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刘再复在《读书》(2009.12)上刊登同题文章,文章提出了把文化划分为原形文化与形文化的观点,此观点是受到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一书的启迪。原形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原质原汁文化,即其民族的本真本然文化;形文化则是指丧失本真的已经变形变性变质的文化。每种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风浪颠簸中都可能发生蜕变,考察文化时应当正视这一现象。应用原形、形文化区分的视角观察中国文化,我们会发现,

  • 标签: 民族文化 原形 《西方的没落》 《读书》 斯宾格勒 中国文化
  • 简介:诗人保持距离谢华大约读中文的学子中间都免不了要出几个吟诗好赋的人物,虽然在课堂上教授曾多次强调读中文并不意味着做诗人当作家,但这种教训也只是安慰那些不具诗人天才的人罢了,当真从其师门之中冲出一彪为文做诗的人马来,即使教授不便于口头夸赞,也仍然是面...

  • 标签: 伪诗人 梁实秋 保持距离 容易引起误会 朦胧诗 沾染点
  • 简介:一掌握赵之谦书画的笔法、构图和墨色关于笔法,由于各个书画家执笔的方法不同,如高低、正侧,腕背的虚实,下笔时的轻重缓急,行笔时的正侧方圆,故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或特点。同一个书画家的作品,不同时期还有不同的风格,但不管一个人一生风格如何变化,总还有他一贯的规律可寻。一个画家经几十年艺术实践形

  • 标签: 书画辨伪 赵之谦书画
  • 简介:本刊曾于1989年第二期起连载了秦启明同志《洗星海年谱简编》一文.该文的发表引起了音乐史学界的“普遍关注”.戴鹏海同志对秦文所涉及的史实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查核,并写成四万余字的文章.本刊从本期开始予以连载,以期将讨论引向深入.

  • 标签: 国立音乐院 音乐史学 岭南大学 年谱简编 创作札记 南国社
  • 简介:台湾著名广告人、文化评论人许舜英在《鲜氧》杂志创刊号中说:“我并不特别喜欢真相,我觉得假相更加有趣。”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进入博尔斯坦在其作品《形象》中谈及的事件、历史、文化的世界。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指出,广告是这一范畴的战略点之一,“它尤其意味着事件的统治。它把物品变成事件。事实上,它是在抹去其客观特性的基础上将其建构成这样的。”

  • 标签: 文化本质 伪事件 广告人 《消费社会》 文化评论 鲍德里亚
  • 简介:在中国大大小小的美术馆、画廊、艺术博览会里,所到之处都是这类"当代艺术"……这类产品的美学趣味大同小异:几何化造型(极简主义的美学)、高纯度色彩(波普艺术的美学)。最不约而同的特征是:掩盖现实问题、粉饰生存困境、没有批判性锋芒。说穿了就是—装饰。"存在就是被感知",人是感官动物中的灵长,直觉是智慧的主要来源,概念、逻辑的源头是直觉,最终又需要直觉来证实或证伪。

  • 标签: 当代艺术 时尚艺术 先锋艺术 美学趣味
  • 简介:当今社会对原生态的大肆炒作和宣传,虽然提高了原生态的知名度,但对于原生态本身的发展来说,实则是一种潜在的破坏。当这个新名词被赶时髦者们牵强地拿来戴在头上时,鱼龙混杂现象也就随之出现了。为此,本文就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间歌舞"被原生态"后的一些"异化"问题阐述个人之见。期待原生态这个艺术品种既能与时代同步,又能保持血统不受"异化"地健康发展。

  • 标签: 伪原生态 民族民间歌舞 返璞归真
  • 简介:2010年9月1日《中国书画报》刊登文章《吴道子雇凶杀人》,此文转载于天津《今晚报》2010年8月7日魏风华文章《刺客吴道子》。今人关于吴道子杀人的说法由来已久。范曾2009年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也有卓有才华的前辈妒忌后辈,暗中派杀手者,如吴道子之于皇甫轸。"2005年出版的《华夏五千年名人胜迹》一书中写画圣吴道子妒忌画工皇甫轸,派人暗杀。还有不少文章都这样写,甚至有人把吴道子弟子的过劳死,说成是吴道子间接杀人,成了"两次杀人"犯。

  • 标签: 雇凶杀人 吴道子 《中国书画报》 2010年 《今晚报》 2009年
  • 简介: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于1956年出版了钱南扬先生辑录的《宋元戏文辑佚》。这是一本全面辑录宋元戏文佚曲的专著,计收佚曲891支,涉及戏文167种,引用参考书目168部,资料之丰,令人惊佩不已。它证实了在北中国元杂剧盛行的同时,在南方继温

  • 标签: 董永 辑佚 元杂剧 槐荫树 正始 传奇
  • 简介:中国近代艺术史上曾有这样一位版画家:出生于一个广东归侨的小康家庭,南方长大,衣食无忧,想要以后从事美术或建筑。然而,1937年日本侵华的炮弹也毁灭了这个少年本来宁静而平坦的人生之路,他毅然和同学一起奔赴了当时的抗日圣地延安。尽管当时的他并没有想过要在这片黄土地上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有时岁月就是具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魔力,最终,这个曾经的热血青年成为中国"版画三杰"之一。他就是古元。

