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蒲松龄出土铜镜考魏传来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中,蒲松龄被挖掘,在其少得可怜的随葬品中,有一面铜镜(现藏于蒲松龄纪念馆,见本期封三图片)。这面铜镜是蒲松龄生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妆奁用具,但不是蒲松龄生活的那个时代铸制的,而是一面古镜。蒲松龄为什...

  • 标签: 蒲松龄 装饰区 五铢钱 明末清初 主题纹饰 基本特征
  • 简介:文化大革命之非常时期,蒲松龄之墓被打开,这是一件不幸的劫难,现在谁也不想再提它。但是,这又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今因此事件,排生出许多说法,有的甚至影响了对蒲松龄生平、著作的研究。为此作者以亲身经历者的身份,出面说清楚,以清许多不实之言。

  • 标签: 文革 蒲松龄 墓被毁 经过
  • 简介:惊霜麻雀无温树,吊月秋虫有苦蝉。雅爱搜神瓜架下,闲常听鬼豆棚间。门庭宵半蕉敲丽,石砚波盈笔走烟。孤愤厌言尘世事,三生石上悟前缘。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以《聊斋志异》作者著称于世的蒲松龄(1640~1715),是山东省淄川人,终生只是个秀才,没有做官。除《志异》外,他还留下了诗、俚曲、剧本等多种著作。但是,关于他的词,无论载有他的遗著的张元撰的《柳泉蒲先生墓表》还是其长子蒲箬撰的《柳泉公行述》中都没有提及。只是他的孙子蒲立德在给王洪谋的信中说到有“词稿一册”。现在发现的词作,其数量比起1200余首诗来,不到十分之一,但

  • 标签: 聊斋志异 聊斋词 贺新凉 蒲松龄集 首词 词集
  • 简介:蒲松龄年谱(简)盛伟谱主姓蒲氏,名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因以《聊斋志异》闻于世,故世人多以聊斋先生称之。生于淄川县城东七里许的满井在。庄东有井,深丈许,水满而溢,穿石,水出其间,此为柳泉,庄民又名之为满井也。其在由此而得名。泉傍垂杨绿柳,百余章,环...

  • 标签: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张笃庆 淄川 王渔洋 李自成
  • 简介:假如蒲松龄的生年确如石印本诗集中所说享年86岁,胡适本来已怀疑石印本中的,胡适让罗尔纲把三套书中的文、诗、词的目录列出来

  • 标签: 考证蒲松龄 胡适考证
  • 简介:蒲松龄一生中有近50年时间在外坐馆授徒,他一年中休假几次?每次休假情况如何?这个问题很少有人研究。本文通过研读《聊斋诗集》、《聊斋词集》中的有关诗词,结合聊斋学专家的释读,得知蒲松龄一年休假五次,分别是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十月初一、春节。

  • 标签: 蒲松龄 私塾老师 假期
  • 简介:蒲松龄巧用[叠断桥]王川昆翟沛敏宏才哲人蒲松龄,在他60岁到73岁的晚年,愤世疾俗,写出了大量酣畅淋漓,脍炙人口的逾百万字的通俗“俚曲”。这不是一般文人的笔墨游戏和饭后茶余消遣助兴之举,而是寄托孤愤之书。为了更好地给这些讲唱文学插上音乐的翅膀,他煞费...

  • 标签: 蒲松龄 叠断桥 俚曲 “迭” 词式 组织结构
  • 简介:这是距离山东淄川城西北十五华里的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但三百多年前的一位乡下失意的私塾先生却对它有过情感的关照。这座小山叫奂山,而这位失意的私塾先生就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山市》的小文,写的就是“奂山”的山市,他借助其妙笔写出了“奂山”山市的奇异幻境。

