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说到为形而上学奠基、或重建形而上学,关于形而上存在者的儒家形而上学,重建儒家形而上学

  • 标签: 复归生活 生活重建 重建儒学
  • 简介:制度伦理建设是社会历史发展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道德重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制度伦理建设是道德重建的基本路径。道德重建为制度伦理建设提供了一个社会文化背景。

  • 标签: 制度伦理 中国 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信用体系
  • 简介:2006年6月2日—5日,由海南省作家协会《天涯》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乡村建设国际研讨会”在海口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香港、日本的学者、作家温铁军、曹锦清、康晓光、贺雪峰、刘健芝、武藤一羊、孙晓忠、薛毅、雷启立、周立、陈应松、摩罗、毛尖、倪伟、黄灯、张炼红、冷嘉、朱善杰、徐志伟及海南本地的学者、作家弘陶、韩少功、蒋子丹、孔见、李少君、邱建生、崽崽、单正平、孙绍先、晓剑、伍立杨、王雁翎、朱东海等四十多人与会。会议期间,与会者就中国乡村建设的诸多问题展开讨论,还实地考察了海南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下面刊载的,就是本次研讨会的部分内容,以期更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与探讨。

  • 标签: 乡村建设 社会主义 集体经济 泰国 资本主义 集体农庄
  • 简介:由吕进主编的《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的出版,是重庆出版界、中国新诗史上可喜可贺之事。作为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地方新诗史,该书以五十余万字的篇幅,对自新诗诞生以来,重庆诗歌的各个发展时期及其有代表性的诗人、诗论家、诗歌流派进行了历史的追踪和理论的分析,是一次覆盖面广、建设性强、史论结合的重庆新诗的大巡礼。它不但是对历史的重现,而且它所体现的艺术追求、学术风范也可以为当下和未来的新诗发展提供有益的参照。

  • 标签: 中国新诗 诗史 吕进 诗歌流派 诗论家 诗人
  • 简介:本文联系剧作实际,通过分析表明:电视剧在反映我国经济转型期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及其对个体道德风貌乃至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揭示造成这种变化的社会环境因素和历史必然性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功能,对重建新时期道德正在、并将越来越多地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 标签: 电视剧 道德 重建 经济转型期 价值观念
  • 简介:[场外解读]艺术,或者人际关系问题根据声名远扬的泛性主义者——弗洛伊德的说法,所谓艺术不过是力必多,或者更浅显地说,是性欲释放的一种变态反应。后来,生理学的最新进展,似乎证明了弗洛伊德这种近乎于玄学的心理学观点。在一本名为《常识与通识》的书中,作家阿城对这种大脑生理学的最新进展颇有心得。他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由各种各样的功能区域组成,而所谓的性高潮体验不过是脑隔区神经细胞的一种放电现象。

  • 标签: 艺术家 弗洛伊德 艺术观念 人际关系 大脑生理学 法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阿伦特所谓公民不服从乃是康德意义上的理性的公开运用,在政治中,世界-政治、文化-政治上的毅然抉择

  • 标签: 伤痕伦理 伦理家园 家园重建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  2.萨达姆统治下的什叶派  在伊拉克2400万人口中,伊拉克这个阿拉伯国家的什叶派国民占了人口总数的58%,  萨达姆家族统治工具的伊拉克复兴党原本就是这样一个政党

  • 标签: 人文因素 伊拉克战争 战争重建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信仰重建(一)信仰重建的文化坐标通过以上对转型期信仰危机的分析说明,共产主义既是一种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批判的基础上的新的信仰的选择,中国社会信仰出现了深刻危机

  • 标签: 中国社会 信仰危机 危机重建
  • 简介:《故事新编》中的八篇小说,从1922年开手写起到1935年底编讫,前后历时十三年,时间跨度“可以算得很长久了”。单是从这创作的情形和成书的过程即可看出,《故事新编》确是鲁迅很重视并且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其一,“预备足成八篇”,可见作者本人对于“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的历史小说写作,是早就有着整体构想和细密计划的。其二,尽管因种种缘故,时作时辍,但鲁迅并未放弃这一计划,而是一直放在

  • 标签: 《故事新编》 文化意味 鲁迅 成书 历史小说 短篇小说
  • 简介:杜甫草堂重建杜甫故居茅屋构想简说丁浩刘笑平一、重建茅屋的可行性研究杜甫草堂的重建始于五代诗人韦庄。唐昭宗天复二年(902),时任西蜀奏记的韦庄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寻得杜工部旧址,虽芜没已久,而柱砥犹存。因命芟荑结茅为一室,盖欲思其人而存其处,非敢广其...

  • 标签: 杜甫草堂 文化内涵 故居 杜诗 传统民居 博物馆
  • 简介:丁丑人日杜甫草堂重建茅屋故居落成诗选丁丑人日草堂作二十韵屈守元续儿诵文选,长吟改罢诗。吟诵调口吻,杜子有成规。达夫题诗赠,人日吟托兹。年年聚童叟,兼奏竹与丝。此日人为主,鸡狗去何之?事关九能业,不比浣花嬉。今来邻人非,吴船泊早移。花蹊无黄娘,酒徒乏斛...

  • 标签: 杜甫草堂 丁丑 故居 七言古诗 《国史补》 论诗绝句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良知心体或道德心即相当于上帝,良知或道德心可相当于康德所云的,本质直观也是有限的直观

  • 标签: 良知问题 良知需要 谈谈良知
  • 简介:作为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一个经典书写,在香港和马来西亚却不约而同地花开两支.然而,同样是对的重写,它们体现了怎样别致的叙事策略?对于意义的操控,它们又体现出怎样的介入层次和针对性?本文则主要就以上层面探析其中的主体介入.

  • 标签: | 主体介入 消解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3.对尼采的批判――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其实已经否定了施特劳斯的,我们已经引入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 标签: 废墟重建 相对主义废墟 重建巴别塔
  • 简介:苏联文学遗产中究竟有哪些问题需要特别探讨?苏联解体后俄国文学发展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关注?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重新审视自现代文体形成以来的俄国文学历史?今天我国高校中应该如何计授俄国文学?如何更有效地引导中国读者阅读俄国文学?诸如此类问题,是深受俄国文化影响的中国知识界、特别是学术界无可回避的。正是为了澄清这些当下备受关注的学术和学科建设问题,

  • 标签: 俄国文学 苏联文学 全球化语境 审视 文体 学术界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2
  • 简介:科学地总结中国新诗诞生以来的经验和考察新诗的现状就会发现,中国现代诗学正面临三大前沿问题:实现“精神大解放”以后的诗歌精神重建、实现“诗体大解放”以后的诗体重建和在现代科技条件下的诗歌传播方式重建。新诗面临二次革命,以迎接新的复兴。三大前沿问题就是二次革命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新诗的兴衰。

  • 标签: 中国新诗 诗歌精神 诗体 诗学 解放 复兴
  • 简介:对于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经典重评行为的讨论,必然涉及许多复杂问题。本文从三方面提出了若干值得注意的线索并做出扼要论述:一、文学经典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位置,经典重评实施的机构与制度;二、当代文学经典重评的焦点;三、经典确立的标准(“成规”),以及重评遇到的难题。

  • 标签: 文学经典 评价制度 评价标准 文学批评 文学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