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经历十年风雨.主流由“为社会写实”投向第一次大革命浪潮。非主流“剩下一个半旧的梦”。话剧是在近代来到中国的。中国现代话剧是在近代话剧——文明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标签: 中国现代戏剧 非主流 原因 历史 现代话剧 大革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了深刻影响本世纪学术思想的重要理论——“轴心时代”论。该论认为,在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的时间里,在世界范围内

  • 标签: 孔子思想 儒家思想 礼乐文明 人道主义
  • 简介:英美文学,是指英国的文学和美国的文学代表作品,长期以来,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意义,也给现代文学的发展指引和引导了重要的方向。从历史角度来看,英美文学都是源远流长的,英美文学在今天文学史的地位是通过经历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演变而来的。分析认为:英美文学在新媒体时代具有跨文化的现代意义借鉴;英美文学为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

  • 标签: 英美文学 现代意义 解读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著名作品,这部小说深刻地反映当时法国的上流社会崇拜物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性,'唯金钱主义'的崇拜。高老头对女儿无私的爱,到了晚年,却受到了女儿自私的对待。或许为了弥补女儿失去母爱,而放弃自己的生活,高老头就犯了一个很大从错误,对女儿的欲求予给,或许在女儿的思想中,父亲就只有一个作用——给钱,致使他后来凄凉的晚年。

  • 标签: 亲情 金钱关系 社会关系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所谓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就是指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对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形成的威胁,[主题词] 主流文化 大众文化 守土有责,我们的主流文化的阵地就从有

  • 标签: 主流文化 守土责任 文化守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18
  • 简介:所谓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就是指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对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形成的威胁,[主题词]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守土有责,我们的主流文化的阵地就从有

  • 标签: 主流文化 守土责任 文化守土
  • 简介:在杜诗中,有不少关于“德”的文字。其用法,一是对帝王的评价或要求,多与治化有关,反映的是诗人德治的理想。二是对官员的道德评价,且多用“德业”一词,与功业相连。与“德”相对的“才”,也常常在诗中对举出现,见出诗人重视德才兼备的思想。“义”在杜诗中主要表现为对具体行为的称颂。从杜甫诗中“德”与“义”的运用,可以见得“德”的施行在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更为重要。

  • 标签: 杜诗 杜甫 诗人 对举 帝王 相对
  • 简介:秦淮灯会是江苏省南京市的民俗文化活动.自古流传至今,又称“金陵灯会”“夫子庙灯会”。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秦淮灯会如期举行,它是南京地区历代百姓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秦淮灯彩甲天下”“天下第一灯会”的美誉,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活动。

  • 标签: 民俗文化 南京市 灯会 意义 现代
  • 简介:“一切创造在自身都否认主人与奴隶的世界。我们幸存在暴君与奴隶的丑恶社会里,这个社会只有在创造这层次上才会死去和改观。”——阿尔贝·加缪《反叛者》“文学的问题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这句80年代的文学格言显然已被长期曲解为技术主义的觉醒,直到今天。今天的问题在于,文学人已不知道文学的问题是什么。文学的声誉也在一天天地坏

  • 标签: 纯文学 反思文学 知识分子 角色 作家 中国文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所谓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就是指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对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形成的威胁,所谓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就是指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对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形成的威胁,[关键词] 主流文化 大众文化 文化产业 文化市场

  • 标签: 主流文化 困惑自省 文化困惑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24
  • 简介:所谓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就是指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对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形成的威胁,所谓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就是指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对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形成的威胁,[关键词]主流文化大众文化文化产业文化市场

  • 标签: 主流文化 困惑自省 文化困惑
  • 简介:连臂舞也称为圆圈舞或圈舞,是一种集体性舞蹈,舞者手拉手、臂挽臂,踏地为歌,合着节拍,动作步伐整齐一致,一起转圈共歌共舞,场面壮观感人。这种舞蹈形式传承历史久远,流传范围极广。然而,这种舞蹈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在今天和谐社会建设中有着怎样的意义等问题,仍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舞蹈形式 文化内涵 民间 和谐社会建设 流传范围 集体性
  • 简介:本文从方法论、共通性、独特性和总体性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古代文论在现代理论建设中的意义。认为它对西方文论来说具有印证性、互补性、对接性、激活性;具有辨伪作用、救正作用、补白作用;还有方法论意义、重构性创新意义和超越性创新意义,共十个价值类型。随着理论建设的深入,还会有新的意义表现出来。

  • 标签: 古代文论 现代意义 理论建设
  • 简介:摘要宇文所安教授在《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中提出了一个认识事物的“三级”系列,以此独特见解拓宽了孔子的思想范围。本人因而有所启发,解读出三人“行”的现代意义,充分体悟到孔子思想的延展性和其深远的影响。

  • 标签: 中国文论 三人&ldquo 行&rdquo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02
  • 简介:有的为了文学写作,我们发现文坛居然也有包括既有的作家、批评家和领导在内的,主流批评家也会比从前更加注意发生在低年龄读者群体身上的文化现象

  • 标签: 主流冷落 冷落写作
  • 简介:与内容上的对主流叙事的超越相应,《方圆四十里》在叙事方式上也是别开生面的。作者将故事设定在特定的空间——方圆四十里的一个公社,和特定的时间——一年的四个季节,穿插叙述了八九个知青点发生的故事。但作者并未人为地编造风云际会的宏大生活画面,而是以散点透视的方式讲述了

  • 标签: 《方圆四十里》 叙事方式 王小妮 长篇小说 文学评论 知青运动