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四清”运动是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之后,贯彻抓阶级斗争理论的一个重要举措。它的正式名称是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因其包括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等四项内容,故称“四清”运动。1963年2月,中共中央提出在农村搞“四清”运动的同时,还决定要在城市进行“五反”运动,——后来又规定,无论农村和城市,通称为“四清运动”。从1963年开始,复旦师生也分期分批地参加“四清”工

  • 标签: 阶级斗争主课
  • 简介:事情的起源是这样的,MSN上的一位朋友,美国厨子,名字叫什么什么A呀什么什么T,这些天很是认真地向我求教汉语上的问题。这位厨子原先是我练习英语时在一个烹饪网站上找到的,该厨子现供职于一家上海西餐厅。这位厨子提出的问题是这样的,在英语中有所谓TeacherWu,汉语中也有吴老师,也就是一个职业或职务加上姓氏的连称。

  • 标签: 有所谓 TEACHER 赵老师 你那 上台面 吴学
  • 简介:<正>“右派无产阶级”是何概念?“右派”可以理解,而“右派无产阶级”就需进一步说明了。我们知道,在《九日恨》(1948)和《石棉中的火》(1956)出版前,左派文风是不流行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加布里埃·华的《廉价的幸福》(1945)也是一部左派作品,因为作者曾是共产党员。难道在此以前没有

  • 标签: 无产阶级 文风 右派 共产党员 左派 石棉
  • 简介:<正>王忍之在《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解放日报》90年2月17日)一文中指出:对已经提出来的自由化观点的批判,要连续不断地搞几年,不仅要写文章,出小册子,还要有专著,并且要体现到文科教材里面去。新教材应该体现科学性和革命性有机的统一,应该有战斗性。对种种错误观点的批判要区别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对于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自由化观点,要批判,

  • 标签: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理论观点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四项基本原则 不同方法 批判
  • 简介:我有过一个不大好意思向别人谈起的嗜好,就是酷爱国产劣质电视连续剧。我喜欢,是因为它们对他人生活的想像让我乐不可支。这里面包括城市人对乡村的想像,乡下人对城市的想像,廉洁百姓对贪官污吏的想像。至于戴锦华教授提到的那种充斥在全国不同电视台的黄金时段之中的“所谓‘商战’故事”之所以深得吾

  • 标签: 中产阶级 化学纤维 时尚杂志 想像 城市人 大众文化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简介:左翼民主宪政派要实现阶级平等和社会和解,左翼民主宪政派强调反抗阶级压迫和阶级平等,自由宪政派维护阶级不平等和阶级压迫制度

  • 标签: 宪政社会 社会解放 阶级斗争宪政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22
  • 简介:"资本家"这个概念比"中产阶级"更有效地表达了这一阶层的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已经成为中国中产阶级标志性的杂志,"瘦身"之所以成为中产阶级时尚

  • 标签: 中产阶级话语 空间扩张 话语空间
  • 简介:底层的班级:物理空间的阶级隐喻来自四川的十五岁女孩杨洋梦想成为一个街舞高手,与世界各国的街舞高手同台竞技。然而,现实与梦想之间总是存在距离,一个

  • 标签: 学校阶级 底层学校 阶级再生产
  • 简介:一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作品在中国被大量翻译出版后,劳伦斯研究也随之在中国盛行起来,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一时间很多研究者将劳伦斯的作品简单、粗暴地归入了资产阶级"色情文学"或"颓废文学"。但是,想

  • 标签: D.H.劳伦斯 无产阶级文学 作品 阶级性 20世纪80年代 翻译出版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22
  • 简介:二、谁是中国的中产阶级,《中国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社会

  • 标签: 中产阶级可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21
  • 简介:《中国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社会,对中国中产阶级的成长来说

  • 标签: 中产阶级可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09
  • 简介:译一本关于无产文学的书,梁先生说作者的阶级,是也和梁先生一样地对于无产文学的理论

  • 标签: 文学阶级性 硬译文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16
  • 简介:随着职工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和资本扬弃的深化,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和资本扬弃,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  社会资本和职工持股是现阶段工人阶级有产化所藉以表现的最主要的形式

  • 标签: 工人阶级有产 扬弃工人阶级 有产化
  • 简介:<正>能否说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翟水在一九八○年四月八日《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每种思想都有阶级烙印吗?》的文章,认为这个说法太绝对化了。作者征引马克思和列宁的话,说明生活在阶级社会的人们的思想,不能不有很多要打上阶级

  • 标签: 阶级社会 思想 马克思 人民日报 发展规律 列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无论在中国的古典思想,还是在西方的古典思想中,都包含着丰富的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自然的咏叹甚至崇拜自然的因素。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关注自然环境、生

  • 标签: 再认识 政治视野 环境生态
  • 简介:摘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农民工”,并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以“打工妹”身份出现的家庭劳工群体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中的处境,更凸现了区域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体脑、工农矛盾和差别。本文以香港理工大学严海蓉教授有关北京地区家庭劳工问题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家庭劳工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被消费对象”的三重身份出发,探讨了其背后的阶级特性。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农民问题、民工问题和城市下岗工人的问题不光与无产阶级国家的国家资本积累相关,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延伸(社会主义式国家-资本主义下的阶级分化)、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历史上的持久搭接与极化、由阶级政治到身份政治的困难转换、掩盖在民工问题级背后的中国未来的阶级、脑体、男女、城乡歧视、民族主义、种族主义隐忧A. 使我们身上总是已经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及其阶级理论有个交待和托付巴利巴这个马克思理论的精读派和华勒斯坦这个将马克思理论、社会主义国家也看作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有机部分的作者,社会主义的国家资本进一步分化中国的‘无产阶级

  • 标签: 下岗工人阶级 民工下岗工人 知识分子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