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外国文学期刊,通过组织专题、设置专栏、筹办会议等方式,构建了不同于“十七年”传统的外国文学新秩序,为本土文学提供了新的世界文学想象。其中,对“普及”的强调反映出八十年代初学界注重启蒙的学术观;“比较”意识的突显折射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身份认同焦虑;而对若干热点话题的讨论则表达了外国文学研究“走向世界文学”的强烈渴求。

  • 标签: 普及 外国文学新秩序 比较文学 走向世界 20世纪文学
  • 简介:上世纪五十年,以西洋素描改造国画的作法,美术界有不同的意见,并引发一场论争。在这场论争中,不同观点的交锋,从学理上剖析了民族艺术的特点以及西洋素描的利弊,促进西洋素描技法与民族艺术的有机融合,促进新国画的诞生与国画命运的改变。

  • 标签: 五十年代素描 论争 国画 变革
  • 简介:20世纪初,中国社会开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新式艺术教育兴起,美术院校中对于美术史的教学与研究变得异常重要。以姜丹书、陈师曾、潘天寿、郑午昌、滕固、傅抱石、俞剑华等人为代表的美术史家在20世纪初撰写了一批中国美术史著作,开创并构建了中国现代形态的美术史学。本文以陈师曾的《中国绘画史》、潘天寿的《中国绘画史》、滕固的《中国美术小史》、郑午昌的《中国画学全史》、傅抱石的“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为例,重点探讨当时美术史家普遍关注的美术史的分期问题,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探讨来考察各个史家的艺术史观和方法。

  • 标签: 20世纪 中国美术史学 美术史分期
  • 简介:电影史习惯以十年为一阶段——尽管这种归类法有些刻板。按照这种断法,新千年的波兰电影是怎样的呢?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时光来沉淀,让我们能够站在情绪之外客观地思考这一阶段的波兰电影,揭示被掩藏的杰作,更清楚地看到被当前评论界忽视的影片。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个临时诊断,而结果显然不容乐观。

  • 标签: 电影史 波兰 失落 归类法 影片
  • 简介:兹比涅夫·普莱斯纳是一位电影配乐界的奇才。1955年生于波兰,在克拉科夫的Jabielonian大学学习历史和哲学。有趣的是他从来没有接受过作曲教育,他的电影配乐知识据说来自于听唱片总的来看,他的电影配乐是所谓新浪漫主义的,特别适合于文艺片,事实也正是如此,他擅长的配器,喜欢的乐器,无不透露出那种深切的人文情怀。

  • 标签: 电影配乐 新浪漫主义 大学学习 人文情怀 文艺片 作曲
  • 简介:画史对于马和之的记载简要,提供的信息有限。对其生卒年的推断,身份信息的猜测,往往有不准确与矛盾处。这对于考查马和之的一系列绘画作品,特别是《毛诗图》卷的创作背景造成不小的困扰。本文从考辨关于马和之的相关画史记载着手,结合宋代相关史料,再辅以对马和之相关绘画的解读,尝试尽量准确地还原马和之的活动年代及身份的相关信息,以期推进南宋绘画史的相关研究。

  • 标签: 马和之 活动年代 身份考辨
  • 简介:东晋二王以来,隋唐智永、虞世南、褚遂良,元代赵孟颊、杨维桢,明代徐渭、倪元璐,清朝赵之谦等浙江书法大师以其各自独特的书风面目演绎了中国书史的绝唱。近现代至当代,又出现了吴昌硕、沈曾植、沈尹默、陆维钊、诸乐三、沙孟海、刘江、章祖安等书坛巨擘,方介堪、沙孟海、张鲁盒、韩登安等篆刻大师。在他们的影响之下,近三十年以来,浙江书法形成了以注重学养品格、秉承继承创新的独特书风,铸就了浙江书法在全国书坛的领先地位。

  • 标签: 书法发展 三十年 浙江 中国书史 继承创新 领先地位
  • 简介:我们常说“教育大于天”,那是在说老师的责任大于天,是在说老师要教人学好、知书达理,求真明志,然后才是学艺练技。对今天的老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和挑战。在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时候,谈精神和理想已经变得有些不合时宜的奢侈,似乎是在回忆那久远的故事;在人们疯狂追求“有用”的今天,

  • 标签: 北京舞蹈学院 艺术设计系 物质利益 不合时宜 老师
  • 简介:20世纪40年代尽管国共两大阵营控制的区域所实施的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资结构、师资水平与评价等制度与策略上差异很大。但是,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研究工作,提高学校音乐教育实践的质量与水平,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的效率以便尽快地培养出更多的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具有相当质量的人才,使学校音乐教育工作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政治目标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却是两大政治阵营共同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时期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活动相当活跃,其教育价值与相关研究也得到空前的重视。无论是国统区还是在中国共产党控制区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 标签: 20世纪40年代 战时音乐教育
  • 简介:本文回顾了近三十年我国的布莱希特研究,从对布氏体系基本概念的译名着手,分析了对其的误读;“布莱希特热”降温之后,对于其与俄国形式主义、表现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思潮的关系也缺少关注。“为我所用”的布莱希特从“错位”走向了“缺席”。