  • 标签: 版画家 辨伪 1937年 日本侵华 艺术史 黄土地
  • 简介:龙门二十品是洛阳龙门石窟的二十种摩崖造像题记。龙门石窟是一座佛教艺术宝库,草创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的太和十二年(公元四八八年),大规模开凿于太和十八年(公元四九四年)孝文迁洛以后的四十年和隋文帝至唐玄宗的百余年间。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代、北宋乃至明、清,也有断断续续的小规模营造活动。龙门东(香山)、西(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水中流,远望似一座天然门阙,故称伊阙。两山峭壁上状若蜂窝似的大小窟龛约二千一百多个,佛像十万余尊,而碑刻题记多达三六八○种。其中北魏约占三分之一,隋唐几占三分之二。这些造像题记在不同程度上都或多或少有书法艺术价值,金石书法家们就仿照古代『画品』、『书品』的称谓,将之分类,曰龙门四品、十

  • 标签: 品形成 形成鉴赏 鉴赏辨伪
  • 简介:在艺术史的书写过程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随着某件古物的发掘论证,整个艺术的历史都将被重写。“一九九八年,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关于中国画真伪问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全球的中国艺术史专家围绕一幅中国山水画展开了讨论,这幅画就是传为南唐画家董源的《溪岸图》”。《溪岸图》之争已过去十一个年头了,它到底是董源真迹,还是同时代其他人的托名之作,

  • 标签: 《溪岸图》 中西绘画 鉴定学 中国艺术史 国际学术研讨会 辨伪
  • 简介:祝允明是一位有着深远影响的明代书法家。或许由于其书法风格多样,书迹变化多姿,因而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也为后来的真伪鉴别工作带来诸多难点。虽然一些典籍著录的祝允明书法作品多已失传,因为影响到书法史研究,故仍有必要辨别其真伪。而一些传世的“祝允明书法作品”也蒙骗了不少鉴藏之家,以至今日被称之为“祝氏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者,尚有疑问,需要探讨。由此也看出祝允明书迹鉴别之难。过去在祝允明书法作品辨方面,傅申《笔有千秋业——海外中国书迹研究》一书中“祝允明问题”、刘九庵《祝允明草书自诗与伪书辨析》、萧燕翼《祝允明赝书的再发现》、潘深亮《祝允明书法辨面面观》等论述都作出不少贡献。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著录或传世的20件被认为是祝允明的书法作品,分九类加以辨析,指出其中绝大部分为伪作。

  • 标签: 祝允明 书法作品 文献学 辨伪
  • 简介:“戈达尔的名言‘成为不朽,然后死去'用我们的话翻译一下就是'牛逼死了'。”12月2日,黑鳍传媒Blackfin在京举办2017年新片计划发布会,公布了七部新片计划。在发布会上,众位新锐导演集体亮相,他们将用旺盛的创作力,点燃艺术电影的燎原之火。黑鳍创始人王子剑充满信心地表示:“黑鳍将转型成为中国首家艺术电影制片公司。”

  • 标签: 动态 艺术电影 制片公司 发布会 戈达尔 创始人
  • 简介:"能上映就不错了。"——在第九届FIRST青年影展的推介会上,到场的嘉宾陈建斌和钮承泽在被邀就前些日子《闯入者》排片量少一事发表看法时,两人不约而同地如此回答虽是玩笑,却一语道破现实的讽刺与无奈。"我觉得是有人在故意打击我,但是我自己是不会被这件事影响心情的。"——面对日前传得沸沸扬扬的不雅视频事件,杨幂在《小时代4》发布会群访环节面对记者坦然相对。

  • 标签: 杨幂 陈建斌 我自己 小时代 FIRST 网络电影
  • 简介:广东卫视《你会怎么做》成收视"黑马"由广东卫视打造的国内首档社会行为观察类节目《你会怎么做》于2015年1月1日开播。该节目每期在真实的公共场所设定一个具有争议性的场景,让演员们扮演各种需要帮助的角色,在毫不知情的路人面前上演一幕幕冲突,

  • 标签: 动态 广东卫视 公共场所 行为观 争议性 不知情
  • 简介:婚纱租赁业格局有变,小商品市场抢走影楼生意进入夏季,常州的婚庆市场开始进入淡季。与此同时,路桥小商品市场的婚纱出租和化妆业务却持续红火。在这些专门针对婚纱租赁的店里,每两个月就将旧婚纱淘汰,首饰配件也是一两个月就全部换新货。至于租一套婚纱的价格,最多是影楼的一半,有的只有影楼的十分之一。化新娘妆和做发型的人也经过专门的培训,收费也很低,吸引了不少新人,新人们甚至在这里挑好衣服,才去影楼拍照。常州晚报

  • 标签: 婚纱 摄影 定金 小商品市场 原告 新人
  • 简介:广东广播电视台香港办事处在港成立10月20日,广东广播电视台香港办事处(记者站)正式在香港成立,并隆重举行以“同行粤港澳”为主题的揭幕仪式。广东广播电视台香港办事处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复同意设立的驻港机构,它将发挥连接粤港澳经济社会发展的沟通交流作用;立足香港,融入主流,透过电视、网站、社交媒体等多媒体综合平台,将港澳最新信息带给内地;同时,将内地的好节目传到港澳,加强三地之间的积极互动,促进粤港澳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进步和繁荣。

  • 标签: 社交媒体 深圳广电集团 粤港澳地区 驻港机构 综合平台 信息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