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把黄梅戏请回娘家以后,湖北黄梅戏向何处去?我认为,在发展阶段上应由"请回娘家"阶段转入赶超安徽黄梅戏阶段,在定位上应由鄂东区域重点剧种提升为全省重点剧种,在艺术风格上应由学习模仿阶段跨入创新发展阶段.确立"一个中心,四面出击"的发展战略,开创湖北黄梅戏发展的新一轮高峰时期.

  • 标签: 黄梅戏 剧种 艺术风格 模仿 时期 确立
  • 简介:由河北省文化厅举办的“河北省杂技艺术发展战略研讨会”,于4月17日至18日在沧州市召开。省文化厅领导,厅艺术处、人事处、科教处、计财处处长,沧州市文化局、邢台市文化局、吴桥县、肃宁县负责同志,省杂技节办公室、省

  • 标签: 杂技艺术 发展战略研讨会 文化厅 沧州市 河北省 文化局
  • 简介:中国电影人应抢抓机遇,依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旨.绘制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蓝图.制定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实施步骤,力争“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广电总局和电影事业管理局的领导下,在中国电影集团等电影大集团企业的带动下。奋力拼搏5年,成为电影佳作精品迭出、人才辈出、影响力强、产业优化、市场繁荣、效益良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电影文化需求的电影强国.实现中国民族电影产业的腾飞,

  • 标签: 中国电影集团 产业发展战略 “十一五”期间 国家广电总局 文化产业 科学发展观
  • 简介:五月九日,“21世纪中国曲艺论坛暨精品展演”活动在大连举行。此次活动的主要议题是:面对新世纪,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曲艺到底怎样适应时代的变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在论坛上,与会的曲艺专家就新时期曲艺的现状与未来发表了各自的见解。这期我们特意编发了戴宏森先生在论坛上的发言,以表示本刊对此次活动的关注。

  • 标签: 21世纪 中国 曲艺 发展战略 戏剧事业
  • 简介:创《国画家》名牌优势实施立体化发展战略本刊记者编者按:《国画家》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合编的中国画双月刊。几年来,发行量一直居全国同类刊物的前列。据说,近期他们正在制订并实施期刊立体化发展战略,一个以《国画家》命名的全国...

  • 标签: 国画家 中国画艺术 中国美术家协会 发展战略 当代中国画 学术展览
  • 简介:中国的电影市场在9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走入低谷,观众人数锐减,上座率大幅下降。许多区、县级影院倒闭。人员失业。如今,加入WTO以后,国外大片的数量将从每年10部增加到20部,以后还要逐渐增加。这对中国电影业来讲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就要看如何应对了。所以从长远、全局的角度制定我国电影业的正确的发展战略是变被动为主动,以弱胜强,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首先是观念的转变。电影业之于国家利益的举足轻重,往往超出我们这些

  • 标签: 中国电影 电影业 电影市场 观众 影院 主动
  • 简介:<正>2005年11月6日—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山西省文化厅、大同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大同市文化局承办的"新世纪第三届全国地方戏曲剧种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大同市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十六所艺术研究院(所)和东南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等

  • 标签: 戏曲剧种 中国艺术研究院 耍孩儿 戏曲创作 少数民族戏曲 戏曲危机
  • 简介:<正>2003年11月12日至14日,新世纪第二届全国地方戏剧种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河南省周口市召开。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院戏曲研究所、河南省文化厅及周口市委、市政府和河南省艺术研究院主办,河南省越调剧团承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曲润海、院纪委书记王干甫、戏研所副所长刘祯、副所长刘文峰、文化部教科司社科处处长陈迎宪、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董文建、省剧协副主席郭光宇等出席并主持了研讨会。参加新世纪第二届全国地方戏剧种发展战略研讨会的与会代表

  • 标签: 地方戏剧 战略研讨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剧协 刘祯 职业剧团
  • 简介:当代书法的体制化生产在文化工业的濡染下,已表现出文化工业的物化色彩。这种物化导致了当代书法创作与书人主体的异化。新古典主义作为艺术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通过话语权力的控制直接实施其统治功能。它是导致当代书法艺术经验异化与贫乏的意识根源。

