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音乐学是什么学?俞人豪先生《音乐学概论》等著作早已明言不是艺术而是科学(艺术科学),但现实认识对此仍普遍模糊,有必要突出强调。另一方面,近些年中外学界认识到“科学主义”、“科学至上”的局限,强调指出社学科学、精神科学及人文学科等还具不容忽视的“非科学性”本质。本文简略介绍何兆武先生《历史历史》等论著中有关历史非科学性性质和结构分层的论述,希望引发对音乐史学及音乐学在科学性之外的人文学科性质、“非科学”性质的思考,反思我们对音乐学学科性质的认知,以拓展深化音乐学的学习与研究。

  • 标签: 音乐学 学科方法论 历史学 科学 非科学 何兆武
  • 简介: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强大,学者们为搜集定量数据、使用定量方法,对它十分感兴趣,但大多数历史者并没充分利用该项技术。特别是受网络2.0技术与实践的影响,人文社科研究的“空间转向”促成地理空间技术与历史研究的新结合,以多角度反思后现代历史研究范式与未来走向,有望重树历史研究。在新研究方式下,地理空间技术可用于更好地建构“空间叙事”及“深度绘图”,无疑可营造一种反思性的、深循环的、合作性的研究环境,成为标志未来历史研究的里程碑。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历史学 空间转向 空间叙事 深度绘图
  • 简介:在讨论什么是音乐历史的事实问题时,达尔豪斯指出,应区分音乐的事实与音乐历史的事实。其意义在于强调史学研究中的历史意识。从而使音乐史学研究不只局限在对往昔实在可感现象的关注,更应对音乐历史过程自身的结构进行哲学式追问。这对中国语境的西方音乐史尤其值得重视。

  • 标签: 达尔豪斯 《音乐史学原理》 音乐的事实 音乐历史的事实 历史意识
  • 简介:自殷商卜辞出现有意识的记史行为,以及有意识地对乐事、乐器、乐律的记录以后,关于音乐的历史性活动:对既往音乐的述说评论、社会文化活动中对音乐历史知识的应用、音乐历史记述的种类和方法等日渐多样。经历千余年的积累和商周丰富的音乐实践、春秋战国学术的繁荣、一般历史的成熟、综合性书籍的涌现等各相关条件的促进,中国音乐史学终于在战国末年出现了重要的进步,《吕氏春秋》就是这个历史性进步的标志。

  • 标签: 中国音乐史学 音乐历史 音初 音乐实践 《吕氏春秋》 音乐文化
  • 简介:20世纪许多前辈学者们对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对于经历了数千年发展和演变的中国音乐,显然,我们还没有认识清楚,许多问题仍然摆在我们面前。史料开掘、乐谱发掘与古今联系是我国音乐史研究与发展的3个重要而根本的途径,中国音乐史学今后的前景即决定于在这3个方面所下的功夫如何。

  • 标签: 中国音乐史学 学术传统 史料开掘 乐谱解译
  • 简介:发展学生的史学领悟能力,使学生具有理解和认识音乐发展史的内在规律,考察音乐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解释音乐事件的因果关系等能力,不在于课堂中的操纵和灌输,而在于对音乐史进行忠实的传递;不是致力于支配学生的思想,而是致力于使学生具有支配自己的实力,能够进行富有独创性的思考。

  • 标签: 音乐史 教学 史学思维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11-19
  • 简介:传统史学历史——个人、事件的时间,这固然反映了史学科学化程度的加深和史学家对历史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化,艺术的史学

  • 标签: 史学共性 史学艺术 艺术史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9-02
  • 简介:传统史学历史——个人、事件的时间,这固然反映了史学科学化程度的加深和史学家对历史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化,作为艺术的史学

  • 标签: 共性详细 史学共性 史学艺术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4
  • 简介:传统史学历史——个人、事件的时间,这固然反映了史学科学化程度的加深和史学家对历史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化,艺术的史学

