿蜒流过布里斯班市的布里斯班河南岸。该馆的目标是成为澳洲、亚洲、甚至太平洋地区当代艺术的领导性展出机构。冬日的午后,闲逛到了这个美术馆,原意是欣赏澳洲的当代艺术作品,却在无意间发现了亚洲当代艺术展。

  • 标签: 当代艺术 亚洲 澳洲 激进主义 政治 布里斯班
  • 简介: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区特色、历史传统与民众创造力的集中展示。作为一种口传心授为延续方式的"活态文化",随着市场经济冲击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许多遗项目频临失传,亟需抢救。一是传承人数稀少,且大都年事已高,有人亡艺绝的可能。二是传承过程久、环节复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就浦口而言,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其历史积淀和地域特点,在南京乃至江苏文化版图上具有一定影响。

  • 标签: 物质文化遗产 地区特色 泰山庙会 地区经济 旅游经济 城市软实力
  • 简介:在湖南民间美术遗保护视野下发掘民间美术的宝库,吸收民间美术中的视觉元素,将彰显电子书籍的设计特色,也将提升电子书籍的审美内涵与文化品味;同时,电子书籍设计为我们保护、传承、再现民间美术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扬开辟了新的途径。

  • 标签: 湖南民间美术 非遗保护 电子书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