  • 标签: 当代书法 艺术意识 艺术经验 文化工业 创作 色彩
  • 简介:巴黎在城市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方面确立了以传统历史景观为中心,分层次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待传统历史景观本身以修复为主的复原层;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与色彩的基本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分析与类比,可以概括为:复原——融合——异化。通过大量实践作品表现出时间痕迹,逐渐形成了围绕传统历史景观的一系列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与措施。

  • 标签: 巴黎 城市景观 复原 融合 异化 时间痕迹
  • 简介:赵“学问”把实践和学理的创新给以了特别的强调。朱剑飞近年不停飞来飞去,背负青天朝下看,中国电视的现实走向和战略发展——收入眼中,在操作与探索的结合上,在面的发展与点的带动上,作积极的思考和理论的探路。他的中心点是:集团化的历史定位与战略实施。

  • 标签: 开创 新时代 历史定位 学理 创新 理论
  • 简介:书法精品是指书法技法完美,构建了独特、清晰、真挚的艺术意境并具有鲜明风格的书法作品。精品出于力作,力作未必是精品;能够代表书法家最高艺术成就的精品是代表作;书法经典作品必须是精品,但它只向习书者提供技法内容,习书者要创作精品,还必须在经典以外去提高自身的美学、史学修养。向创作者直呼“多出精品”是有害无益的,必须以“力作”置换“精品”;认定精品,必须首先承认精品在时间、空间上的相对性;在自娱、展览和销售这三种精品的“善后”方式中,只有销售方式才能构建完满的书法人生,因此,科学的精品战略应以市场为重心。

  • 标签: 精品 书法技法 艺术意境 书法作品 艺术成就 自娱
  • 简介:<正>“物物,不物于物。”也就是说要以物为物,不要被外物所奴役。这是2000多年前道家提出的观点。在我国刚刚进入人类历史上另一个文明社会——奴隶社会时,老庄以其睿智的眼光看到,文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方便和丰富了人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它束缚了人精神上的自由,使人受到外物的奴役。历史的车轮滚过了2000多年,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即将进入数字化时代,我们人类在精神上的自由和愉悦又有多少呢?当今世界物质文明发达的美国于1988年向世人推出了影片《雨人》,它娓娓道来,却向数字化时代的人敲响了警钟,对反对人类整体的异化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 标签: 《雨人》 内涵 美国电影 剧情 人物形象 艺术评论
  • 简介:东西方艺术由于其所处的环境不同,人们的审美实践,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也就不同,其艺术特点相差甚大.代表东方体系的中国文化总体上持一种"天人合一"的终级宇宙观.是由儒、道、禅三家的精神主干而共同构成的.中国艺术的形上学的最重要特色,即中国艺术的最高价值不是模拟对象,而是通过"写意"的意象性造型和意向性色彩运用毛笔、宣纸、墨色等中国画的特有工具材料,借笔墨的无穷变化写胸中逸气,所以中国画不重视具体物象的逼肖,而用笔墨来表达人的性格,心情与意境.

  • 标签: 东方艺术 西方艺术 艺术差异 审美实践 审美观念 审美趣味
  • 简介:1978年,高居翰先生所著的《江岸送行——中国明代初、中期绘画史》出版了。这是继高先生一系列中国绘画史论著后的又一部力作,他以250多页篇幅、130张黑白图版、14张彩图,详细地探讨了1368—1580(即明洪武元年至万历八年)间,以浙派、院体派、吴门派为主体的明代中前期的画家、画作、画风以及相关的社会状况。在美国,被誉为是自喜龙仁(O.Siren)多卷本《中国绘画史》以来,该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是“未来长时期内研究明代绘画的标准和方向。”

  • 标签: 中国绘画史 明代绘画 罗浩 美术理论 院体 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