  • 标签: 共性详细 史学共性 史学艺术
  • 简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它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都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在声乐学习中,学是主体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师要促使学生成材,必须经过调动学生的主动住、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发生变化,起到提高

  • 标签: 声乐学习 学习声乐 吸气状 咬字吐字 歌唱效果 注意力集中
  • 作者: 张永强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大舞台》 2010年第1期
  • 机构: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现在我就如何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上世纪80年代被称为'中国戏曲界三驾马车'之一的郑怀兴,多年来创作并上演了四十多部戏曲剧本。他的戏曲剧本尤其是历史剧以严谨的历史观、独特的人文承载、张弛有度的结构著称于剧坛。一、对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全新解读'要腾出时间多认识几个古人',这是郑怀兴经常说的一句话。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很多历史人物的评价在不同时期会有所变化,如何带着今情走进历史人物,这是郑怀兴剧作给人的第一印象。他笔下的很多历史人物,都摆脱了传统戏中

  • 标签:
  • 简介:本文从学术方法与研究关系角度,探讨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不同时期的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所起的重要作用与历史贡献。从“国学”到音乐学、从史料到田野考察、从音乐本体到文化、从单一实证到多元论证、从历史事件到学科发展,这一学科的研究视角、基础、范围、方法、地位等学科建设的每一次蜕变,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都起到了直接的推动和催化作用。目前学科内部细化而缺乏彼此联系与整体观照,局限于西方专业艺术史理念而缺乏中国文化艺术史特质,受制于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判断而缺乏客观与公心的历史观,过度强调文献史料而缺乏史事为历史服务的意识,学科性质认识不足而缺乏学术争鸣和高品质研究成果。我们应该关注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不落窠臼,使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促进这一学科深化发展。

  • 标签: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 学术理念 学术方法 学术研究 学科建设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美术学习中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条件作以浅要分析,旨在为更好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 标签: 美术学习 创造能力 重要性 培养创新
  • 简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了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对新课标下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 标签: 新课程历史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简介:在过去,对艺术史的历史学习属于美术院校艺术史论专业高年级学生的课程。过去的观点是,似乎通过对艺术理论的学习,或者对艺术一般知识的学习就可以认识和理解什么是艺术,可是,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艺术史就是文献记录下来的历史,那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史文献的了解,就很容易让我们一开始就对“艺术”有更宏观、更灵活、

  • 标签: 西方艺术 艺术史 历史 方法论 史学史 文献记录
  • 简介:音乐史学─—问题与思考(上)刘经树在西文中,史学理论(Historiography)按其字面的意思又可译为历史编纂学。它从探讨史学研究方法人手,深入到对历史哲学以至于对史学本体的思辩,因此有人又称它为元史学史学学。本世纪以来,西方史学界出版了一大批...

  • 标签: 音乐史学 史学理论 问题与思考 音乐作品 史学研究 历史主义
  • 简介:在中山大学,我们深深感受到陈寅恪先生的气氛,正如范景中先生在西子湖畔的"深深地渗透着"潘天寿先生影响的中国美术学院,深深地"感受到"潘天寿先生的"气氛".1范景中先生说:"潘天寿先生的许多思想在今天特别值得强调".今天,我们也感到陈寅恪先生关于中国"艺术史学"和"学术独立"的思想,特别值得强调.

  • 标签: 陈寅恪 “艺术史学” 中国 艺术思想 人文科学 学科建设
  • 简介:钢琴演奏的学习,是一个包含了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的多种感知,并运用情感、想像、注意、思维等来完善演奏的一个综合过程,其中弹奏的正确与否是要靠耳朵来鉴别的,耳朵的听觉是使演奏者的音乐设想转变为音响现实的重要中介之一.然而,作为一个演奏者的听觉感知,并不等同于普通人的听觉,它需要的是凝神细听.

  • 标签: 凝神倾听 中介 音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