  • 标签: 聊斋志异 私塾先生 小文 逐马 独自一人 有对
  • 简介:地震是大自然带给人类的一种不可抗拒的灾难。1976年,一次7.8级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平地,居住在那里的24万人被无情地夺走了生命;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又发生了8级地震。截至同年6月8日已造成69136人遇难、374061人受伤、17686人失踪。据有关方面统计,自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至今的2788年间,有史料记载的7级以上地震,在我国就发生过79次之多。在历代正史、野史、地方史志及文人的笔记、随笔中,对地震都留下过大量的记述,其中不乏精彩的文字。蒲松龄《聊斋志异·地震》,就是其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原文如下:

  • 标签: 蒲松龄 地震 笔记 史料记载 地方史志 聊斋志异
  • 简介:公元1710年,蒲松龄71岁时,终于结束了在毕家长达30年的坐馆生涯,回到了自己家中,开始了一种退休赋闲的新生活。到1715年他76岁去世,一共6年时间。这段时间虽然不长,但在蒲松龄一生中却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蒲松龄这几年的诗歌创作,对我们研究他的思想和小说创作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标签: 蒲松龄 诗歌创作 小说创作 晚年 思想 时间
  • 简介:吉林文史出版社最近推出《聊斋寓言童话译注》一书,译注者盛伟同志称,他所以从全部《聊斋志异》中单独选取其中的寓言、童话结集出版,目的在于“让广大的青少年读者,能够全面地领略《聊斋志异》这一艺术宝库中包罗万象的艺术珍品,体会其中的情趣;也给从事寓言、童话研究工作者,提供研究之便”。

  • 标签: 聊斋志异 结集出版 吉林文史出版社 青少年读者 盛伟 狐鬼
  • 简介:该著作通过对蒲松龄俚曲音乐的产生、音乐形态特征、代表性曲牌,以及蒲松龄俚曲对清初之后戏曲、曲艺音乐艺术发展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确立、阐明了蒲松龄俚曲在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中"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尤其确立了曲牌[叠断桥]是蒲松龄首用的这一推论,以及蒲松龄首用俗曲作剧,使俗曲联缀成套讲唱大型故事,开创清初以来俗曲类说唱艺术先河的事实.

  • 标签: 俚曲 明清俗曲 曲牌 影响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2-05
  • 简介:    2    蒲松龄的科第观在《聊斋志异》中有其表现方式,蒲松龄及其后人为批判科举而将八股文连带科举制说得一无是处,使得蒲松龄的科举观存在一些夸张

  • 标签: 科第观 蒲松龄科第 观解读
  • 简介:俄罗斯对中国作家蒲松龄的译介和研究开展得早,持续时间长,成果丰硕。自1878年发表《聊斋志异》的第一篇译作以来,已出版的有蒲氏作品俄译29种,论述蒲氏的文著22种,体现了三代俄国汉学家的辛勤劳作。每一代都产生了著名的蒲研学人。蒲研成绩在俄国汉学史上可谓蔚为壮观。

  • 标签: 蒲松龄 译介 《聊斋志异》 中国作家 俄国 译作
  • 简介:古今中外伟大的作家,都有自己的社会理想和美学追求。蒲松龄作为一个誉溢四海的作家,毫无疑问也有。他的美学追求是哪些呢?从其代表作《聊斋志异》来检视,可以看到美的社会和社会的美,美的人和人性的美,美的文体和文体的美,这些正体现了他的美学追求。现分述如下:...

  • 标签: 蒲松龄 《聊斋》 美学追求 理想世界 文章作法 《山海经》
  • 简介:清初的蒲松龄以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千古不朽,并不以骈文写作名世,当下研究清代骈文史的著作也很少提及蒲松龄的相关骈文作品。但在蒲松龄传世文集中,骈文所占比重却不低,举凡碑记、序跋、题词、代拟公文、书启、婚书、杂文乃至拟表、拟判等文类中,皆可以寻觅到骈文的踪影,有一些得意之作,还被收录于《聊斋志异》的篇章中。拟表、拟判等姑且不论,包括代人之作在内,蒲松龄骈文中的应酬文章居大多数。如何看待其骈文写作,因涉及《聊斋志异》的创作以及清代骈文的兴盛诸多问题,并非无关紧要。

  • 标签: 蒲松龄 骈文 散文 《聊斋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