  • 标签: 布莱希特 叙述体 陌生化 错位 缺席
  • 简介:2012年11月17日,武汉大学、中华美学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当代美学的回顾与展望暨刘纲纪先生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珞珈山下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内外八十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三百余人聚集一堂,共同祝贺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刘纲纪八十华诞。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术研讨会 当代美学 刘纲纪 展望 纪要
  • 简介:凌远教授的人生,就像接力赛,在半个多世纪里,一次次接过无数学生及中外比赛、教学汇报、演出、评委的任务,并总能出色地把各类学生因材施教、各种任务出色完成。她的信条:“祖国、钢琴,我的最爱。”语言是那样的简单明了,也非“豪言壮语”,

  • 标签: 钢琴教育家 教授 凌远 音乐会 庆典 因材施教
  • 简介:“军旅文艺”在当代中国文艺发展中成就斐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文化现象。《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依托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学科优势和学术传统,一直把“军旅文艺”研究作为办刊的重要方向,2003年起更以显要位置正式推出“军旅文艺”栏目,至今已成为学报的特色栏目。以2012年为节点,回首10年办栏经历,于此整理数据,体悟研磨,以备发展。

  • 标签: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军旅文艺 特色栏目建设
  • 简介:<正>一、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挑战在经历了越南战争、嬉皮士运动、美国民权运动及性解放运动之后,20世代90年代美国人迎来了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复苏的繁荣年代。电视、流行音乐、快餐、家庭录像带、有线电视网、DVD等大众文化产物的普及挑战着传统精英文化的绝对统治地位。'在1985年至2002年之间,录像机成为美国家庭的一个标准特征。91%以上的家庭拥有一台或多台录像机。从1997年技术的引入到现在,DVD市场的扩大更是显著的且不同寻常的。仅仅5年的时间,DVD的销售量从1997年的32万台激增到2002年的2510万台。'﹙《美

  • 标签: 大众文化 好莱坞电影 独立电影 精英文化 美国民权运动 独立制片
  • 简介: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农村儿童电影,在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下,常常热衷将镜头对准中国贫困的农村,聚焦于即将辍学的贫困儿童,描述儿童为求学而做的种种不懈努力,这为此类电影带来了一些困境。具体来说,这些影片习惯于用道德化叙事甚至悲情化叙事来规避真正的现实危机,一方面展现农村儿童对城市的向往,将进入城市作为终极的成功想象,另一方面又试图以农村传统的文化根基和伦理美德在农村儿童身上的体现,作为对城市人焦虑空虚功利的疗救来源。农村儿童电影未来的出路,应不再纠结于城市与农村的二分法,而是立足于"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建构新的农村儿童形象,表现农村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展现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 标签: 农村儿童电影 城乡对立 困境 出路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发展通过对传统电影表现内容和手法的扬弃、改造和悬置来构建同一政权在新的成长阶段所显示出的新的个性特征。因此这一时期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达策略,是在有批判性地继承和吸收“十七年”时期英雄主义电影表达策略的基础上,采取新的缝合机制,从而与时俱进,显示出新的生命力和发展高潮。

  • 标签: 伦理化 纪实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
  • 简介:《小艾,爸爸特别特别的想你!(1969~1972)》是"漫画大王"丁武去世后发现的遗作,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结集成书,全篇充满着浓的化不开的父女之爱。这本书是特别年代特别生活最如实的记录,是特别年代特别情感发自内心的表露。它是历史,是人心的历史,也是社会的历史,是活灵活现的中国一隅的生活史。没有什么文字和图像能比这些写画给年幼女儿的信件更能让今天的人们身临其境地感知那个让人难以理解的年代了,因为这不是为任何其他人而写画,而是以一颗慈父之心,极力想让8岁的女儿看懂的写画,下笔之时,绝没有出版流布的念头,唯此,它才真实,才生动易懂,才有独一无二的品格。丁武1952年调入人民美术出版社,直到他退休,他所在的部室一直是人美社最欢乐的部室之一,这本书用孩子式的易懂文字搭配漫画,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一张邮票一封信,拖拽出多少亲情与牵挂,尽是心酸的幸福。这不只是写给小艾一个人的信,在书的彼端,我们是千万个小艾。

  • 标签: 情感 人民美术出版社 生活史 历史 漫画 女儿
  • 简介:经过长时间的反复酝酿、策划、运作,以名篇、名家、名作为特色的首届全国“三名工程”书法大展,终于在秋高气爽的北京面世了。它以新颖的形式、磅礴的气势、精湛的内容呈现证中国关术馆。

  • 标签: 书法展 三十年 中国 工程 内容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